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茶山。 潘紹珊/攝
梧州嶺南文化園。
梧州冰泉豆漿。
梧州紙包雞。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提供)
西江明珠塔。彭嘉家/攝
騎樓城流光溢彩、六堡茶香飄四溢、蒼海湖風景如畫……2024年,梧州市憑藉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一“舉”成名,大大提升了城市能見度,讓世界發現了一個寶藏城市。
此次梧州的出圈出彩,與宣傳工作密不可分。梧州市聚焦以會造勢,壯大宣傳陣地、深化上下聯動、創新傳播方式,獲得中央和自治區主流新聞媒體以及新媒體、自媒體的廣泛關注,會前、會中、會後共發佈大會報道超2萬篇次,短視頻約1300條次,全平臺累計點擊量閱讀量達4.6億人次,點讚800多萬人次……
1 搭建大矩陣,發出梧州聲音
“我平時喜歡看新聞,今年從媒體上看到了不少關於梧州的報道,就決定來梧州旅遊一下,好好感受這個嶺南城市的魅力。”12月17日,來自廣東的黃先生呼朋引伴,開啟美美的梧州之旅。他和朋友先到騎樓城逛了一圈,再至劇院欣賞傳統粵劇《女駙馬》,之後前往一家老牌美食店品嘗紙包雞和蔥油魚,其情也欣欣。
“文化旅遊發展大會是展示舉辦城市形象的重要舞臺。”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信息科技教育處負責人説,今年梧州市搶抓機遇,用好新聞媒體,搭建宣傳矩陣,形成了鋪天蓋地的宣傳效應。
指揮市級媒體擔當“主攻手”。梧州市協調主要新聞媒體聚焦會前預熱、會中聚焦、會後反響三個階段,圍繞“1+6+5”會事活動亮點,有力有序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市級媒體開設“2024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專欄,推出“百年騎樓 百年輝煌”等系列報道,策劃“跟著‘小小文旅推薦官’遊梧州文旅打卡地”等節目。從10月起,梧州市融媒體中心共發佈大會有關報道超800篇次,製作發佈短視頻超1000條次,開展7場新媒體直播,全平臺累計點擊量閱讀量達6166萬人次,收穫點讚800多萬人次。
聯動各級媒體彈響“合奏曲”。在《新華每日電訊》《瞭望》《中國旅遊報》等媒體專版發佈梧州市文旅發展成效報道,《在“兩廣之源”品嶺南新韻》《千年古郡 梧現精彩——廣西梧州全力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廣西梧州:奮力打造嶺南歷史文化名城》等稿件反響熱烈。廣西日報推出《千年古郡 “梧”現精彩》特刊,10版聯動,全方位展示梧州各地文旅發展新氣象新成就。
運用戶外媒體營造濃厚氛圍。以大眾喜聞樂見的角度和方式做表達,發佈全新梧州市文旅品牌口號、標誌和吉祥物,並製作文創産品,深受廣大市民遊客喜愛,實現了文化與生活的完美融合。在市內外821個點位製作刊播大會宣傳畫面,並在酒店、景區景點打造20組景觀小品。攝製和播放《“梧”彩繽紛,奇遇千年!2024廣西文旅大會邀您共赴梧州嶺南韻味之旅》,運用豐富的鏡頭語言,展示梧州的風土人情和城市魅力,吸引了廣泛的關注。
2 拓展朋友圈,彰顯嶺南之美
在嶺南文化園,嶺南之眼、嶺南之印、嶺南文明畫卷等極具藝術性和科技感的文化空間穿插交織,生動展現出獨特的嶺南民俗風情和豐富的嶺南文化底蘊……
“太美了。嶺南文化之美,潤澤心靈!”來自區內外多名記者和網絡達人紛紛連摁快門。
這是梧州市在2024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召開之際,舉辦“走進嶺南歷史文化名城”——2024年海外華文媒體、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知名網絡達人梧州沉浸式采風活動。活動期間,來自海內外的28家媒體共37名記者和網絡達人組成的采風團深入梧州各地,採用多樣態、立體化的融媒體報道模式,通過多維化視角和全景式展現,記錄梧州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和文旅産業的新氣象。采風作品在澳門商報、香港商報、大灣區時報、意大利僑網等媒體平臺發佈,為梧州文旅産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會前和會中,梧州市還分3批次組織開展“網絡達人遊梧州”系列活動,邀請30多位區內外文旅類達人現身梧州,聯動50多名網絡名人云剪輯參與,並在抖音、頭條、微博、視頻號等主要社交平臺進行宣傳,推動梧州文旅熱度進一步提升。
