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國字號”落地,破解跨省就醫之痛
2024-04-29 10:48:09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D1878次,柳州到廣州南;D2948次,廣州南到柳州……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大年鄉高馬村村民賈文新的手機裏,仍保存著近兩年動車購票記錄。為了給兒子治病,他多次前往廣東尋醫問診。

  單程約500公里,不短也不長,卻一路盛滿了這個中年男人的憂與愁。

  頻繁往返于粵桂兩地的,還有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柳州醫院原執行院長楊思達。從柳州開往廣州南最晚一班高鐵列車G2895次,是他最常乘坐的車次。

  兩個素昧平生的人,因為一項“國字號”試點任務的落地,而在人生軌跡上有了交集。

  “你不知道跨省看病有多難”

  2021年8月的一天夜裏,在廣東佛山打雜工的賈文新,接到一個心驚肉跳的來電:“小兒子突然吐血了!怎麼辦?”手機那頭的妻子嚇壞了。

  年僅4歲的孩子當晚被送到融水縣城的醫院。經檢查,卻未能明確病因。

  賈文新膝下二子一女,妻子全職在老家帶娃。他只好放棄打工,帶著孩子四處看病。可一年過去了,積蓄花光,病情仍反復無常,“有時一個多月,有時兩三個月就會吐一次血”。

  他心一橫:“乾脆去廣東的醫院看看!”這意味著開支更大,“親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好不容易湊了近10萬元”。

  赴粵求醫首站佛山,無果。轉戰廣州,頭一天就被“住宿貴”難住了。問了八九家,才找到一家日房費180元的小旅館住下。“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每天我們都要走一個鐘頭去醫院。”

  “你不知道跨省看病有多難,食宿開銷大,醫保報銷比例低。”賈文新對記者説,“特別是大城市的好醫院,天天上網查專家號。有朋友在上海某三甲醫院看病,一個月才挂上號。到了醫院人又爆滿,光從樓下排隊上電梯到專家樓層,就花了一個鐘頭。”

  有相同境遇的人不少。據自治區醫保局統計,廣西赴區外就醫的患者醫保住院結算一年就超過20萬人次,其中超七成去了廣東,湖南、浙江、上海、海南也是主要溢出地。異地就醫較多的病種,主要集中在支氣管肺炎、腦梗死及肺、肝、乳房惡性腫瘤等疑難重症。

  大病跨省就醫,民生切膚之痛。黨和國家下大力氣要解決群眾這一急難愁盼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佈局,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四部門選擇在部分患者流出多、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省區開展首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建設。2021年7月,廣西被納入第二批試點省(自治區)。

  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制定出臺政策清單,從資金保障、人才引進、崗位薪酬、醫保、科研保障、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和藥械使用、用地及規劃保障等7方面予以支持。

  各方緊急行動起來——

  2022年12月17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依託桂林市第二人民醫院建設的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桂林醫院(簡稱“湘雅二院桂林醫院”)掛牌運行;10天后,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依託柳州市婦幼保健院柳東院區建設的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柳州醫院(簡稱“廣婦兒柳州醫院”)掛牌運行;又過10天,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依託自治區人民醫院東院建設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西醫院(簡稱“中山一院廣西醫院”)掛牌運行……這些輸出醫院均處於全國頂尖水準。

  “病人不動專家動。”首批來自廣東、湖南的精銳專家團隊,告別家人,背負行囊,陸續奔赴桂林、柳州、南寧工作,開啟1—3年的“出長差”。

  “我們不是來打醬油的”

  “王炸”天團、醫療界的“國家隊”來了!好消息不脛而走。但奔相走告之餘,也有人在觀望:“他們會不會只是走個過場?大家心裏沒底。”

  身為國內兒童神經內科領域權威專家,楊思達躬耕36年,帶領團隊一次次從“生命的禁區”突圍。成為廣婦兒柳州醫院首任“掌門人”後,他依然忙個不停。

  輸出醫院與依託醫院怎樣更好地融合發展?如何迅速提高醫療服務水準獲得群眾認可?“需要解決的難題遠不止於此,這對各方都是重大考驗。”面對採訪,他不願多提自己,而是希望記者多關注年輕的同事們。“不少人上有老下有小,但他們義無反顧,舍小家為大家。”

  38歲的梁恒星,任湘雅二院桂林醫院胸外科主任。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公寓,還要查文獻、寫課題。兒子才2歲,岳父和父親身體都不好,一個做了心臟搭橋,一個做了胃腫瘤切除術。“只要科室沒有重病人,週末我都儘量爭取回長沙。”他對同為醫生的妻子説,“有些同事的孩子要中高考了,不適合外派,我們的孩子小,自己克服一下。”

  中山一院廣西醫院消化內科執行主任馮瑞,下班路上接到單位的派駐電話通知,3天后便到了廣西。女兒上小學五年級,主要靠父母幫帶。“原本想著一到兩周可以回趟家,後來發現做不到。”由於在中山一院還承擔著教學科研任務,她只好擠出中午、晚上或週末時間,線上指導碩士生。 

