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低空經濟,如何蓄勢“高飛”
2024-11-15 14:01:20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廣西低空經濟,如何蓄勢“高飛”

低空經濟,應用先行。圖為技術人員用無人機對平陸運河遷改的供電線路開展勘察工作。 馬華斌/攝

  千米以下的八桂天空,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繁忙:

  平陸運河施工現場,無人機每天定時巡檢,智慧監測工程進度,自動生成診斷報告;

  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特産旱藕粉,乘坐無人機穿山越嶺,短短10分鐘後便在高速公路服務區超市上架;

  颱風“摩羯”登陸,邕江洪水持續上漲,無人機懸挂通信基站,開展河道巡查、參與應急搶險……

  作為科技含量高、創新要素集中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低空經濟成為各方比拼競速的新賽道。

  為更好地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當前,自治區正開展深入基層“狠抓落實、深化改革、服務企業、保障民生、推動發展”專項行動,集中精力解決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低空經濟産業鏈長、覆蓋面廣、科技含量高,代表新質生産力的發展方向。眼下,得益於國家和自治區對低空經濟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區各地以專項行動開展為契機,搶抓窗口期,聚焦服務低空經濟主體,因地制宜打出優勢牌,在科技創新、場景拓展、設施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護航低空經濟蓄勢“高飛”。

  百花齊放 解鎖多種應用場景

  今年9月,颱風“摩羯”過境後,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迅速啟用無人機進行勘災,為搶修復電贏得更多寶貴時間。

  在排查中,無人機如同“空中偵察兵”,憑藉其搭載的高清攝像頭和智慧識別系統,迅速精準定位故障點,助力搶修人員及時排除故障。

  在電力行業,“無人機巡檢+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應用,正推動電網巡檢品質和效率雙重提升。截至目前,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已累計部署輸變配一體化無人機機巢1628套,機巡作業里程超35萬公里。

  低空經濟,應用先行。當前,低空經濟正“飛”入全區千行百業,不斷解鎖各種應用新場景,也打開了創新經濟新空間。

  今年6月,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所屬的廣西計算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推動打造,廣西首批低空無人機物流運輸航線成功實現首飛,為物流綠色化、低碳化發展再“加碼”。

  在醫療領域,搭載著醫療專用運輸箱的無人機,從南寧市區平穩升空,準確降落在35公里外的武鳴區起降點,往返70公里,總耗時僅46分鐘。

  近日,南寧首條遠距離(跨區縣)低空醫療配送快線試航任務,由廣西智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順利完成,開啟南寧醫療物資運輸空中速遞新時代。

  “我們的醫療運輸無人機集大載重、長航程、強信號、高智慧于一身,可靈活應對各類運輸場景,單次飛行最多可運送數百管檢測標本。”智都科技負責人楊揚表示,未來智都無人機醫療配送快線還將在醫療急救用血、應急藥品、臨床危急重症病人的快速診斷等方面發揮優勢。

  低空物流作為低空經濟的重要應用場景,憑藉其快速、靈活和成本效益高等優勢,正在逐步改變傳統物流格局。目前,無人機和低空運送已涵蓋快遞物流、醫療物資、餐飲外賣、農副産品等多個領域。

  走進位於南寧青秀創新中心的廣西景航無人機有限公司展廳,多款造型各異、功能多樣的多旋翼無人機和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特別吸睛。

  “我們借助無人機野外作業車載系統,可實現航空測繪、林業調查等多種場景作業。”該公司總經理謝冠鴻向記者介紹,景航無人機已參與南京考古項目、南寧地鐵巡檢、植保播撒、崇憑鐵路鐳射雷達作業等多個項目,展現了廣西無人機企業獨特的技術優勢。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在全區加速落地,為農林植保、物流運輸、應急救援、國土測繪、城市管理以及低空旅遊、環境治理等眾多領域注入新能量。

  發展低空經濟,瞄準的不只是當下,更是未來的發展機遇。當前,自治區相關部門正加強低空經濟發展調研,深入産業園區、企業一線、項目現場,精準把脈問診,推動問題解決,指導企業把政策“含金量”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推動低空經濟乘勢“起飛”。

  搶抓“風口” 競逐萬億産業賽道

  低空經濟是一片藍海。

  相關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33.8%。業界預測,2030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跨過兩萬億關口,發展前景廣闊。

  今年以來,安徽、廣東等多地相繼推出低空經濟實施方案,搶佔萬億級産業新賽道。9月,我區印發實施低空經濟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從政策支持、低空裝備製造業發展、應用場景、服務保障、技術創新等方面,謀劃廣西低空經濟發展路線圖,提出3年“飛”出500億元産業規模。

  低空經濟産業實現“高飛”,廣西的基礎和優勢在哪?該如何搶佔先機?