大會期間,梧州市和新華社合作,設立大會網上新聞中心,組建專業新聞隊伍,深入大會活動現場,高效生産豐富的新聞作品,為參會媒體提供“新聞素材+信息發佈”一體化的新聞信息綜合服務,通過5000家海內外主流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對大會進行宣傳,講好廣西故事,促進廣西文旅海內外傳播推廣。共有56個國家的媒體對大會給予關注,“2024 Guangxi 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Conference to Commence Soon(2024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即將舉行)”等報道在歐美地區、亞太地區13個國家以10種語言同時發佈,第一時間被當地主流媒體、門戶網站及重點資訊網站廣泛轉載落地超1250家次。
“這麼漂亮的民族服飾”“這麼美麗的地方”“多麼熱情的人們”……中國旅遊網總經理亞嘎金·康斯坦丁參加2024年廣西文化旅遊嘉年華活動時,把粵劇展演、醒獅表演、廣西民族服飾秀等梧州及廣西的特色文化拍攝製作成帖子分享到個人社交平臺上,吸引眾多國外網友閱讀並紛紛留言表示要來梧州遊玩。
一年來,梧州市通過記者與網絡達人之手,多渠道、全平臺、全覆蓋地展示其獨特的魅力,引得遊客紛至遝來。據統計,11月份以來,旅遊接待人數844.54萬人次,同比增長19.57%;旅遊總消費72.3億元,同比增長21.03%。
3 用好新媒體,擴大傳播效應
雨後初晴的梧州白雲山,雲霧繚繞,秀麗動人,再現唐朝詩人孟浩然筆下的“蒼梧白雲遠,煙水洞庭深”;漫步六堡茶生態旅遊景區,滿目青蒼,綠意盎然,茶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撲鼻而來的茶香令人沉醉其中;華燈初上,佇立西江畔,極目遠眺,流光溢彩的燈火,把城之立體、江之靈韻、山之具象,勾勒得如夢似幻……
歷史的、現代的、時尚的、潮流的、靜謐的、激情的……在網絡上搜索“2024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各種關於梧州文旅體驗的帖子和視頻,讓人流連忘返。我們不僅能通過無人機鏡頭俯瞰大會現場人山人海的盛況,還能欣賞遊客用心記錄的風景美食,還可以看到當地人向國內外網友介紹梧州的小眾玩法……大會的視覺符號系統、城市的面貌、場館的服務、市民和志願者的微笑,這些都成為城市形象的具體表現。
文旅大會調動起廣泛社會參與,給城市文化表達帶來更多媒介渠道和流量支持。題材豐富多彩,形式輕巧靈動,語言活潑、接地氣,更加符合互聯網時代多媒介、強互動、年輕態的傳播特點。
突出特色講好故事。挖掘梧州本土內容,深耕新媒體宣傳行銷,創新推出50多條宣傳短視頻和系列創意倒計時視頻。從AI特效視頻《梧州美食》,到動畫視頻《與“梧”彩繽紛家族一起探尋千年古郡》,以技術賦能創新宣傳表達,增添了更多科技感和現代感。此外,《千年古郡 梧現精彩》《探索心動梧州》《無雙》等大會爆款作品條均播放量超過50萬人次,“阿蒙Amon”“表妹李KK”和“梧州新視界攝影”等網絡達人單條作品在微博、抖音等單平臺傳播量分別超300萬人次、100萬人次,為大眾呈現了一場融合視覺與感官、傳統與現代的文旅盛宴,全方位、立體化展現梧州文旅魅力。
接線成網引爆話題。搶抓流量密碼,深化與抖音、頭條、視頻號、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合作,邀請網絡達人、網紅博主等來梧推介,以網紅效應提升大會熱度。相繼打造#2024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點讚梧州#、#心之嚮往是梧州#、#非遺六堡茶廠成廣西新景點#、#廣西梧州美食向遊客發出語音邀請#等熱門網絡話題,梧州文旅在抖音、微博、視頻號等平臺曝光量超3億次。“廣西文旅大會在梧州舉辦”詞條連續3天登上抖音頭條熱榜,#非遺六堡茶廠成廣西新景點#、#廣西梧州美食向遊客發出語音邀請#連續在微博區域熱榜前三位。
“辦好文旅大會,對梧州來説,只是一個新的起點。”梧州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梧州市將認真貫徹落實大會精神,以打造嶺南歷史文化名城為目標,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上再下功夫,全力以赴推動文旅産業融合發展出彩出圈,為廣西加快建設文化旅遊強區和世界旅遊目的地貢獻梧州力量。(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許丹婷 通訊員 李志雄 何雲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