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2024-11-14 16:09:43來源:南寧晚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悠然懷古望仙坡,五象迴環保障多。日影羅峰雲靄靄,青山古塔秀峨峨。馬退高仰堪遠眺,弘仁晚鐘應聲拖。三元燈火照南岸,月夜花洲賦北河。”這是南寧為邕州城時,民間流傳的“邕州八景”詩歌。《邕寧縣誌》(民國二十六年版)也提到南寧人引以為傲的八大勝景:“我縣前有八景,如所稱:羅峰曉霞、青秀松濤、馬退遠眺、象嶺煙嵐、邕江春泛、望仙懷古、花洲月夜、弘仁晚鐘。茲數者今皆無有。”

  隨著城市建設的變遷,令人心馳神往、浮想聯翩的邕州古八景難以再復原樣,只給人們留下了不盡的遐思。所幸當我們循著邕州八景追覓歷史痕跡時,一些美景依稀可見昔年容貌,成為寶貴的文化財富。而那些消失的景觀之上,又呈現出新的美麗景象。

  八景篇

  望仙懷古

  地點:南寧人民公園內

  現狀:歷史痕跡得保留,成為市民遊玩好去處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望仙懷古所在地南寧人民公園望仙坡。 記者 郭嘉祺 攝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鎮寧炮臺。方朝明/繪

  “宣化縣東,有望仙坡,在宣化縣北一里,與青、羅二山相對,在城北,與羅秀山相對,故名望仙坡……明崇禎初,同知劉光宇,又建玉皇閣,魁星樓,為八景之一,題曰仙坡懷古。坡去城裏許,邕之主山也。昔人建六公祠其上,每歲清明踏青,重九登高,邕之少長暨四方過客,載酒集,憑高眺遠,想崑崙北鎖,銅柱南標……”這是南寧古籍記載的望仙懷古。

  “望仙”是否與市民熟悉的南寧人民公園望仙坡有關係?“不僅有聯繫,望仙懷古還是邕州八景中至今還能從城市發展找出歷史痕跡的八景之一。”南寧孔廟博物館原館長、文博專家李文解釋道,望仙坡古時是邕州城的一處山坡,相傳那時登上山坡高處,可遙見城北的羅秀峰,頗有登頂見仙山的意境,因此得名望仙坡。而後,又因望仙坡經歷了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和代表人物,遂有了“懷古”。

  在《南寧市地名錄》裏記載著一段史料:望仙坡上過去曾築有一祠,始建於宋代至和二年,是郡太守陶弼為紀念北宋名將狄青、余靖、孫沔三人南下平定儂智高而建,初稱“三公祠”,而後又將抗擊交趾入侵、壯烈殉身的宋邕知州蘇緘和創設南寧敷文書院的明朝巡撫王守仁、清朝鎮南關守將莽吉圖等人靈牌移進祠內,改稱“六公祠”。因其地勢較高,建築宏偉,環境肅穆,故列入邕州八景,稱為“望仙懷古”。

  1917年,舊桂系軍閥陸榮廷為扼守邕江兩岸地帶,強令拆毀“六公祠”,在原址上築起炮臺,架設德國克魯伯工廠製造的要塞鐵炮一門,命名“鎮寧炮臺”。1952年,望仙坡被劃為人民公園。如今,炮臺保存完整,仍是俯瞰南寧市景的一處勝地。

  象嶺煙嵐

  地點:江南區亭子至良慶區五象嶺一帶

  現狀:山嶺經歷巨變,如今呈現城市版圖新景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象嶺煙嵐舊址已建起五象嶺公園。 記者 郭嘉祺 攝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象嶺煙嵐。方朝明/繪

  象嶺煙嵐位於邕州的五象嶺。五象嶺原名武號山,雄踞南寧東南面,隔著邕江與青秀山遙相呼應,為亭子出江口的最高山嶺。《南寧府志》形容五象嶺:“山勢雄峻,拱向城廓,為邕之砥障,五峰相倚,如五象飲江。”