  “廣西低空空域資源豐富,氣候和地形地貌條件優越,機場資源服務能力較強,應用場景豐富,有一定數量的企業和院校基礎,這些都為發展低空經濟創造了條件。”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基礎處二級調研員劉奕表示。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航空服務與旅遊管理學院院長林朝陽認為,廣西發展低空經濟必須借船出海,依託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的各方需求,聚焦低空航空器的研發、低空裝備的製造與總裝集成、低空人才教育與培訓等,通過打造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矩陣,拉動研發、生産和銷售,統籌推進協同互補的低空經濟産業園區建設。

  9月26日,中國—東盟(玉林)低空經濟産業園示範園開園,首臺無人機産品組裝下線。

  該項目由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引入程景投資(深圳)集團有限公司、江西京飛低空産業園有限公司合力打造,一期示範園項目規劃面積1萬平方米,建設無人機展示交易中心、生産製造基地和飛行競技館等。

  “玉林有玉柴動力産業和新能源産業基礎,以及清華同方、煌裕科技等優勢企業,為低空産業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撐和生産保障,無人機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可達70%左右。”項目業主廣西鴻遠低空産業園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世明看好行業發展前景,“園區正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産業協作,招引一批無人機整機和核心部件企業入駐。”

  在南寧市,青秀區基於在無人機産業鏈方面的良好基礎,創新性打造廣西首個低空經濟産業集聚區,以青晟産業園等園區為載體,力推一批高品質産業項目落地建設。

  “青秀區率先在搭建無人駕駛航空底層數據體系、智慧網聯無人系統産業化應用、多場景運行試點等方面先行先試,集聚了萬航星空、優可福、景航、智都信息科技等一批優勢企業。”南寧市低空經濟産業協會秘書長李振興表示。

  今年上半年,南寧青秀創新中心無人駕駛航空科創核心區企業實現營收2.21億元,同比增長近3倍,低空經濟産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當前,廣西低空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已建成1個A類飛行服務站,3個通用機場(桂林溶江、桂林高田、北海銀灘直升機場),32個飛行營地,正推進廣西醫科大學二附院、柳州工人醫院等10余個直升機場前期工作。

  隨著深入基層“狠抓落實、深化改革、服務企業、保障民生、推動發展”專項行動的推進,各級各部門聚焦低空産業面臨的問題與瓶頸,加大基層走訪、實行現場辦公、為企紓困解難,加碼佈局低空經濟,推動應用場景落地,加速創新要素向低空産業集聚。

  目前,廣西低空經濟已初步形成一定規模,涵蓋研發、製造、運營等多個環節,産業鏈初步成型,鏈上企業約120家,分佈在上中下游各個領域,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和協同效應。

  揚長補短 探索多元發展路徑

  探索應用新業態,是各地因地制宜發展低空經濟的重點。

  今年7月,廣東鴻源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南寧良慶區,投資2億元設立紫微垣低空數智(廣西)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在智慧製造板塊,投資建設5G網聯無人機智慧機場(起降場)生産和檢測流水線,年生産能力達2000套,建成後年産值有望超10億元。

  “公司引進低空經濟領域頂尖人才,將在廣西搭建全國領先的低空數智飛行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同時佈局低空經濟+AI人工智能等領域。”紫微垣低空數智(廣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費罡告訴記者。

  費罡稱,廣西有邊海防等區位優勢、面向東盟的市場優勢,但低空基礎設施網、空聯網、服務網建設剛剛起步,這正是紫微垣的機遇所在。

  依託獨特的空域和區位優勢,以創新研發和場景應用為牽引,廣西加速低空經濟的培育與發展,打造面向東盟的低空場景服務方案供給地和低空裝備研發製造基地。

  今年7月,廣西(桂林)低空旅遊研究院成立,促進我區低空旅遊産學研用一體化發展。

  “目前我們正搭建面向東盟的中國—東盟低空經濟服務中心,通過中國東盟校際交流,為中國無人機企業開拓東盟市場提供法律、政策、落地服務。”廣西(桂林)低空旅遊研究院院長羅敏表示。

  9月23日,中國—東盟(北海)低空經濟應用示範基地暨聯合飛機海上無人機研發生産試飛中心啟動。

  “項目分為海上無人機生産試驗、低空經濟應用服務、無人機及共享服務視聯網平臺三大板塊,我們將開創全新的低空經濟商業模式,促進中國與東盟無人機服務實現常態化商業運營。”聯合飛機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田剛印説。

  中國無人機産業發展迅速,與東盟國家在農業、測繪、物流配送、人才培訓等領域巨大場景需求高度契合。“在中國—東盟的低空經濟産業合作中,廣西企業大有可為。”李振興稱,最近已接待多個來自東盟國家的考察交流團,他們對與廣西無人機企業合作意願強烈。

  “廣西發展低空經濟需要依靠東盟帶動産業孵化的發展模式。”林朝陽建議,用好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的優勢,打造國內低空經濟企業開拓東盟市場的前沿窗口,完善東盟低空經濟法律、政策服務,提升海關邊檢效率,吸引聚集更多低空企業前來落戶,全力補齊産業鏈短板,力爭搶佔市場先機,壯大低空經濟産業。(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周紅梅 見習記者 郭亞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