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堅決扛起耕地保護政治責任,著力構建耕地保護工作新格局,2023至2024年連續兩年實現耕地保有量凈增加,耕地凈流入4.62萬畝。在2025年廣西自然資源工作會議上,宜州區作了耕地保護工作經驗交流發言。
河池市宜州區積極開展全國土地日宣傳活動,普及耕地保護政策 供圖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
據介紹,宜州區堅決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推行分片包乾機制,指導鄉鎮因村、因組、因地分類施策,做到對症下藥、靶向發力。對歷史流出和疑似流出耕地圖斑進行系統分析梳理,實行“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管理,倒排工期逐項推進,確保流出耕地恢復一塊不漏、面積一畝不少。根據地塊集中連片度、光熱水土條件、交通通達性、生産配套設施等潛力資源情況,詳細制定“一圖斑一方案”整改措施,做到因勢利導、分類處置。
在具體措施上,宜州區實行“五個一批”處置,即引導農民自主就地恢復處置一批、利用航攝技術手段分析處置一批、鼓勵協議託管處置一批、推動平臺公司土地流轉集中處置一批、採取司法措施落實處置一批,連片推進耕地恢復工作。嚴格落實田長巡田制度,加大執法力度,採取“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實行全程在線動態監管,切實將耕地“非糧化”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此外,該區還多措並舉、協同用力,健全完善區、鎮、村田長調度機制和田長制辦公室運行規則等工作制度,組建鄉鎮耕地保護技術專班,聘請技術指導單位全程提供技術支持。搭建線上線下宣傳平臺,多角度、全方位宣傳解讀政策,引導群眾積極支持、主動參與耕地保護。成立16個督導組,聯合區委、政府督查室和紀委監委開展實地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推動解決問題,防止搞變通、走過場、打折扣。
2024年,宜州區完成流出耕地恢復整治11.96萬畝,實現耕地凈流入面積2.32萬畝,連續兩年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獲評2023年度廣西耕地保護激勵縣,並獲激勵資金600萬元。(文 黃尚寧 覃麗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