  自古以來,從歷史文獻資料和文人墨客留下的詩詞中,可以洞察象嶺煙嵐的美麗景色,閱讀它流傳民間的傳説。南寧史籍記載:“向晚而嵐開,薄暮而煙起。山之隱見,莫不因其變幻。登南樓而覽勝,覺神爽之欲飛……”清代詩人劉神清《象嶺煙嵐》對五象嶺勝景更是有詳盡描述:“城西方落日,象嶺起長煙。乍認殘雲合,遙驚薄霧連。半堆迷曲洞,數縷桂花巔。倏爾乘風去,蒼茫入海天。”民國時期,南寧名勝西園向全國徵集楹聯,來自柳州的柯夢成作長聯:“西創展鴻圖,看錯落九龜,崢嶗五象,地當名勝,僉為奇觀。此次暢遊,又見綠荷芳草,曲榭回廊,則秋夕春朝,正好談談風月。園開來燕賀,謁王文成院,狄武襄祠,代有英賢,都傳佳話。者番小憩,更有翠竹青松,高樓廣廈,是茶余飯後,何妨論論古今。”其中就稱五象嶺景色“崢嶗五象,地當名勝,僉為奇觀”。可見,象嶺煙嵐作為邕州名勝實至名歸。

  時光流轉,白駒過隙,南寧的城市版圖不斷擴大,昔日的五象嶺如今建成了文化康養體驗新場所,五象湖公園,寶塔與湖為伴,與五象嶺森林公園遙見。落日霞光中,五象湖那蒸騰的水霧與古韻寶塔相互輝映,似乎也有了古人詩句中象嶺煙嵐的意境。如今的象嶺勝景,承載了人們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感受。

  羅峰曉霞

  地點:西鄉塘區龍門水都景區一帶

  現狀:名山如今鮮少人知,期待再現壯觀奇景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羅峰曉霞奇觀在羅秀山。記者 郭嘉祺 攝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羅峰曉霞。方朝明/繪

  羅峰曉霞所在的羅秀山又名羅山、銅鼓山,位於西鄉塘區安吉街道大塘村赤裏坡,海拔136.9米,呈南北走向,與青秀山遙相呼應。

  羅峰曉霞因山而生,因山揚名。據《南寧市地名錄》記載,羅秀山自唐代已是遊覽勝地,明清時期曾在山間建有羅山寺、仙跡亭等30多處建築。每當日出日落之時,霞光閃射,在山上可以看到彤雲擁翠、暮靄依依的旖旎景色,甚是壯觀。

  明朝董傳策在《羅秀山遊譚記》中記敘了羅秀山山名的由來:“邕巨麗,蓋稱青羅二山。青山在郡東南,濱江而介通衢。羅山獨窈然峙其西北。其名秀,蓋以道人羅秀曾居山中煉攝故。”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將羅秀山記在了他的《重陽日記》中:“羅秀在其東,聯絡若一山,而峰岫錯落,路亦因之。路抵中峰,忽分為二:左向西北者,為武緣道;右走直北者,為下山間道。二道界一峰于中,則羅秀絕頂也。”

  對於羅峰曉霞的美景,明代南寧籍舉人陳瑾在《羅秀山遊記》中描寫道:“奇秀甲一郡,鐘靈毓異,氣象開朗。白塔青山,峙左而捍下關,五象天馬列前而作朝案,平田引雙溪以環外戶,舊寺伸兩臂以護內堂。朝暾、夕照、秀色、祥光,可餐、可挹,洵邕管之神墟,嶠南之福地也。且地靈人傑,仙佛同廛。”

  感果寺與羅山寺是羅秀山兩個最為著名的古寺。感果寺位於心圩鄉振興村花園嶺(即現龍門水都景區羅秀山頂),而羅山寺則建於羅秀山半山腰處。兩座古寺雖歷代幾次修葺重建,但又多遭損毀。在羅山寺舊址處,村民重建了兩座廟宇,上面為羅山寺(1986年建),下面為羅秀寺(1991年建)。

  如今,羅秀山還在,但知者甚少。令人欣慰的是,對於羅秀山文化歷史的挖掘工作已經展開,期待可以再次欣賞到羅峰曉霞的勝景,打開它新的一頁。

  青山松濤

  地點:南寧青秀山風景區

  現狀:勝景古跡展新貌,見證邕城歷史變遷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青山松濤位於青秀山風景區。    記者 葉子榕 攝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青山松濤。方朝明/繪

  蓊鬱蒼翠的青秀山依邕江而立,江水繞山腳蜿蜒南去。山間古木參天,泉清石奇,雲霧蒸騰,邕州古八景之一的青山松濤就位於青秀山。有資料記載,青山松濤經歷了“青岫松濤—青秀松濤—青山松濤”的易名過程。南寧古籍介紹:“青秀山,縣東二十里,一名青泰峰,與望仙坡相拱揖者,青秀山也。距城東南十里,雄奇秀拔,為邕江之砥障。崖洞相因,出泉甘洌。今名青山為八景之一,題曰青岫松濤。松為寺僧歸元手植……”

