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共奏八桂網絡文明新樂章——廣西網絡文明大會觀察
2024-12-13 15:22:30來源:新華網編輯:蔡俊聰責編:劉洋

  12月10日,以“弘揚八桂新風,共建網絡文明”為主題的廣西網絡文明大會在南寧舉行。大會期間,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內容豐富,現場連線、八桂好網民評選結果發佈、青少年學生文明上網倡議發佈等環節精彩不斷。

共奏八桂網絡文明新樂章——廣西網絡文明大會觀察

12月10日,廣西網絡文明大會在南寧舉行。

  大會全方位展現了廣西網絡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和工作成效,匯聚起廣大網民的磅薄力量,共同奏響八桂網絡文明建設新樂章。

  譜寫雲説壯美廣西新篇章

  “我想通過短視頻,把北部灣港北海碼頭的優勢展示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北海、走進北海。”網絡名人“老梁説事”説。

  12月8日至9日,“雲説壯美新風尚”網絡名人廣西行線下考察專題活動走進北海,網絡名人通過自己手中的鏡頭,向網友展示北海生態保護、向海經濟、北部灣國際郵輪出入境旅遊等方面的情況。

  “雲説壯美新風尚”網絡名人廣西行線下考察專題活動作為廣西網絡文明大會的子活動之一,邀請區內外網絡名人代表、專家開展線下采風活動,圍繞廣西好山水、好民俗、好前景,特別是結合中國—東盟(南寧)文化月等活動,創作一批優質網絡作品,展示壯美廣西好形象。

  “今年,壯錦包包備受廣大網友青睞,並被稱作廣西人自己的專屬定制潮品,這是把非遺文化與現代審美相結合起來,通過網絡讓更多人發現廣西的民族文化,賦能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在主論壇上,網絡名人“阿雅嗨廣西”身著壯族服裝,分享自己用鏡頭記錄廣西各地優秀的民族文化及民俗風情活動的故事。

  近年來,廣西持續開展“八桂好網民”評選、“網絡名人廣西行”等活動,充分發揮互聯網傳播優勢,通過“網”言“網”語講述廣西故事,讓八桂大地的鮮活事跡“飛天入網”,深入人心。

  此外,廣西連續成功舉辦四屆中國——東盟網絡春節聯歡會,舉辦中國—東盟(南寧)文化月和中國—東盟(南寧)音樂周等,面向東盟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網絡人文交流活動,唱響網絡空間主旋律、澎湃正能量,不斷提升網絡國際傳播水準。

  大會上,廣西日報社副總編輯宋春風、廣西廣播電視臺副臺長鄭華雯、廣西民族大學副校長高興宇以及網絡名人代表、“八桂好網民”代表等依次就大會主題進行了分享交流,共話培育網絡空間文明風尚。

  網絡空間治理出新招

  “不能把山講成水,不能把鳥講成鵝,網絡謠言瞎傳播,不明來源疑點多,權威信息出來了,不再給人揹黑鍋……”大會展示了南寧市辟謠山歌《辟謠嘹嘹啰》,該作品將網絡辟謠唱進嘹啰山歌,借助廣西山歌這張閃亮的文化名片,唱響網絡辟謠強音。

  建網立局,紮實推進網絡舉報受理處置工作;建學立教,逐步構建舉報辟謠知識宣教體系;建章立制,全面完善舉報辟謠工作機制內容。南寧市委網信辦通過“三建三立”切實推進網絡舉報和辟謠工作取得實效。

  作為現實世界的映射,如何規範網絡行為、讓新風正氣在網絡空間得以弘揚,成為網絡時代課題。

  自治區文明辦主任古曉峰在主旨演講中表示,網絡是時刻在線的大窗口,是各種身影、思想、價值交流的磁鐵場,網絡必須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要增強網絡治理的真本事,切實整治造謠引流等行為,營造安全、清朗、有序的網絡生態,推動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在八桂大地蔚然成風。

  提升青年網絡文明素養,塑造網絡空間的好青年,既是弘揚時代新風、培育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領網絡強國建設、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青春的活力,仿若熠熠生輝的星光,于虛擬的空間,綻放出夢幻般的光芒。恰似破曉的晨曦,穿透迷霧靄靄,為網絡的天地,灑下希望的曙光。”大會期間,發佈了青少年學生文明上網倡議《青春之網,文明之光》,號召青少年以青春蓬勃的力量,在網絡上築起堅不可摧的文明城墻。

  近年來,廣西著力提升網絡綜治效能,持續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加強依法治網,營造清朗健康網絡空間。

  培育網絡文明新風尚

  通過打造“桂姐姐”10大宣講品牌,組建了1.8 萬支“桂姐姐”宣講隊,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唱響網上主旋律,弘揚網絡正能量……近年來,自治區婦聯持續擦亮“桂姐姐”品牌,線上線下舉辦了一系列接地氣、聚人氣、冒熱氣的“巾幗大宣講”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不斷提高廣大婦女群眾的網絡文明意識。《“桂姐姐”線上大宣講 引領廣大婦女爭做巾幗好網民》入選網絡文明建設優秀案例。

  大會上發佈的網絡文明建設優秀案例中,不僅展示了廣西通過各種接地氣的形式開展政策宣講,讓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還介紹了廣西大力倡導文明鄉風,推進移風易俗的工作方法,培育文明新風尚。

  以法治視角觀察、以法治思維切入,通過深度挖掘政法英模典型背後的故事,用身邊人説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人”,使政法先進典型變成一堂堂生動的法治公開課。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微信公眾號“南天一劍”推出一系列政法網絡作品,弘揚社會正氣,引領社會風尚。

  理論知識、模範好人、文明鄉風“碼”上學,線索“碼”上報,有事“碼”上辦……通過數字賦能,群眾只需掃碼,即可隨時隨地學習政策理論、黨史知識以及移風易俗“五個統一”(即統一操辦規模、統一宴席標準、統一禮金上限、統一服務隊伍、統一監督管理等內容)工作法,潛移默化地提升村民素養,為深化移風易俗工作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把“關口前移”,打造家門口服務站,快速響應群眾需求,暢通監督渠道。

  “廣西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引領網絡文明,通過互聯網傳播優勢,創新敘事表達和互動引導的方式,把理論講鮮活、講徹底,全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八桂大地進群入圈、家喻戶曉。”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韋鳳雲在主旨演講仲介紹,廣西積極培育崇德向善的網絡文化,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社會組織、廣大網民等的積極作用,凈化網絡空間、弘揚時代新風、共建網絡文明。(牙舉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