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醉美漓江何以“點綠成金”
2024-07-10 11:18:03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醉美漓江何以“點綠成金”

  漓江竹筏統一管理後,當地群眾不僅可以當筏工,還能享受分紅。 (陽朔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醉美漓江何以“點綠成金”

  漓江源頭“第一村”的村民正在採摘野生六洞茶。 李慶生/攝

醉美漓江何以“點綠成金”

  村民當起了“漁模”,配合遊客的要求擺出造型。唐存學/攝

醉美漓江何以“點綠成金”

  遊客在“漓江第一綠道”上騎行。 (雁山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視點提要

  “漓江沿岸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高於全區平均水準,陽朔漓江、遇龍河沿岸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國平均水準6400元。”對,這是桂林今年召開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通報的數據。

  早年,一説到漓江沿岸百姓的生活,常被人調侃:“漓江風景美如畫,百姓貧窮真可怕!”2009年,沿岸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只有3500多元。

  360多萬人依漓江而生,在歲月長河裏,這條江,這群人,早已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如今,15年過去,漓江百姓的生活水準如何?生態保護和百姓生計有著怎樣深層次的邏輯?

  帶著疑問,近日,記者從漓江源頭出發,順江而下,深入興安、靈川、陽朔、平樂等多個鄉鎮村屯,遍訪眾人,聽他們講述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故事,一步步解開這條江沿岸百姓的富裕密碼。

  A 守住山水 就守住了發展的命脈

  越城嶺貓兒山是漓江的發源地,一滴滴水在此凝聚成細流,匯聚溪澗,再奔流出深山。悠悠江水在歲月裏靜靜流淌,流出214公里的漓江,淌過桂林11個縣(市、區)、12159平方公里,滋養著360多萬常住人口。

  自貓兒山南下,便是漓江源頭“第一村”——興安縣華江瑤族鄉高寨村。這裡山勢險峻,四週竹海茫茫,一座度假山莊坐落其中。見有客來,山莊老闆潘奇權笑臉相迎。

  “別看現在滿山翠綠、風景如畫,曾經可是光禿禿的一片。”潘奇權對記者説,早些年,村民以售賣竹木為生,一根毛竹的利潤約20元,砍竹的人多,刀斧換油鋸,不到幾年,山就禿了,石槽沒水,河流由細到斷,可謂“林衰山敗水漸枯”。

  “我看著心痛啊!老祖宗的古訓‘人窮山敗,山窮水敗’説得沒錯,敗了山水,就相當於斷了我們的命脈。”潘奇權下定決心,這竹子,再窮也不能砍了。

  他把整個家族的上百畝山林圍起來,家裏叔伯要砍,他就給錢,留住了竹子;同時還想盡辦法承包其他村民的山林,不許他們砍。日積月累,他承包的山林已有1000多畝。

  生態恢復了,遊客越來越多。潘奇權成為村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開辦農家樂,打造山林景區,建造民宿……在外打工的兒子也自願回家幫忙。

  “一年下來,收入百八十萬元吧。”潘奇權語氣低調卻喜形於色。他現在主要忙兩件事:定期雇人種竹、種樹,接待各地遊客。他還被推選為興安縣、華江瑤族鄉兩級人大代表。

  村裏富起來的不只潘奇權一個。跟著華江瑤族鄉鄉長李萍走進當地村莊,只見蒼翠掩映下,一棟棟新式樓房錯落分佈。“高寨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超過2萬元。”李萍説,隨著“兩山”理念的深入人心,村民們深知,同樣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卻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粗暴地獵取資源,而是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當地政府和鄉人大主席團的民生實事票決制項目等風向標的引導下,村民們有的開農家樂或民宿,有的發展生態瘦身魚養殖,有的則搞起了竹林下六垌茶種植……”高寨村黨支部副書記潘金生説,高寨村集體還成立合作社,針對每個自然寨打造“一寨一品”特色旅遊,集休閒康養、紅色文化、民俗體驗為一體,開發農業觀光園、竹林示範基地、野生中藥資源保護撫育基地等。

