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小包裹激發大循環
2024-11-12 15:37:04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小包裹激發大循環

深夜,中通快遞桂東(岑溪)智慧科技電商快遞産業園智慧化分揀中心燈火通明,工作人員正在分揀快遞。攝影 黎惠瑜

  快遞,一頭連著生産,一頭連著消費,是反映經濟活力的風向標和經濟發展的晴雨錶。

  今年前三季度,我區快遞攬收量達14.16億件,同比增長38.6%,高出全國平均增速16.58個百分點,增速排全國第五;快遞投遞量29.33億件,同比增長20.06%。

  入村、進廠、出海……一件件小包裹如精靈般穿梭于城市鄉村,展現的不僅僅是便捷與高效,更折射出消費需求的旺盛和市場活力的提升,成為激發經濟大循環的重要力量。

  暢通桂品出鄉路

  11月5日,南寧橫州市石塘鎮潭寬村,一片片玉米種植地,層層疊疊,連綿成海。

  這裡是廣西甜玉米的主産區,每年玉米鮮苞産量達到7萬噸,綜合産值超過1.6億元。

  眼下,正是甜玉米收穫的時節。村民們正在地裏嫺熟地採摘、搬運,再依照電商平臺訂單將玉米打包、裝車,發往千家萬戶。

  “種植基地+農戶+快遞電商”的發展模式,讓當地農戶足不出戶就能連接全國大市場。

  “以前,收下來的玉米得靠自己拉出去賣,或是等人來按噸收,得不了好價錢。如今,快遞服務到了村裏,玉米放到電商平臺上按個賣,身價翻了好幾倍。”潭寬村村民王大姐告訴記者,玉米的銷路拓寬了、銷量增加了,村裏人的收入也跟著大幅上漲了。

  快遞進村,改變的不僅僅是潭寬村。

  近年來,我區出臺多個方案,積極推動快遞與電商的産業協同,持續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截至目前,已建成縣級物流配送中心109個、中心鄉鎮寄遞物流中轉站864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4567個。

  “目前,全區已實現村一級快遞服務基本覆蓋。”自治區郵政管理局政策法規處負責人王燕妮介紹,今年以來,全區寄遞農特産包裹已近2億件。

  不斷下沉的快遞服務網絡,暢通了農産品出村進城的渠道,為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鄉村創業新模式提供了物流保障。

  敏陽鄉是南寧市隆安縣城東北部的小鄉鎮,地處偏僻、山路崎嶇,農産品長期面臨銷售難、運輸難的困境。今年4月,“隆安—敏陽”客貨郵融合專線開通,打通了當地農産品銷售“最初一公里”。

  “客貨郵融合專線運營後,每日快遞上行頻次不再受當日郵車限制。”隆安縣郵政分公司總經理莫堅説,此前農産品出村需到縣城找物流車輛配送,現在可以直接通過“客貨郵”公交車運,降低了物流成本也節省了時間。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區農村地區快遞攬收量8226.87萬件,同比增長26.02%,投遞量4.44億件,同比增長14.72%。消費品下鄉進村、農産品出村進城的渠道越來越順暢。

  深度融入産業鏈

  11月2日,走進理文崇左生産基地,在植護(廣西)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發貨倉內,各項物流工序快速運轉,分揀、掃描、貼單、裝車……一件件紙品剛剛走下生産線,即被打包發貨,快速發往全國各地。

  “快遞進廠後,可以實現客戶當天生産的産品當天發貨。”崇左市城區郵政分公司副經理劉賢斌説,“目前,我們成立了項目小組負責紙業訂單的收寄工作,通過增開郵路、開通特快專遞、大件次日達等服務,全程保障紙業運輸提速保質。”

  生産與發貨無縫對接,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這樣的快遞業務新模式正在廣西興起。今年前三季度,全區僅紙製品寄遞量就超過1.43億件。

  去年,自治區郵政管理局、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印發《促進廣西快遞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建立符合我區實際的快遞業制造業融合發展模式,促進製造業優化升級。

  為更好促進産業集聚,帶動産業轉型,當前,我區正著眼供需對接,加快搭建寄遞物流企業、製造企業、産業園區供需對接機制。

  “目前,各品牌快遞企業基本都在廣西佈局了‘雲倉’業務。依託‘雲倉’,快遞企業可以通過前端市場分析以及倉儲、中轉操作聯動,幫助生産企業提高庫存週轉率、降低物流管理成本。”據王燕妮介紹,“雲倉”吸引了大量外地電商企業、生産企業將産品集中到廣西發貨。同時,這種集散優勢也會轉換成吸引生産企業來桂投資的動力。

  在中通快遞桂東(岑溪)智慧科技電商快遞産業園智慧化分揀中心,被分揀完的快件以最快速度被轉運至玉林、貴港、梧州和賀州各網點。

  “工作日倉內合流貨物可達70多萬件。”該産業園人事專員黎惠瑜告訴記者,園區為企業、電商提供完的快遞綜合物流服務,先後吸引了華帝集團、奧克斯集團等企業入駐,有力地帶動了當地産業發展。

  從末端搬運工到走進生産線,從單一的物流運輸到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服務,“快遞進廠”跑出加速度,融出發展新空間。今年前三季度,我區攬收的快遞流向區外佔比近83%,支撐廣西産品外銷超850億元。

  “買全國、賣東盟”

  數字時代,跨境電商成為快遞業務量增長的新引擎。

  “歡迎來到直播間,今天的首飾款式、價格都很好,大家不要錯過……”日前,在南寧市五象新區的廣西東盟跨境電商總部基地,主播正用越南語給越南網友介紹産品。

  200公里外,友誼關口岸,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清關中心內,工作人員在分揀線之間忙碌穿梭;貨運通關通道,運送跨境電商出口貨物的車輛井然有序排隊通關。

  越南消費者在直播間下單的商品,正是通過這一輛輛跨境運輸車輛,兩天內送達越南境內的分撥中心。“買全國、賣東盟”的購物模式由此成為現實。

  今年9月,國家郵政管理局出臺意見,從擴大跨境寄遞市場規模、建設跨境寄遞基礎設施、暢通跨境寄遞通道、創新跨境寄遞服務模式、優化跨境寄遞發展環境5個方面支持廣西打造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

  在各項政策的支持下,快遞企業各顯身手,探索跨境物流新模式:設立東盟前置集散倉,開啟“貨在南寧集,數在南寧報”跨境集散模式;引進跨境快遞物流“一單制”,實現跨境物流鏈路全程可視化、數字化;增加全貨機投入,開通多條國際貨運航線,中越專線産品最快可實現當日送倉,中泰陸運産品最快可實現36小時送倉……

  “前三季度,我們航空貨郵吞吐量超過2萬噸,同比增長36.8%,約佔同期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30%。”圓通速遞廣西區公司副總經理杜彬表示,公司正抓住“快遞出海”的東風,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搶抓市場新機遇。

  今年前三季度,全區跨境寄遞量3428.37萬件,排全國第六位。我區加快打造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的成效逐漸顯現,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南寧為中心,憑祥、東興等口岸為通道的“1+N”跨境寄遞模式。(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羅 婧 通訊員 李建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