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撫平生態“傷疤” 岑溪市礦山生態修復顯成效
2025-03-19 13:56:0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蔡俊聰責編:劉洋

  岑溪市是全國最大的花崗岩生産基地之一,礦産資源開發利用給當地經濟注入活力的同時,也留下了“生態傷疤”。如何撫平傷疤、還綠於民?岑溪市打出一套“組合拳”,開出一劑“活血方”,讓全市31座礦山重新煥發綠意與生機。

  立春之後,各地逐步進入繁忙的春耕時節。走進位於梧州市岑溪市馬路鎮的黃牛硨花崗岩礦區,印象中渣石遍地、塵土飛揚的礦區景象並沒有出現,映入眼簾的是鬱鬱蔥蔥的植被、寬敞乾淨的硬化路面,以及工人們開工忙碌的身影。

  “以前礦區隨處可見裸露的山體、廢棄的礦洞、滿地的礦渣,環境差得很。”回憶起礦區以往的場景,岑溪市黃牛硨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康源感慨道。該礦始建於2007年,礦區總佔地500畝,採用露天開採工藝,先清除地上植物、剝離表土,再自上而下開採。過去,礦山開採産生的邊角料只能作為廢石堆放在礦區,日積月累後一些廢石沿山體滾落,存在較高的安全隱患。

撫平生態“傷疤” 岑溪市礦山生態修復顯成效_fororder_圖片1

岑溪市馬路鎮黃牛硨花崗岩礦進礦道路 供圖 岑溪市自然資源局

  據了解,岑溪市是全國最大的花崗岩生産基地之一,全市探明花崗岩儲量約21億立方米,共有31座礦山。上個世紀90年代岑溪市礦山企業順勢崛起,給當地經濟帶來動力的同時,也因礦權界限設置不合理、開採工藝落後、安全監管力量配備不足等歷史原因,留下各類安全隱患問題。

  面對這一道道“生態傷疤”,岑溪市痛定思痛,勢要撫平傷疤、還綠於民,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如何為大地“療傷”?在廣西自然資源廳指導下,岑溪市自然資源局大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全力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宜樹則樹、宜草則草”原則,對各個礦山的邊坡和其它裸露可復綠區域進行復綠,先後派出多個技術組對全市31座礦山開展“一對一”技術指導,確保造林成活率和復綠成效。

  李康源所在的礦區就是岑溪市礦山生態修復項目之一,黃牛硨建材公司計劃投入1.8億元打造智慧綠色礦山。2019年進駐礦區以來,公司先後投入5000多萬元引進兩條國內先進生産線,將花崗岩廢石加工成建築骨料和機制砂子。同時,採取臺階式種植和微生物噴灑兩種方式,種植生命力較強的松樹和桉樹,並新建一套雨水收集處理系統,將沉澱後的清水與泥土分別用於礦區澆灌復綠。

  經過多年努力,目前,黃牛硨礦區已實現峭壁有苔蘚、山崖有灌木,生産規模達到年産花崗岩荒料10萬立方米、砂石骨料200萬噸,礦區開採加工的“岑溪紅”花崗岩礦建築材料遠銷海內外。截至2025年1月底,岑溪全市31座礦山已累計復綠面積超3900畝,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取得實質進展。

撫平生態“傷疤” 岑溪市礦山生態修復顯成效_fororder_圖片2

生態修復前的岑溪市馬路鎮黃牛硨花崗岩礦 供圖 岑溪市自然資源局

撫平生態“傷疤” 岑溪市礦山生態修復顯成效_fororder_圖片3_副本

生態修復後的岑溪市馬路鎮黃牛硨花崗岩礦 供圖 岑溪市自然資源局

  為紮實做好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岑溪市還先後印發多個政策文件,成立礦産資源開發保護聯合監管指揮部,構建“政府主導、分級負責、部門聯動、行刑銜接、公眾監督”的礦産資源聯合監管新機制,通過關閉不符合規劃要求或者安全條件的礦山、調整範圍重新出讓符合規劃的礦山、加強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三種手段,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切實加強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岑溪市自然資源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岑溪市自然資源部門將按下復綠‘美顏鍵’、行動‘快進鍵’,繼續對各座礦山的復綠進行跟蹤指導,確保復綠效果,交出亮眼‘答卷’”。(文 林姍婷 植小敏 王俊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