  青秀山勝景天成,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不少傳世詩篇。明朝嘉靖年間被貶至南寧並寓居十年之久的董傳策寫下《青山歌》:“青山四時嘗不老,遊子天涯覺春好。我攜春色上山來,山花片片迎春開。仙人云蓋飄亭子,泉水之清洵且美。我愛泉清濯我纓,白雲嫋嫋銜杯生。披雲直上崑崙頂,鞭龍一決翻滄溟。卻洗塵氛破炎昊,路上行人怨芳草。”抒發遊覽青秀山的愉悅心情。清代詩人劉神清《青秀松濤》寫道:“青峰拂翠處,望際若奔濤。不解蒼松下,頻驚白浪高。波從天外瀉,韻向樹間濤。崖磧濃陰裏,蕭疎眾信豪。”描繪了青山松濤的萬千氣象。

  如今,青秀山已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大量古跡、古建築保留至今。山頂上臨江矗立的九層寶塔是青秀山的象徵,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為官至禮部尚書的南寧人蕭雲舉所建,因水行龍力大,陸行象力大而得名龍象塔。上世紀80年代中期,因戰爭被炸掉的龍象塔重新修建,保留了明代建築風格,青磚碧瓦,八角疊檐,為廣西最高最大的塔。登上塔頂,可眺望十余裏,優美的自然風光與高樓林立的城市景色一覽無余,青山松濤古景又見新貌,見證了城市騰飛。

  馬退遠眺

  地點:今邕武路、邕賓路間的四廈嶺

  現狀:舊時美景難尋覓,青松翠柏常留人間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馬退遠眺舊址在四廈嶺。記者 黃紅錦 攝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馬退遠眺。方朝明/繪

  馬退遠眺,來源於馬退山。在《南寧府志》中,就有關於馬退山的記載,“在城北十五里,勢如馬退,故名”。《方輿紀要》中也有相關記載,“山勢趨而復返,如馬之退,故名”。

  舊時的馬退山有何魅力,得以被古人評為古邕州八景之一?文博專家李文介紹,馬退山就是如今的四廈嶺,舊時的馬退山一座座山頭連綿起伏,如同迴環旋轉,就像馬退一樣,所以稱之為馬退山。登上山頂,可遠眺周圍幾十里。

  馬退山因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出名,這背後也有一段故事。傳説唐朝邕州刺史柳寬(柳宗元族兄)曾在山上建一茅亭,常與友人登山遠眺,柳宗元曾代作《馬退山茅亭記》一文,山便因人成名,為文人墨客遊覽勝地,馬退山遂成古邕州八景之一。

  《南寧府志》中也記載了柳宗元寫的《馬退山茅亭記》全文。柳宗元是如此描述馬退山景色的:“冬十月,作新亭于馬退山之陽。因高丘之阻以面勢,無欂櫨節棁之華。不斫椽,不剪茨,不列墻,以白雲為藩籬,碧山為屏風,昭其儉也。是山崒然起于莽蒼之中,馳奔雲矗,亙數十百里,尾蟠荒陬,首注大溪,諸山來朝,勢若星拱,蒼翠詭狀,綺綰繡錯。蓋天鐘秀於是,不限于遐裔也。”

  到了明代,右都御史張岳著有《登馬退山望邕州》一文:“筍輿度嶺又高峰,望極越山興不窮。元氣遠浮瀛海外,人家多在翠微中。軟莎黃犢迷煙雨,極浦歸帆逗晚風。兵祲沉銷春晝永,兩江樹色鬱青蔥。”

  古人筆下的馬退遠眺,望白雲飄飄,觀日落美妙,山林蔥鬱,溪水潺潺,令人流連忘返。如今的馬退山已變成公墓區,舊時美景雖再難尋覓,但青松翠柏,鬱鬱蔥蔥。馬退山在古邕州歷史上曾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弘仁晚鐘

  地點:江南區星光大道廣西體育館附近

  現狀:勝景被公園取代,更添歷史厚重感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弘仁晚鐘在星光大道廣西體育館一帶。記者 郭嘉祺 攝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弘仁晚鐘。方朝明/繪