  B 守護漓江 多少年的付出都值得

  5月中旬,陽光明媚的下午,一條觀景步道沿江穿過雁山區草坪回族鄉潛經村的千畝竹林,近看滿目青蔥織綠錦,竹影婆娑,遙望江面遊船、對岸遠山,視野開闊。

  醉美漓江,山水畫廊。遊客只嘆景色美,卻不知當地群眾30年如一日守護竹林所付出的代價。家住漓江邊上的吳啟春是雁山區少數民族的自治區人大代表,他給記者講述了一個故事。

  20世紀90年代末,潛經村村民響應黨和政府號召,為了美化漓江沿岸風景,在江邊自家土地上大種鳳尾竹和甜竹。起初,甜竹每年産出的竹筍收入不少,但隨著時間流逝,甜竹老化,産筍量和筍價不高,一畝甜竹年收入不到2000元。

  “本來耕地就不多,守著千畝竹林沒收益,加上前幾年砂糖橘、沃柑等行情看漲,村民紛紛表示要砍掉竹子,改種果樹。”潛經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鄭道娟回憶道。

  砍掉1000多畝的風景竹林,沿岸風光和生態環境怎麼辦?為此,當地幹部、民警連夜進村挨家挨戶走訪,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同時,雁山區相關部門積極奔走,為村民爭取生態補償,安排他們參加培訓,考證當筏工。經此一事後,村民們不再提砍伐之事。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陽朔縣興坪鎮漁村。

  “村民種下的鳳尾竹原本要砍掉賣錢的,後來成了風景便不忍心砍。每遇洪水竹子被沖倒、衝跑,村民還會自掏腰包買竹苗補種。”漁村黨支部書記唐存學説,漁村是漓江的核心區,很多問題都需要村民作出讓步。

  “保護環境是客觀需要的,但發展不能停,也不應成為沿江百姓貧窮的理由。”全國人大代表、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戰略發展處副主任湯建偉的態度很鮮明。

  “桂林市一直在研究既兼顧民生又不違背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的策略,包括逐步建立起漓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試點,統籌兼顧縣區和沿岸群眾等各方利益,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漓江流域生態保護治理、生態環境能力建設、生態環境修復等工作。”湯建偉説,政府還給予旅遊政策支持,比如統一規範管理竹筏,為沿岸村民提供竹筏工崗位,每名筏工一年增收約2萬元,同時還將景區營業收入按比例作為生態分紅補償給村民。

  隨著文旅經濟大發展,漓江百姓得到的回報遠不止政府給予的生態補償。

  草坪回族鄉草坪村黨支部書記趙小發告訴記者,他以前靠販賣水果勉強維持生計,隨著村裏環境變好、遊客增多,什麼生意都好做了。他整個家族21口人,幾乎都依託漓江從事旅遊行業,有的開餐廳,有的開旅行社,有的跑客運……“一家人一條龍為遊客服務,漓江就是我們全家人的衣食父母。”

  “曾經的漁民,現在有的成立旅遊公司當了老總,有的建造了自己的旅遊船,有的開了大酒店,還有的仍在捕魚,但已不是漁民,而是‘漁模’。”唐存學説,在漁村就有20多名“漁模”,他們留著長鬚,每天披上蓑衣,戴著斗笠,配合遊客拍照,並讓鸕鶿表演抓魚,一場表演收入200元至400元,一年算下來,至少有七八萬元,有的甚至十幾萬元。

