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盤活城市“邊角料” 打造運動風向標
健身去哪兒?就在家門口
市民在邕江邊的體育公園裏打籃球。
位於城市邊緣的廣西輪滑運動訓練基地裏,輪滑少年們你追我趕。
看看南寧這些網紅球場·淩鐵大橋福建園球場。
看看南寧這些網紅球場·位於大嘉匯商業城的空中足球場。
看看南寧這些網紅球場·明月島體育公園。
高架橋上車水馬龍,橋下運動公園活力四射,市民安享休閒時光;城市邊緣的閒置地塊,改造成老少皆宜的健身場館,讓人在家門口實現運動自由……
近年來,越來越多南寧人發現,自己生活的城市正在見縫插針,把各種邊角地塊與閒置空間,改造成適合全民健身的運動場所。有些改造雖然微小,依然和周邊居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關。當越來越多城市“邊角料”被納入“15分鐘健身圈”,當街頭巷尾的體育場館日益成為全民健身的風向標,百姓“健身去哪兒”的追問,體育高品質發展的課題,就有了更多解答的思路。
1 體育場館像花兒一樣生長
4月19日下午4時,家住南寧市江南大道麗江村小區的王旭來到離家不遠處的志寶籃球街區。簡單熱身後,他走向球場,與正在這裡的三個籃球愛好者臨時組隊,展開一場“半場2對2”的對抗賽。
半年多以前,這裡只是一片閒置的空地。現在,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多功能運動場拔地而起,成為了附近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王旭把更多閒暇時間用於體育鍛鍊,由此認識了不少球友,拓展了自己的交際圈子。“從我家到這裡步行只需10分鐘,非常方便。”
有時,路過的市民也會走進去拍照,因為這個球場自帶“光環”:它位於五一路的一座鐵路橋下,巨大的橋墩就是天然的分隔墻,上面有精心設計的塗鴉,地板也被涂成了繽紛的顏色,像從“水泥森林”裡長出的一朵花。“每天經過這裡,即便只是匆匆路過,心情也會變得愉悅起來。”王旭説。
將邊角地改造成體育場,這是一種因地制宜的生活哲學。穿過永和橋,沿著北大路、大學西路和魯班路往西北方向走,一路上可以看到多個橋下球場,大約15分鐘車程,就到了南寧人眼中另一塊網紅球場:明月島體育公園。這裡有3塊足球場、2個籃球場,場上奔跑著的球友揮汗如雨。800米環島道路上跑者絡繹不絕,當他們在休息時駐足遠眺,能夠看到耀眼的陽光下,不遠處的湖面波光粼粼,鳥兒從濕地的蘆葦叢裏竄出,低低地掠過球場上空。
明月湖公園湖心島在2022年10月建成並對外開放。兩年半的時間,這個人工島已經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範本,附近的居民都習慣了傍晚時到這裡遛彎。“看著年輕人在球場上奔跑,自己仿佛也年輕了10歲。”已經退休的周邊居民李勝德笑著説。當時,他和8歲的孫子正隔著圍欄,津津有味地觀摩一場業餘足球賽。
下午6時,日頭漸漸西沉,明月島以西七八公里,位於城市邊緣的廣西輪滑運動訓練基地,一場全運會選拔賽也臨近尾聲。這是廣西首個國際標準速度輪滑場地,2021年以前,場地還只是一片荒蕪。如今,來自區內各地的200多位輪滑少年,正在激烈競逐代表廣西參加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比賽資格。不遠處的環城高速公路上,車輛風馳電掣。只要車上的乘客們望出窗外,就能看到輪滑運動員們你追我趕、賽道旁人頭攢動的熱鬧場景。
2 “運動地標”讓市民親近體育
將閒置地轉化為運動場,就像邊角料被裁剪成新衣裳,有變廢為寶、點石成金的神奇。近年來,廣西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僅2024年就爭取到資金約2.88億元,推進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社會足球場、多功能運動場等447個項目建設。在各方合力下,城市中的“邊角料”,不斷升級成潛力巨大的“運動地標。”
佔地面積25畝的廣西輪滑運動訓練基地,幾年來先後舉辦過全國速度輪滑錦標賽、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輪滑比賽等國家級賽事。場地負責人、廣西輪滑協會會長黎振傑表示,場地從無到有,離不開自治區體育局和城區政府的鼎力支持。現在,在“季節限定”的專業賽事以外,這一內設輪滑場、滑板場、極限運動訓練場、四個籃球場的大型綜合性運動場館,更多地面向周邊群眾開放。“最火爆的要屬籃球場,每到晚上或者週末,早早就被預定一空!”黎振傑説,家門口有了專業場館,周邊居民的運動熱情水漲船高,幾年來場地使用率逐步上升,輻射面不斷擴大,包括西鄉塘中小學生運動會等城區賽事也在陸續落地。
