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守護北部灣這抹藍
——桂粵瓊三省(區)海上聯合執法現場直擊
漁政執法人員查獲非法捕撈所得漁貨物。黃文鈿/攝
聯合執法船編隊巡航。黃文鈿/攝
夏日的北部灣海域,碧波盪漾,風帆正起。
陽光下,五星紅旗在船舷邊隨風而舞,色澤分外鮮亮;船身兩側,鐫刻著醒目的標語:“維護伏季休漁制度,促進和諧漁區建設”“養護海洋漁業資源,保護漁民長遠利益”。以中國漁政45005船為首,桂粵瓊三省(區)4船2艇劈波斬浪,昂然前行。
5月13日—17日,廣西漁政執法總隊牽頭組織,聯合廣東、廣西、海南三地海洋與漁業執法力量,共同開展三省(區)交界水域、北部灣海域海洋和漁業執法監管。記者登上指揮船45005,隨船探尋守護北部灣深藍的故事。
1 劍指非法捕撈
“報告指揮長,不遠處發現一艘疑似載有螺苗的漁船。”5月13日10時許,中國漁政45005船發現在北海港外貿碼頭附近有一艘正在航行的漁船。
編隊指揮長聞報,馬上讓中國漁政45005船呼叫隨行的執法快艇進行登臨檢查。
“這裡是漁政執法艇。前方漁船,請馬上停船接受檢查。”執法快艇迅速靠近,截停該漁船。
執法人員登上漁船,經現場勘驗,船上裝載的是釘螺。
“你有漁業船舶相關證書嗎?”
“沒有。”
“無證捕撈是違法行為。”
“額……我有,但拿去年審了。”
雖然船上工作人員表示持有漁業船舶證書,但卻無法出示原件、複印件或照片。
因未能當場提供合法有效的漁業船舶證書,執法人員對船上的相關人員做了筆錄,並固定證據後押解回碼頭進一步處理。“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漁港漁業船舶管理條例》規定,如果是‘三無’船舶,將被沒收拆解。”執法人員説。
海風雖大,炎炎烈日無情。執法人員攀上爬下,不久汗浸衣衫。
“進入休漁期,我們就沒有白天黑夜、工作日和節假日之分了。這就是漁政人的工作。”執法人員笑著告訴記者,每年南海伏季休漁期開始後,他們便開啟“白+黑”“5+2”的工作模式,24小時待命,只要天氣情況允許,隨時準備執行任務。“有時深夜或淩晨出海執法,一查就是幾個小時。等執法船艇歸港,天已經亮了,根本沒時間睡個好覺。”直到長達3個半月的休漁期結束後,才能安心和家人團聚。
2 護航安全生産
北海港外沙錨地海域港窄船多,錨泊著大量漁船,其中不乏外省籍漁船。
針對這一情況,三省(區)執法編隊出動執法艇就地開展“封港查船”,針對異地休漁漁船逐艘登臨檢查,重點檢查漁船安全設施設備和異地休漁審批情況,查看漁船是否存在生産作業痕跡,同步開展休漁管理規定和漁業安全普法宣傳。
記者隨執法人員登上桂北漁5898X。這是一艘燈光罩網船,長56米,載重600噸。
在船上值班的輪機長何先生熱情地迎了上來。這是個精明幹練的40多歲的漢子,家中世代漁民。
“國家的休漁政策我們都懂,也十分支持。”何先生説,利用休漁期,漁船停靠碼頭休整。過幾天船檢合格後,再開往南沙。
“安全守則要牢記,不安全不出海,不安全不作業,既要魚蝦滿艙,也要平安歸來。”執法人員按規程對其進行漁業安全普法宣傳,叮囑他要自覺對船上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始終繃緊安全生産這根弦。
何先生笑吟吟地説,安全操作規程都了解,平時也很注意遵守。“放心吧,我們最不希望漁船出事,一家人都指著它吃飯呢。”
3 聚力聯合執法
當前,正是南海海洋伏季休漁期。今年南海海域應休漁船4.4萬多艘、免休漁船5500余艘,涉及桂粵瓊三省(區)和港澳地區,地域範圍廣,管理難度大。
據介紹,休漁期間,除釣具外的所有作業類型都是不允許的。但休漁期的海鮮價格更高,利益驅使下,部分漁民鋌而走險,時常利用“三無”船舶跨區域捕撈作業,讓當地執法部門難以監管。打擊這些非法捕撈船舶,不僅需要屬地執法船在海上巡邏執法,也需要加強聯合執法,強化跨區域交流協作,共同打擊違法行為。
為進一步提升執法效能,自治區漁政執法總隊牽頭組織了這次海上聯合執法行動,三省(區)海洋與漁業執法隊伍通過“海上查、空中巡、岸上堵”的立體管控模式,開展全海域、大規模、高密度的巡邏巡查,嚴厲打擊各類海洋和漁業違法行為,切實養護海洋漁業資源。
據統計,行動期間,桂粵瓊三省(區)共出動執法船艇106艘次、無人機5架次,出動執法人員627人次,登臨檢查船舶175艘次,查處違規作業船舶17艘。
據介紹,下一步,桂粵瓊三省(區)將常態化開展海上聯合執法行動,精準“亮劍”,嚴厲打擊違法捕撈作業、違法用海用島等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等行為,為北部灣這一抹深藍保駕護航。(廣西日報 記者 陳 靜 通訊員 全育瑩 梁業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