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紮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助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南寧市紮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有效金融供給助力培育新質生産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記者黃維業 攝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力舉措。近年來,南寧市紮實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有效金融供給助力培育新質生産力,努力為經濟高品質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提供強勁的金融支撐。
數據顯示,2024年,南寧市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佔全區比重的37.5%;本外幣存貸款餘額3.85萬億元,佔全區比重的37.4%;各項貸款餘額增速位列全國省會城市第四、西部省會城市第二;融資結構進一步優化,融資成本穩中有降,2024年末全市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65個基點,分別低於全國、全區12個、35個基點,處於歷史低位。
為科技創新注入金融動能
3月24日,記者在位於五象新區的交通銀行廣西區分行一樓營業部看到,銀行工作人員忙碌地為客戶辦理各項業務,一旁的自助服務終端設備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查詢、轉賬等服務,不遠處的電子大屏滾動播放著實時業務辦理情況、金價、金融産品等信息。
“近年來,自治區、南寧市通過政策支持、創新平臺建設、人才引進、産業生態優化等,圍繞新能源、綠色製造等重點發展方向支持科技型企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交通銀行廣西區分行充分結合科技型企業實際需求,從服務團隊、産品體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為科技型企業發展注入金融動能。”交通銀行廣西區分行公司部副總經理趙才表示。
提供暖心服務,促進企業發展。在服務過程中,交通銀行廣西區分行了解到一家深耕人工智能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的供應商多為異地客戶,因線下放款流程長,無法滿足核心企業付款需求。針對這一情況,該行採用“智慧交易鏈平臺+秒放”業務模式,2024年累計為該公司上游約170戶供應商發放超4.3億元保理融資,讓科技和金融“雙向奔赴”、良性互動。
如今,交通銀行廣西區分行聚焦糖、鋁、機械裝備、鋼鐵、有色金屬、汽車、石化等區內傳統産業改造升級項目,緊盯“雙百雙新”“千企技改”等重點項目建設,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支持傳統産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截至2024年末,該行新增科技型企業授信客戶180余戶,科技型企業貸款增速超61%。
為産業升級提供動力源泉
一個個金融機構優化服務,為企業送上金融“及時雨”;一家家科技型企業加速成長,為産業創新升級提供動力源泉……金融春風拂過,在綠城南寧這片創新沃土上處處涌動著競逐新質生産力的澎湃動能。
這充滿活力的景象,離不開精心培育與精準施策。近年來,南寧市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統籌運用股權、債權、保險等手段,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重點發揮廣西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支持科技創新的關鍵樞紐作用,用好北交所“專精特新”專板,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壯大耐心資本;積極向上爭取金融資産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 持續壯大南寧産業高品質發展基金,2024年末母基金規模285億元,設立34隻子基金,累計投資項目73個。2024年,南寧落地全區首個科技金融實驗室,成立全區首家科技融資擔保公司,並持續擴大科技保險補貼範圍。
此外,南寧率先在全區建立面向東盟的綠色金融認證中心、綠色項目庫,出臺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認定辦法,發佈4批綠色項目,總投資695.8億元;持續推進“信易貸”工作,成立全區首個供應鏈金融協會,率先建立市本級226家核心企業和240家上下游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南寧市還持續健全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多個全區首個成果加快落地,多措並舉推動綠色金融、普惠金融茁壯成長,取得了積極成效。
經過多年耕耘,南寧市獲評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範區。目前,我市正籌備建設全市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支持威寧、産投、金投等市屬國有平臺打造百億級綜合型産業鏈及一體化服務平臺,助推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普惠金融體系加快形成、不斷完善。
為實體經濟提高金融服務質效
近年來,南寧市聚焦養老金融,通過舉辦養老金融研討會、發佈會等活動,引導駐邕金融機構完善養老金融綜合化服務體系,推進“保險機構+養老社區”養老保障服務模式。先後引入泰康、前海等養老社區保險資金超70億元,商業銀行個人養老金規模超4億元,戶數超100萬戶。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創新應用空前活躍,如何乘著數字經濟發展的東風加快發展數字金融?目前,南寧市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已建成,歸集了市場監管、自然資源、公安、人社、公積金等多個部門的涉企政務數據,推出多款融資産品,推動數據變資産變資金,目前該平臺總授信金額1077.7億元,總放款額387.4億元,服務企業超2萬家。
“南寧市以打造面向東盟數字人民幣應用先行示範區為契機,不斷深入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目前,我市已累計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324.2萬個、交易金額49.8億元,佔全區比重超85%;進一步拓展和豐富應用場景,已落地全國、全區首創場景29個,持續推動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貿易結算等方面的應用。”市委金融委辦公室副主任,市委金融工委委員李瑋表示,今後將持續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切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為首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貢獻更多金融力量。(南寧日報記者 韋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