激發全民健身的熱情,不僅要解決“健身去哪兒”的痛點,也要呈現“如何健好身”的精彩。淩鐵大橋福建園球場是遠近聞名的人氣球場,從2021年開門迎客後,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日均客流量達300人左右。廣西健智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成傑表示,為了提升場地使用率,運營團隊想了不少辦法,一方面注重氛圍營造,將運動場地嵌入邕江沿岸的景觀資源,提升市民運動休閒的體驗感;一方面設置公益開放時段、低價收費時段,降低市民參與門檻;此外,不斷推出籃球積分賽、馬拉松接力錦標賽等民間賽事,以活動推廣運動文化,鼓勵市民參加全民健身。“未來,我們還將深化數字化運營,探索虛擬賽事、運動數據平臺等智慧應用,以不斷提升的用戶體驗吸引更多群眾加入運動行列。”劉成傑説。
3 全民健身嵌入生活場景
如果體育公園和運動樞紐是一座城市的骨架,遍佈各個社區的健身路徑則構成了毛細血管,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活力。
在南寧市青秀區,鳳嶺新新家園居民林瑜全家的運動週末是這樣的:家中老人上午買菜以後,會順路在小區裏健身器材上舒展一下筋骨;孩子有一個上午的網球課,而她自己有下午的舞蹈課,都在步行10分鐘的路程之內;丈夫一般趁著涼爽的夜晚出動,帶著孩子或者老人到馬路對面的埌東公園鍛鍊。那有他喜歡的登山步道,也是燃燒卡路裏的絕佳方式,“他總説家門口就有免費的‘健身房’,再沒偷懶的藉口了。”
林瑜和家人朋友也經常會到邕江邊去度週末。遍佈邕江兩岸的健身步道和騎行道,每個週末都在上演運動“闔家歡”。無論白天黑夜,都可以看到跑步、騎行的人們在江邊的步道上往來;老人孩子在休閒廣場上悠閒玩耍,自得其樂;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五人制足球場上,屬於年輕人的運動派對激情四射。
隨著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工程完成,邕江兩岸的健身步道(騎行道)已達163公里、親水步道115公里,延伸出一批嶄新的體育公園、休閒廣場以及健身路徑,包含運動場280余處,健身設施1200余件。
能否在家門口找到適宜的活動空間,與百姓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關。據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和自治區體育局公佈的數據,截至2024年,廣西全區開放共享公園綠地135個,建成“口袋公園”86個。去年新增公園健身設施近370處,新建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等球場79處。截至目前,廣西所有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實現了公共體育健身設施100%覆蓋。我區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從2021年的2.16平方米,增長至2024年的2.86平方米,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自治區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5年該局爭取中央和自治區資金1.72億元,將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等,開展7項為民辦實事工程,建設我區6個體育公園和1個全民健身中心,新建或改擴建7個小型體育公園或小型全民健身中心。
在場地供給越來越豐富的同時,科技也在不斷為健身場景賦能。去年底投入使用的中交·南國智慧體育公園,20余塊不同項目的運動場地均配備了智慧化門禁系統,配合燈光設施,可實現24小時無人化營業。市民可以通過手機掌握場地使用情況,並在小程式使用活動預約、賽事報名、商品售賣、球具租賃等一站式配套服務。
在南寧市北大橋、清川大橋南岸等地,室外智慧健身路徑器材風雨無阻地“開班”,人們在語音系統的提示下,根據儀錶上的運動參數進行鍛鍊,就像擁有一個隨身的健身教練;南寧市體育場的健身路徑旁,戶外智慧體質監測亭可以讓6人同時進行全面的身體素質測試,再以此量身定制健身計劃。在南寧市區的南湖公園、靈龜山公園,以及上林縣大豐黃周社區、馬山縣江濱體育公園等地,都能看到這款“智慧健身大篷車”的身影。
正是在這樣的語境下,運動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作家普希金那句質樸而實在的話:“生活多美好啊,體育鍛鍊樂趣無窮。”(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覃江宜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