  弘仁晚鐘為古邕州八景之一,其舊址位於邕江大橋南端今廣西體育館附近,從前曾有兩座寺廟相鄰,一為伏波廟,一為弘仁寺。相傳弘仁寺為明萬曆年間蕭雲舉所建。蕭雲舉早年曾與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師論禪,後來一直有書牘來往,老年後愈發親近佛法。蕭雲舉一番勘察後,乃出資在七蓮庵舊址上大興土木,修建弘仁寺。一珠寶商人為弘仁寺捐鑄了一口銅鐘,鐘聲洪亮悅耳、清新醒神。《廣西通志》卷四十三記載:“弘仁寺,在城西一里。明萬曆間,郡人蕭雲舉創建。”此文記載了蕭雲舉修建弘仁寺的經過。

  寺近河邊,弘仁寺之所以成為南寧名勝,不僅因其建築物古樸美觀,更因寺內那口聲音洪亮的銅鐘。每當夕陽西下,皓月初升,寺僧敲鐘,鐘聲洪亮,因受河水振波影響,發出的回音拖得很長,鐘聲余響引人無限遐思。

  關於弘仁寺,歷史上也留存有不少詩詞佳作。清代詩人梁天宗有《弘仁晚鐘》:“河西名剎梵王家,隱隱鐘聲樓水涯。遠泛清高敲夜月,徐聞逸響散天花。臨流暮廓煙籠樹,泊岸春洲鷺泊沙。驚起幽人眠未穩,回看山寺鬥星斜。”

  清代和尚釋如亦作有《弘仁晚鐘》:“鏗鏘聲出上方門,隔水勞人凈耳根。聽到斷時還有韻,悟從空裏絕無痕。烏樓古樹驚涼月,鯨吼西風度遠村。為報塵途多碌碌,敲殘百八已黃昏。”

  作為南寧舊時有名的寺廟,弘仁寺人氣頗旺,南寧人元宵節賞燈,最喜歡到弘仁寺。一些世代居住在江南區平西村的老南寧人也從祖輩口中聽過弘仁寺的故事。弘仁寺裏的古鐘,每次敲鐘都很洪亮,不僅江南平西、亭子能聽見,江北也能聽到。1960年興建邕江大橋時把這一帶建築全部拆除,當初的弘仁寺被濱江公園取代,弘仁晚鐘盛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鬧中取靜的市民休閒之地。家住邕江大橋南的羅女士就很享受飯後一家老小到江邊散步的時光。得知弘仁晚鐘的歷史,她覺得濱江公園更添一份歷史厚重感。今人留不住從前,唯有珍惜光陰,過好當下。

  邕江春泛

  地點:邕江邊

  現狀:三元閣已成傳説,邕江處處是美景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邕江春泛如今風光依舊。記者 郭嘉祺 攝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邕江春泛。方朝明/繪

  説到南寧,不能不提邕江。這條母親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南寧人。她蜿蜒曲折,穿城而過,見證了無數的歷史變遷和文化交融。午後,迎著微風漫步在邕江河畔,抬頭看藍天白雲,低頭賞碧波盪漾。一灣江水穿城過,魚翔淺底鷗鷺飛,正是當下百里秀美邕江的真實寫照。

  邕江春泛作為古邕州八景之一,是一種怎樣的意境?悠悠邕江水,嫋嫋炊煙來。在南寧孔廟博物館原館長、文博專家李文的描述下,邕江春泛的畫面變得具象化:站在邕江邊上,可以欣賞春季雨後的江水一波又一波地拍打堤岸,氣勢磅薄,加上兩岸植被茂密,四野炊煙嫋嫋,景色美不勝收。

  古人也不乏關於邕江的詩作。清代詩人劉神清以《邕江春泛》為題,對邕江美景有感而發:“邕江添雨漲,綠曉萬家春。四野重煙曉,兩堤疊浪新。波涵天上下,光映日浮沉。極目水天際,乘槎好問津。”一首五律寫盡了邕江兩岸的無限風光。

  徐霞客在《徐霞客遊記》是如此描述邕江的:“一里,有大溪自北而南,其流湯湯,入自南寧境,尚無比也。蓋關山南北水雖分流,猶南下鬱江,於是溯其流北行山夾間,其山屢開屢合,又十四里,得百家之聚,曰長山驛。聚落在溪之西。其北有兩溪來會,一自西北,一自東北。二水會合,其北夾而成岡,有墟舍在其上,甚盛。……蓋邕、柳之水以界牌嶺而分,北下者由思籠西轉武緣高峰嶺西入右江,南下者入鬱江。此界牌嶺南流之水,經長山而南,余以為即伶俐水之上流也。”

