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講座、對山歌、拋繡球、畫彩蛋、編蛋兜……3月22日,廣西圖書館舉辦“阿圖家的中國節·三月三”系列活動,豐富有趣的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吸引眾多讀者參與。
活動現場,讀者進行對山歌互動
當天上午,《劉三姐山歌迴響:廣西民歌傳唱藝術與文化內涵賞析》主題講座在“八桂講壇”開講。廣西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任旭彬深入解讀劉三姐文化及山歌藝術背後的傳承密碼。“壯鄉歌后”黃春艷及其團隊現場演繹《壯鄉美》《山歌年年唱春光》《多謝了》等經典曲目,通過歌聲帶領大家領略廣西民歌的獨特韻味與無窮魅力。講座現場氣氛熱烈,線上互動活躍,得到讀者和觀眾的好評和點讚。
下午,廣西圖書館特別策劃的“春和景明‘巳’意唱”民俗文化體驗活動歡樂舉行,“阿圖家”華麗變身為“壯家歌圩”,多項打卡活動帶領讀者沉浸式體驗樂趣“三月三”。
當天,讀者們可在入館大門的“通關文牒”打卡區領取“通關文牒”,開啟民族文化“闖關”之旅。集齊“廣西十二世居民族”貼紙的讀者,即可兌換“精美壯錦繡球”或《中華傳統文化裏的“三月三”》圖書。
讀者集“廣西十二世居民族”貼紙參與活動
在“山歌‘巳’意唱”互動區,身穿華美民族服裝的“劉三姐”和“阿牛哥”們隱藏在閱覽大樓、戶外湖邊等區域等待與讀者們的邂逅。他們以悠揚的山歌為媒,與讀者展開互動。你來我往的山歌對唱,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深情傳承,更是心與心之間的美妙共鳴,讓人們在歌聲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體會情感的交融與昇華。
讀者們進行拋繡球體驗
“趣味拋繡球”體驗區同樣人氣爆棚,讀者兩兩組合站定位置,手中的繡球在空中劃出拋物線,現場加油聲、歡笑聲此起彼伏,繡球入簍的瞬間,便是收穫的喜悅時刻。
在“畫彩蛋編蛋兜”體驗區,大朋友和小朋友們歡聚一堂。潔白的倣真蛋殼在孩子們靈動的畫筆下,逐漸披上了五彩斑斕的外衣,仿佛被注入了無限的想像力與童趣。與此同時,一根根普通的繩子在大家巧手的編織下,化身為精巧別致的蛋兜,承載著歡樂與創意。
“畫彩蛋編蛋兜”體驗區現場
在傳統體驗項目的雕版印刷體驗區,特別推出了《廖江竹枝詞》長卷中“對山歌”場景主題板。讀者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操作工具,刷墨、覆紙、刷紙、揭紙一氣呵成,當一幅幅圖案清晰的作品從紙上躍然而出時,參與者的臉上洋溢著滿足與自豪,成就感油然而生。
讀者進行雕版印刷體驗
據介紹,本次活動不僅為讀者搭建了一個深入了解和親身體驗廣西“三月三”民族文化的平臺,更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勃勃生機,也為即將到來的廣西“三月三”注入了濃厚的節日氛圍,讓更多人在這片文化沃土中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與時代創新的交融之美。(文/圖 林姍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