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賀州市八步區瑤族服飾自治區級傳承人、瑤繡工匠學校校長李素芳榮獲全國“第一批鄉村工匠名師”稱號。致力於瑤族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她,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不僅帶動瑤繡經濟發展,還幫當地農戶增加了收入。
這是賀州市重視工匠人才培育選樹工作的生動實踐。在賀州各類産業的發展過程中,還涌現出“茶藝工匠”吳永英、“豆豉工匠”徐向前、“石材工匠”羅陽林等一批優秀的勞模工匠。近年來,賀州聚焦重點産業發展,積極打造“工匠學院(校)”,加大職業技能本土化人才培育力度,助力高品質發展。
打造“匠校”,形成雁陣佈局
廣西(賀州)六堡茶工匠學院在賀州學院揭牌,標誌著工匠學院(校)實現賀州市重點産業領域全覆蓋。
針對技能人才總量不高、區域分佈不夠均衡,企業對技能人才的培養和重視不夠等難點堵點問題,賀州提出構建“1+3+5”職業技能本土化人才培養體系,即以賀州工匠學院為核心,在3個市屬企業和5個縣(區)企業創建工匠學校,涵蓋高端石材碳酸鈣、綠色食品、電子信息、黃金珠寶等重點行業和領域,形成“一核三翼五城”雁陣佈局。目前,全市技能人才達到11.46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179人。已建有工匠學院(校)12所,累計命名“賀州工匠”25名,有7名獲命名為“廣西工匠”。
賀州市還採取“政府引導+校企培育”培養模式,成立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以工匠人才為帶頭人,重點打造電力、茶藝、瑤繡等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42個。建立技能人才實訓實踐基地,將産業需求、技能要求等納入實訓大綱,組織開展粉體工藝流程、電工、高處作業、花卉園藝師等工種的培養項目,累計實訓7200余人次。
聯培“匠藝”,促進産教融合
去年3月,賀州學院與平桂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現代産業學院(平桂校區),進一步拓展大數據、跨境電子商務、服裝與服飾等産業人才培養,引進46家新興産業企業,一體推動教育教學、實習實訓、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
賀州建立“政府、企業、學校”三方協同育人機制,組織市內企業、工匠學校通過“引企駐校、引校入企、校企一體”方式深化校企合作,推動學校與企業精準對接、專業與産業精準銜接,構建産教融合共同體。
賀州市積極引導賀州學院、賀州職教中心等工匠院校緊扣重點産業發展需求及時調整專業,新增設傳統工藝六堡茶、碳酸鈣、黃金珠寶等19個專業,推動專業設置與産業需求、人才培養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目前,全市工匠院校共培育技能人才1萬餘人,為華潤電力等重點企業輸送人才6000余人。
激勵“匠才”,暢通成長通道
2023年,賀州市檢驗檢測中心技能人才唐修然參加全區職工職業技能大賽質檢員項目,因獲得全區第一名直接晉陞為高級工。
據悉,賀州打破職業技能人才評價障礙,對在全國或全區技能大賽中獲得名次的個人直接晉陞技能等級並提高工資薪酬待遇;企業技能型人才個人業績顯著、貢獻突出、企業認可,可突破學歷資歷等各方面限制,直接申報專業技術職稱。目前,賀州有16名高級技能人才被認定為工程師,18名技能人才通過技能競賽直接獲得職業技能等級晉陞。
賀州市還持續開展“賀州工匠”評選活動,推薦評選出“賀州工匠”25人,並拍攝“賀州榜樣力量”“賀州工匠”專題系列宣傳片42部。同時將高技能人才納入全市重點人才服務保障對象範圍,累計為37名高級技師發放“人才綠卡”,提供子女就學、家屬就醫、康養休養等10多項專屬服務。(文 賴文藝 陳秋妮 楊林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