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區持續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
珍稀物種和瀕危物種特有值穩居全國前列
3月3日是第12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記者從自治區林業局獲悉,近年來,廣西林業部門持續完善管理制度,全面強化野生動植物執法監管,不斷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積極推動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與繁育研究,截至2024年,廣西珍稀物種和瀕危物種特有值穩居全國前列。
廣西生態系統類型多樣、物種資源豐富,是國際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居全國第三位。據廣西林業部門數據統計,廣西現有野生陸生脊椎動物1151種,野生高等植物10466種,其中,白頭葉猴、貓兒山小鯢、元寶山冷杉等珍稀動植物為廣西特有。截至2024年底,瑤山鱷蜥野外種群數量近510隻,東黑冠長臂猿種群數量達到5群39隻,白頭葉猴數量達到1400多只,中華穿山甲、冠斑犀鳥、鱷蜥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野外放歸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十四五”規劃期間,我區成功回歸望天樹、元寶山冷杉、瑤山苣苔、資源冷杉等珍稀瀕危植物4000余株,物種自我維持能力和遺傳多樣性不斷增強。南寧國家植物園入選14個國家植物園候選名單,正式啟動創建工作,不斷築牢生物多樣性根基。廣西持續加大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宣傳工作,群眾主動參與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和積極性顯著提高。(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王艷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