  隨著漁村旅遊業的發展,遊客接待量由2019年的14萬人次猛增至2023年的120萬人次,村民的收入更是水漲船高。

  C 漓水悠悠 豐盈口袋更豐富精神

  靈川縣大圩古鎮位於漓江中游段。記者到此正值中午。從大圩碼頭乘竹筏逆流而上,清風徐來、碧波盪漾,兩岸竹木扶疏,讓人頓感輕鬆愜意、神清氣爽。

  這裡的竹筏統一由桂林盛竹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管理。公司老闆李勇是“80後,也曾以撐筏為生。李勇説,2012年,他響應政府號召成立公司,把沿江竹筏組織起來統一管理、培訓,結束了當地排筏市場混亂的局面。後來,他又增加投入新購買了一批竹筏,招聘筏工,擴大公司規模,現公司筏工有200人左右。筏工每開一趟竹筏,可獲五六十元報酬。

  “能規範竹筏市場,並解決村民和漁民的就業問題,我感覺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李勇很自豪。

  給記者一行撐筏的是今年62歲的黃桂發。他和祖輩們都曾是漁民,每天架著鸕鶿、追著魚群,以船為家,船靠岸在哪就落戶在哪。“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是遊人眼中的風景,卻是他們勞苦的形象。

  “漓江是我們的母親河,我們對她心存感激和敬畏。”黃桂發很善言辭。20世紀70年代初,他隨家人按政府規劃的區域上岸定居,後來去當了兵,因割捨不了對漓江的眷戀,退伍後又回到大圩並加入旅遊公司,成了一名正式筏工。

  “旅遊旺季一天可開七八趟,淡季收工回家早,還可以忙農耕,一年收入四五萬元。”黃桂發對這樣的日子很滿意。他不僅每天穿行在如畫的風景裏,還可以接觸到全國各地的遊客,給他們講漓江山水故事,偶爾還唱一兩句行船歌。有的遊客也講故事給他聽,讓他品嘗特色小吃,久而久之,全國各地的風土人情他都略知一二,“感覺精神很富足”。

  黃桂發一路講述,似乎在講山水,又似乎遠遠超出了山水,延續著漓江的一種精神。

  D 永續發展 讓生態效益永無止境

  “‘兩山’理論實踐經驗證明,環境保護對實現共同富裕有顯著的正向溢出效應,漓江保護亦是如此。”廣西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羅宇溪説,環境保護在經濟學意義上,更多的是從整體論、效用論角度考量,環境變好,讓沿岸居民收入變得更加多元,這是漓江百姓富裕的關鍵。

  然而,在發展過程中,並非所有耕耘都一定有收穫。記者此行所見,也有辛酸無奈。

  在漓江尾段,一片名為漓江文化村的民宿區佇立江邊,環境清幽,本是“離塵不離城的世外桃源”,但一排排別墅內卻空無一人,6艘大遊船靜臥江上,似乎在訴説著無奈和困境。旅遊運營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自疫情開始後,遊船再也沒運營過。

  這不禁發人深思:在幹部群眾那份大漓江、大旅遊、大環保的情結保護下,這裡許多地方都保持著原生態。可環境保護好了,如何將其轉化為經濟永續發展的動力?答案沒有千篇一律。像漓江文化村這樣至今未能走出發展困局的項目、景區、企業或許還有不少。

  “面對豐厚的自然寶藏,我們在享有、享受的同時,還負有保護開發、永續發展的職責。”桂林市人大城建環資委委員、廣西師範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溫桂清認為,發展應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專家團隊應更深入地調研,了解漓江沿岸各地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背景,避免盲目跟風、千篇一律的發展模式,將每一分資金用在刀刃上,為每一個地方量身定制出最合適的發展方案,引導各地打造獨具特色的旅遊項目。

  桂林理工大學旅遊與風景園林學院鄭文俊教授認為,近年來,圍繞漓江的經濟業態、項目規劃很多,不管是政府投資項目,還是民營資本項目,都繞不過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問題,這是漓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守著好風景過苦日子,這絕非漓江保護的初衷。”鄭文俊説,統籌好漓江生態治理與百姓生計之間的關係,是漓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託,生態保護應堅持以人為本,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讓漓江流域的老百姓切實地、永久地、無止境地享受到生態保護釋放的紅利。(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庾 琳 李家健  通訊員 張碧周  興安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傅鴻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