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廣西首批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交易——梧州市蒼梧縣六堡河黑石組小流域、桂林市陽朔縣金寶河北溝村小流域、桂林市靈川縣黃沙河小流域、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三古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交易在南寧市成功簽約,交易總金額802.8萬元。
水土保持生態産品是指通過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實現流域、區域等的生態系統品質和功能提升而提供的優質生態産品或服務“增量”,包括物質供給、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三類。本次交易的4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收益都將用於所在縣域水土流失重點治理或水土保持功能鞏固提升,以及流域內村莊基礎設施改善和村民創收共富及交易成本等。這是廣西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實現交易的第一單,為我區發展水土保持新質生産力,建立水土保持治理投入循環機制提供了新樣板,為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開闢了新通道。
據悉,廣西在全國首創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及全流域保護開發模式,首批試點在桂林市陽朔縣金寶河流域、靈川縣黃沙河流域、永福縣茂江流域,梧州市蒼梧縣六堡河流域和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滴水河流域等5個流域開展。試點流域將以持續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態産品供給能力,促進産業生態化和生態産業化為目標,分別以戶外運動、旅遊觀光、休閒康養等為流域開發特色産業,穩步推進試點各項工作,做大做強“水文章”,賦能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持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通過“控增量、減存量、提品質”加快水土保持工作提質增效步伐,全區水土保持率從2012年的78.75%提升至2024年的84.69%,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持續呈現“雙下降”。同時,圍繞“山青、水凈、村美、民富”目標,積極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十四五”以來全區累計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50條。(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周映 通訊員駱遠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