原標題:科技帶頭 農機加速 水利護航
——全區春季農業生産現場會見聞
平南縣平南街道遙望村良村屯春耕生産順利展開。羅華飛/攝
採用新模式、新品種、新技術,實現增産增效;提升農業機械化水準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延伸灌渠水網,暢通渠係“毛細血管”……3月4日,全區春季農業生産現場會在平南縣召開,記者跟隨與會代表走進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直擊春耕的火熱場景,感受良種良法、全程機械化和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在糧食生産領域發揮的巨大作用。
A 全程機械化節本增效
在平南縣南部區域性水稻産業中心的育秧車間,秧苗青翠欲滴,長勢喜人。“我們已建成全自動播種育秧中心,每天播種能力達1000畝以上,對搶抓季節、有效應對低溫陰雨天氣發揮重要作用。”該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基地實現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99.6%,示範基地節約生産成本454元/畝;每年開展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服務2萬畝,在育秧—耕整地—播種—插秧—植保—收割—烘乾—倉儲—加工等環節實行全程機械化服務。
據介紹,位於鎮隆鎮的平南縣南部區域性水稻産業中心項目,總投資約7000萬元,集水稻育插秧、烘乾、倉儲、大米加工等於一體。一期建設有全自動育秧生産線、智慧控溫大棚、暗化催芽室、浸種池等,通過機械化育秧,可全面提高秧苗品質、育秧效率,滿足周邊種植戶萬畝農田育秧需求。
“平南縣南部區域性水稻産業中心是廣西首家循環立體運動式育秧苗床、首家使用全自動供盤、碼盤機械手的現代化工廠化集中育秧中心,是全區農業産業一體化、全程化的典範。”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使用循環立體運動式育秧苗床可以節約用地,使秧苗循環採光,還可以應用於蔬菜和中草藥育苗、食用菌生産等;全自動供盤、碼盤機械手可以降低勞動強度、勞動力成本,提高生産效率。
B “四新”助力增産增收
新品種、新技術、新渠道、新模式……走進平南縣萬畝噸糧田綠色高效示範基地,“四新”做法實現“增産、增值、增效、增收”,讓與會代表頻頻點頭。
“基地選用中浙優H7、Y兩優900、壯香優金香、又香優龍絲苗、金燦99等具有高産、優質、抗性好特性的稻種,結合本地土壤特性,通過無公害農産品認證,實現農業增産。”談到基地的富硒大米,該基地負責人自豪地告訴記者,當地種植的富硒“旺官米”已打響品牌,不僅暢銷大灣區等地,而且出口東盟國家,每公斤價格比普通米高20元左右,增收效應明顯。
除了新品種,該基地創新採用“早稻+晚稻+蔬菜”一年三造種植模式。早稻畝産510公斤、晚稻畝産500公斤、蔬菜畝産2000公斤,年畝産值達8650元,比兩造種植模式畝增收4000元。
此外,基地推廣的機械化拋秧、機械化直播、無人機直播、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等技術,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産管理,每畝可節本增效110元,每年可節本增效11萬元以上。
拓寬新渠道,推動農民增收。基地發展“訂單”農業,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服務組織”的模式,為社員及農戶提供統一技術標準、統一農資購銷、統一種植管理、統一加工銷售等“一條龍”服務。預計2024年訂單面積可達1.2萬畝,佔總面積的61.7%;産值約1.236億元,同比增長12.2%。
C 農田水利保駕護航
“我們組織群眾投工投勞,通過村委及專業合作社、專業種糧大戶牽頭等多種形式,每年投入資金約25萬元,投入工日約500人次對渠道及機耕路等水利設施進行定期清理維護,今年已完成了約1000米田間渠道清淤。”平南街道良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示範點通過統籌資源、多元投入助推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管護。同時,引導群眾擔任“田管家”,承擔小型農業水利設施日常“巡、管、護”工作,保障工程良性運行。
據介紹,平南縣平南街道遙望村良村屯的這一示範點,位於平南縣官成水庫灌區灌溉範圍內,主要種植富硒水稻,農業灌溉需求較大,主要由官成水庫灌區和良村屯山塘互補調度保障。
2023年底,當地啟動良村屯山塘清淤加固整治工作,對山塘周邊進行加固、整治。同時,結合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實施,將山塘淤泥用於土地整治項目復墾,作為農業副土培肥土地,既節約資金投入,又提升地力。
平南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説,通過實施小農水項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示範點共建成灌溉渠道28.69公里,實現了路成網、水成行的完善農業水利設施格局。“灌溉效率由原來的68%提高到85%,原來無法耕種的100多畝荒地變為良田。”
憑藉充足的灌溉水源優勢,良村屯因地制宜創建富硒水稻示範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的産業化模式蓬勃發展。同時,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共建共享。種植大戶梁天銀自籌資金40萬元,完成山塘到田間總長800米的連接渠道改造,進一步提升了良村屯農業水利灌溉能力。
“現在‘梁天銀’大米品牌不僅在縣內家喻戶曉,而且暢銷區內南寧等地和廣東、上海、北京,帶動核心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輻射區18%、所在鄉鎮22%。”基地負責人如是説。(廣西日報 記者 陳 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