  “我們不是來打醬油的,真想實實在在做點事,把自己的所學所會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馮瑞説。

  她結合中山一院消化內科的優勢學科和廣西本地特點,以炎症性腸病、肝病診療、內鏡診療3個亞專科作為科室主要發展方向,並依託多院區聯合會診等機制,帶領團隊成功診療多起疑難病症。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成功運行,為廣大跨省求醫患者帶來福音。

  聞訊返鄉的賈文新如倦鳥歸巢,帶著小兒子住進了廣婦兒柳州醫院。孩子在廣州確診為門靜脈高壓症,一直等了四五個月,也沒能等到床位,再不及時治療,一旦胃底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引發大出血,將危及生命。

  病情不等人!2023年11月29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肝膽外科主任溫哲教授專程趕來主刀。手術長達7個多小時。當孩子被推出手術室,大夫告知“很成功”時,一直守在走廊粒米未進的賈文新長舒一口氣:漫長的求醫之路終於望到了頭。

  同樣熬出頭的,還有受右臉三叉神經痛折磨14年之久的合浦人吳秋生。“神經像被人一把拉扯起來,接著像被無數鋒利的刀割。”忍無可忍時,50多歲的漢子抱頭痛哭。他在外省醫院轉了一大圈,最終回到南寧,在中山一院廣西醫院得到根治,徹底擺脫噩夢。

  説起為自己做手術的副院長楊超及其團隊,他豎起大拇指:“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國家隊”

  一邊是遠離“舒適圈”,常年奔走,送醫上門;一邊是“大病不出省少跑路”,能夠在家門口享受到國家級優質醫療服務……醫者主動“由易到難”,換來群眾“由難到易”。截至2024年2月,中國已確定五批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覆蓋所有醫療資源薄弱省份。

  短短一年多,加快輸出醫院“品牌、人才、技術、管理”平移到項目醫院,設在廣西的3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煥發強勁活力。

  湘雅二院桂林醫院的心血管外科、胸外科、神經外科等臨床科室及麻醉科等支撐科室均有派駐專家,在廣西首家開展術中冰凍免疫組化檢測,成功開展疑難複雜下腔靜脈濾器取出術、腹腔鏡下胃袖狀切除術、CT引導骨骼病理組織穿刺活檢術。

  “我們對肺小結節等疾病能更精準地治療,還用上了肺手術無管化技術。總院胸外科能做的大手術,現在這裡也基本能做了。”梁恒星説。

  3月28日,湘雅二院桂林醫院佔地18萬平方米的臨桂院區啟用,總床位達1700張。針對異地就醫最集中的病種,湘雅二院把在國內排名靠前的“王牌”學科平移至桂林醫院,形成“1+8學科群的格局。

  中山一院廣西醫院結合廣西發病率高、轉外就醫集中的病種,重點建設心血管、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婦産科、耳鼻咽喉頭頸等5個學科。自獨立運行以來,開展院內首例臨床技術60項,填補廣西空白13項。

  1月18日,中山一院廣西醫院二期項目開工。醫院執行院長李健表示,隨著新設備的引進,一批新技術會加速應用。

  廣婦兒柳州醫院新開設兒科系列18個專科/專業組,開展新技術項目126項,其中國內先進、廣西區內領先項目58項,多項技術實現區域內醫療領域“零的突破”。一年來,從區內其他城市到該院就醫的兒科患者人次同比增長17%,從區外到該院就醫患者增長50%,20余例原來需要轉至北上廣等地區的疑難複雜疾病在本地得到有效救治。

  “我們既然來了,就要把觸角延伸到基層、擴展到周邊,更要變派駐‘輸血’為自動‘造血’。”各專家團隊全程參與醫療救治、病例研討、巡迴義診、學術探討等,通過“師帶徒”和各類培訓,加快培養儲備人才,力爭把先進的理念和技術留在本地,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國家隊”。

  此外,廣西依託區內優質醫療資源,佈局在梧州、玉林、河池、防城港的4家自治區級區域醫療中心也全部掛牌運行。

  據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3—5年努力,廣西將在患者流出多、醫療資源相對薄弱地區建成較高水準的臨床診療中心、較高層次的人才培養基地和較高水準的科研創新與轉化平臺,帶動區域醫療水準整體提升,最大限度減少異地就醫。

  一年之計在於春,暖濕的空氣中草木蔓發。隨著兒子身體逐漸康復,回歸正常生活的賈文新重返佛山打工,將微信名改為“努力前進”。

  4月18日,剛剛卸任執行院長的楊思達與同事完成交接。他説,以後還會奔波于兩廣之間,“項目醫院的建設剛起步,扶上馬還要帶著跑起來”。

  眼下,廣東、湖南常駐廣西3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專家已超百人,各輸出醫院的派駐專家還在不斷往廣西集結,無數感人的故事仍在繼續。(廣西日報 記者 關海芳  通訊員 沈菲菲 勞菊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