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汽車南寧遠勳店,銷售顧問向客戶介紹車輛各項性能特點以及金融支持方案。 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冼妍杏/攝
位於桂林陽朔縣興坪鎮大河背村的電動汽車充電站。 莫曉姣/攝
核心提示:
“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的2025年各項重點任務之首。
國補鉅惠、零首付提車、消費貸秒批……開年以來,從汽車、家裝到3C數碼産品,從城市商圈到鄉村集市,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費政策陸續落地,一項項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迅速實施,帶動消費市場亮點頻現,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回升。
擴內需、促消費需要實打實的“真金白銀”。精準出擊的財政金融組合拳,正不斷為持續回暖的消費市場添柴加薪,汽車、家庭裝修、大件家電等大宗消費成為發力新方向。
1 財政出力,激活消費市場
“嘿,嘹嘹啰……”廣西三月三假期首日,賀州黃姚古鎮傳來陣陣歌聲,一名德國遊客興致勃勃學唱山歌的場面吸引不少遊客“留步”。整個假期,黃姚古鎮上演了一場民族文化藝術秀,竹竿舞、拋繡球、水上對歌、民族服裝旗袍秀等展演活動接連上演,國內外遊客紛至遝來。
不只賀州,在剛剛過去的廣西三月三假期,全區各市掀起文旅消費熱潮,各種主題鮮明的活動層出不窮,消費場景連續更新、消費業態不斷豐富、消費券持續發放……
人流、物流、資金流活躍度提升,激發民眾消費潛力。據統計,廣西三月三假期,廣西接待遊客2650.58萬人次,遊客花費229.43億元,同比增長11.7%。
記者從自治區財政廳了解到,今年廣西將統籌各項資金7億元支持全區開展“廣西旅遊年”活動,助力實施文旅經濟“融百業超萬億”行動。其中,統籌資金1.36億元支持20項重點工作,精選800多項重點活動,打造符合時節、特色鮮明的四季暢遊主題,以活動帶動消費,進一步釋放文旅消費潛力。
為推動消費持續升溫,今年廣西繼續出臺政策支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近日,《廣西商務領域大力提振消費的若干措施》正式印發,提出實施五大行動21條舉措,加力支持汽車、家電、家裝廚衛和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以及3C數碼産品購新補貼,其中,家電以舊換新補貼品類在國家明確的12類基礎上再增加12類,家裝廚衛以舊換新補貼品類增至48類。
“真金白銀”的補貼迅速點燃公眾消費熱情。
3月,南寧市民陸先生利用國補和以舊換新政策,換了一輛市價4300多元的新電動自行車,“舊電車用了10年,電池都不給力了也沒舍得換,這回‘國補’加上舊車抵扣,新車一下子省了900塊錢,確實划算。”
據悉,自治區財政廳今年統籌安排60億元,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落實“兩新”政策。截至4月5日,今年全區消費品以舊換新累計帶動3C數碼産品銷售超66萬份、新車銷售超5.7萬輛、家電銷售超106.7萬台、電動自行車銷售超6.2萬輛,直接拉動商品銷售額超130.8億元。
除了消費品本身,與消費品相關的配套設施也得到補貼政策精準滴灌。
“本以為縣城的公共充電區域很少,但充足的充電位和超快的充電速度,著實讓我驚訝。”清明假期,返鄉祭祖的桂林市興安縣湘漓鎮臘背塘村村民王女士感嘆。
為助力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中央于2024年啟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工作,對縣域旅遊景點、高鐵站場等充換電設施薄弱場景加大充換電設施建設力度,補齊縣域充電設施短板,廣西興安縣、扶綏縣成功納入首批試點。截至目前,興安縣已建成並投入運營5個超充站,能滿足近60台車同時充電。
自治區財政廳工交處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力推平果市、陸川—象州縣(聯合縣)納入全國第二批試點範圍。
2 金融借力,貸來消費底氣
創造更加有利於惠民生、促消費的政策環境,需要各項宏觀政策同向發力。
今年3月,繼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的通知》,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個人消費貸款投放力度,合理設置消費貸款額度、期限、利率。
3月中下旬,多家金融機構迅速落實消費貸新政,將消費貸産品降息、提額、延期,並在裝修、購車、教育、旅遊等拉動作用明顯的大宗消費場景重點發力,幫助消費者減輕短期資金壓力、改善生活品質。
近段時間,南寧駿佳雷克薩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新車展廳內,前來看車、購車的市民明顯增多。建設銀行在店內推出的“低首付、低利率、靈活還款週期”等金融支持方案,吸引不少消費者諮詢、辦理。
在新車交付區,喜提新車的南寧市民李桂雲女士告訴記者,促消費補貼政策一推出就讓她改變了換車計劃,她原本只想購買中檔車型,一番比較後,決定通過分期貸款“一步到位”拿下心儀已久的新款豪華SUV,“低首付低利率,期限也長,對我來説毫無還款壓力。”
