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區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
“十四五”以來,新能源裝機年均增速超41%
4月15日,隨著220千伏浦北壯嶺風電場工程項目12號風機順利併入廣西主電網,廣西發電裝機容量歷史性突破1億千瓦大關,達到1.00004億千瓦。其中,新能源發展迅速。“十四五”以來,廣西新能源裝機年均增速超41%,截至目前,裝機容量達4523.8萬千瓦,佔比超四成。
破億背後,是廣西落實“雙碳”行動、推動能源逐“綠”向“新”的生動實踐。
碧波盪漾的紅水河上,巨型水輪機轟鳴作響;北部灣畔,海風驅動百米高的“白色風車”徐徐轉動;工業園區廠房屋頂,光伏板如明鏡倒映藍天白雲……近年來,廣西積極加快建設國家綜合能源安全保障區,持續深化能源結構轉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目前,廣西已建成我國西部首個包含水、火、核、風、光等多種電源的省(區)級電網。新能源成為廣西裝機第一大能源和最主要的增量電源,逐步形成集中式與分佈式同步發展、陸上風電向海上風電持續延伸的新格局。
據廣西電網電力大數據,截至目前,全區電源結構中,火電、水電、核電、新能源裝機分別佔比28.4%、19%、4.5%、45.2%,呈現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態勢。今年1—3月,廣西光伏、風電裝機分別新增262.1萬千瓦、132.3萬千瓦,新增規模佔全區電源裝機新增規模的93.2%。
新能源的快速增長,為廣西能源高品質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此同時,其隨機性、波形性、不穩定性等特性,對電網調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甘涌泉介紹,目前,該公司正通過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以數字電網為支撐,建強支撐電能傳輸的物理平臺,升級人工智能演算法,提升“風光水荷”的預測能力,支撐電力可靠供應與新能源高效利用。
2024年,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服務1458萬千瓦新能源並網,助力新能源成為全區裝機第一大能源。至2024年底,廣西可再生能源發電利用率達到99%。同時,依託電力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陸上新能源全量入市,開拓新能源消納渠道。從2022年開展綠色電力交易以來,廣西綠電交易成交電量達到234億千瓦時,年均增長率101%。
預計到“十四五”末,廣西新能源裝機將達到5600萬千瓦。據悉,今年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將以實現高比例新能源高水準消納為目標,結合“十五五”電網規劃研究,加快推動廣西首個220千伏跨海聯網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著力提升配電網承載能力,暢通新能源輸送的“大動脈”和“神經末梢”。同時,加快廣西首座抽水蓄能電站、新型儲能、車網互動等系統調節資源建設,健全完善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電力市場機制,推動各類電源與電網協調發展。(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陸權香 通訊員 韋 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