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廣西百色市田林縣六隆鎮洞弄村的八渡筍育苗地裏,筍農們手法嫺熟地修剪著母竹枝椏,保鮮膜纏繞竹尖時發出的沙沙聲與白色無紡布營養袋碰撞的窸窣聲交織在一起,仿佛奏響了一曲春耕樂章。
在田林縣六隆鎮洞弄村,筍農為母竹纏繞薄膜 攝影 黃數情
“選母竹是頭一關,太大或太小都不合適,我們只收那些生長健壯、竹節均勻且無病蟲害的母竹,這樣育出的筍苗才好。” 田林縣綠婷苗圃場負責人盧婷説,他們以每株一元的價格收購八渡筍母竹,經過兩到三個月的育苗期後,可以每株10元的價格賣出,這些筍苗主要銷往雲南、廣東等地,目前苗圃裏已收購了15萬株母竹,預計産值約150萬元。
“這保鮮膜作用可大了,既能鎖住水分,又能有效預防病蟲害。” 不遠處,村民梁靜一邊將保鮮膜仔細纏繞在修剪好的母竹上,一邊説道。處理完畢的母竹,被輕輕插入裝滿黃土的無紡布營養袋中,排列得井然有序。
苗圃場內已種滿包好保鮮膜的母竹 攝影 黃數情
在育筍苗期間,該苗圃場還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多個就業崗位。“一天有150元,過完年沒多久我就來這兒,到現在掙了差不多5000元。” 梁靜指著剛剛裝好袋子的筍苗,笑著算起了收入賬。
六隆鎮作為田林縣八渡筍的主産區,這裡山清水秀,漫山遍野都是翠綠的竹林,全鎮18個村幾乎都種植了八渡筍,種植面積約18萬畝。從八渡筍種植、管護、加工到銷售環節,村民們都有活可做、有錢可賺。靠著八渡筍,每戶年均收入增加5萬元左右,八渡筍已然成為村民們名副其實的“致富竹”。
“過去,我們種植八渡筍主要依靠經驗,産量和品質都不太穩定。如今,有了技術員的專業指導,筍苗成活率大幅提高,長得也更加壯實。”洞弄村黨支部書記黃艷感慨道,政府大力推廣清除雜灌及老竹兜、復墾培土、施肥、留竹促筍等技術後,村裏的八渡筍每畝産量從原來的500斤鮮筍提升至1000斤。如今,村民們靠著種筍、採筍、賣筍成功致富增收,日子如同節節攀升的竹子,越過越紅火。(文黃學名 羅志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