“各項補貼政策落地效果明顯,廣西區域政策補貼及興寧區補貼政策公佈後,引發客戶高度關注,到店置換評估客戶數量激增。”公司總經理鄭磊説,補貼政策、金融支持與置換需求形成聯動效應,直接推動新車銷量提升。
記者走訪發現,多家金融機構近期不約而同利用線上線下渠道加大消費貸宣傳力度,消費貸産品年化利率普遍設置在3%—3.5%之間。親民的利率、便捷的手續,越來越多消費者改變態度,從保守觀望轉向敢貸願貸。
最近,任教于南寧市一所高校的何先生準備裝修新房,為不擠佔日常開支,他到農業銀行網點申請消費貸款,僅提供身份證明,50萬元“集團e貸”立即到賬。更讓他感到欣慰的是,由於信用資質良好,他享受到了現階段貸款利率“地板價”。
農行廣西分行推出“網捷貸”線上專項産品,針對差異化需求設計子産品“集團e貸”“汽車e貸”“業主e貸”等,最高授信額度提升至50萬元。在審批效率上,申請人通過“一鍵測額”實時出額度,在手機銀行App“線上申請—自動審批—實時放款”,實現貸款“秒批”。
2025年一季度,農行廣西分行消費貸款累計發放45.1億元;消費貸款佔個人貸款比重由2024年的8.65%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8.98%。
廣西北部灣銀行推出九大客群消費場景,如年輕人分期購物、中年人購房裝修、老年人養老消費等,産品額度上限已從30萬元提升至50萬元,互聯網消費貸額度上限從20萬元提至30萬元,貸款期限從5年延長至7年,進一步滿足居民大額、長期消費需求。
在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背景下,廣西北部灣銀行持續優化調整利率,面向新市民、縣域客戶等群體推出定向優惠政策,降低融資成本,同時派發消費貸固定天數免息券、固定利率免息券等優惠補貼,形成“利率優惠+場景讓利”組合拳,提升居民消費能力。
在大力推廣消費貸産品的同時,金融機構積極開展個人消費貸款紓困。光大銀行南寧分行根據借款人信用記錄、還款保障,合理商定貸款償還的期限和頻次,減輕借款人還款壓力。
3 政策續力,拓展消費空間
提振消費,既是經濟課題,更是民生工程。
財政與金融的雙重助力,不僅撬動起龐大的消費市場,更重構普通人特別是年輕群體的生活方式與經濟選擇。
今年,新婚燕爾的桂林市民王先生夫婦通過“7年分期”金融服務對老舊房實施智慧家居爆改;供職于南寧市一家科技公司的白領羅靜用10萬元貸款制定了自我提升計劃;平時就有超前消費習慣的廣西大學在校生小李,將加大購買電子産品與數碼設備的預算,增加演唱會、旅遊、餐飲等消費……
值得關注的是,居民收入水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支出,改善居民中長期消費能力至關重要。
廣西財經學院副教授、博士黃軍勇表示,政府部門應貫徹“民生為大”的發展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發展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方面,可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出臺提高居民收入的相關政策並保障政策落地見效。另一方面,消費者也要注意準確評估自己的消費水準和償還貸款的能力,保持理智消費的心態,切忌衝動貸款消費。
“今年,我們計劃統籌安排資金2.8億元,保障1400多萬進城務工人員特別是290萬脫貧勞動力穩崗就業,實現增收。”自治區財政廳社保處負責人表示。
2025年,我區還將統籌安排超835億元落實為民辦實事工程,逐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準;堅持就業、教育、科技、社保、鞏固銜接鄉村全面振興等重點民生領域財政投入只增不減,持續增強居民獲得感,提升居民消費能力。
“傳統信貸更多聚焦高收入或抵押物充足的群體,而消費貸通過徵信、公積金、社保等大數據風控,有效服務了部分難以通過傳統信貸獲得貸款的客群,支持了剛性消費場景需求,促進消費升級及城鄉居民生活品質提升。”廣西北部灣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2025年北部灣銀行計劃投放消費貸超100億元。
當前,消費貸業務快速增長,已成為商業銀行零售業務新的增長點。
如何促進消費金融從粗放擴張轉向精細化運營,做好從“價格競爭”到“價值競爭”的路徑轉換,在提升居民消費意願上發揮更大作用,成為商業銀行消費貸業務良好發展的重要考量。
“除了降低利率水準、以價換量等傳統競爭手段以外,商業銀行應該在消費貸市場競爭中更注重質的提升,從而提升客戶粘性。”廣西大學經濟學院金融係副教授劉騫文説。
劉騫文建議,可將金融服務與教育、醫療、旅遊、文娛活動乃至家政服務等具體消費場景相結合,與知名品牌、地方特色相結合,打造金融機構消費金融服務品牌,滿足當下消費者對獨特性的追求;銀行還應注重做好風險管控,在內部健全消費金融風險評估體系,運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風控水準,壓降不良貸款率。(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譚卓雯 冼妍杏 胡戴煒 實習生 梁 源)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