  邕江之美,不僅于春泛,更在朝暮四季,令人流連忘返。

  在文人的解讀中,“邕江春泛”還有另一版本,即“三元燈照”。三元閣舊址在今邕江大橋冬泳亭處,很久以前該閣建有奎星樓,人們每晚在奎星樓點上長明燈,祈求科考時“奎星”賜“三元”(解元、會元、狀元),樓上燈影照至對河,故有“三元燈火照南岸”之説,和對岸的“弘仁晚鐘應聲拖”相呼應。

  而每逢元宵節和中秋佳節,三元閣更是高挂綵燈,照得邕江金碧輝煌,來賞燈的市民絡繹不絕,人山人海。“三元燈照”成為古邕州江畔的經典。三元閣後來因修路被拆除,可“三元燈照”的美好傳説一直流傳至今。

  如今碧水悠悠,百里秀美邕江入畫來。近年來,南寧市圍繞“治水、建城、為民”主線,打造江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百里秀美邕江。清晨走在邕江邊,微風拂面,綠樹婆娑。江濱休閒公園歌聲悠揚,人們在這裡唱歌、鍛鍊,感受詩意南寧。兩岸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這裡既有歷史的厚重感,也有現代的市井喧囂,一幅繁華圖景。漫步江邊綠道,原汁原味的古邕州文化迎面而來,古樹早已長成參天大樹,古城墻也在無聲地訴説著昨日的故事,遠處暢遊閣、“邕”字碑、冬泳亭屹立岸邊,儘管三元閣已消失,但邕江美景依然處處可尋。

  花洲月夜

  地點:有説在民族大道南寧電信樞紐大樓附近,有説在北湖菜市

  現狀:舊時曾是世外桃源,如今月夜更迷人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花洲月夜據傳在西鄉塘區北湖菜市一帶。記者 郭嘉祺 攝

文化中國行·悠悠邕事 | 邕州八景今何在?訪古尋蹤探新貌

花洲月夜。韋岱沛/繪

  關於花洲月夜的舊址,比較有爭議。

  坊間有一種説法是,舊時在民權路與民族路交界之城內處(今民族大道南寧電信樞紐大樓附近),有兩口大水塘,舊稱“花洲汛”,塘水長期清碧,塘邊垂柳綠蕉,是市民散步遊憩的好去處,尤其夜月良辰,月影、樹影、人影,影影印入碧水中。每逢春夏之交,雨季來臨,魚塘水漲,夜間塘中水月交相輝映,皎潔玲瓏,蛙聲一片,極富詩情畫意,故有“十五花洲尋夜月”一句。

  然而這個説法,卻遭到文博專家李文的否定。“花洲月夜其實是在今北湖菜市那一片。花洲即五花洲,史料記載其距離城東北十里,也就是今北湖菜市一帶。以前北湖全是湖泊水田,如世外桃源一般。”李文提到,按照《邕寧縣誌》中的記載,宋代時北湖全是湖泊和水田,環境優美。到了明朝,在朝中做官的南寧人蕭雲舉回歸故里後,對鄉土風景建設較多,在家鄉興建了龍象塔和弘仁寺。蕭氏家族在北湖也有房子,房子建於水田之上,花洲月夜描述了當時亭臺樓閣和湖泊水田連成一片的美景。

  關於花洲月夜,民國《邕寧縣誌》還有這樣的記載:“在城東北湖中,宋聶安撫築亭于江,額曰‘南州壯觀’。又有繁陰亭、梅亭、愛蓮亭、照春臺諸勝……為八景之一,題為花洲月夜。”

  雖舊址存在爭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花洲月夜景觀的形成,與舊時南寧眾多的水塘有著密切的關係。水塘、蛙聲、花洲月夜,既是美景,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體現。到了民國,北湖的湖泊水田變成水塘,用於養魚、養鴨,後隨著城市進程的不斷推進,水塘逐漸變成平地,建起了鱗次櫛比的高樓。現代城市裏不乏水景,保護環境的觀念日漸深入人心。入夜,南湖、五象湖、邕江邊……花團錦簇,燈火璀璨,市民遊客漫步其中,盡享南寧夜色浪漫與風情,習習晚風吹過,花香沁人心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場景將延續下去。(南寧市融媒體中心—南寧晚報 記者  周志英 彭媛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