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至憑祥高速鐵路南寧至崇左段。 (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供圖)
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面向東南亞,坐擁沿海沿江沿邊獨特區位優勢的廣西,正全面深化改革,以向海圖強促開放發展,在新時代浪潮中奮勇前行。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提出“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16字總要求,明確“要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實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高標準、高品質建設平陸運河,高水準打造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提高江鐵海多式聯運能力和自動化水準”。這為廣西做好交通運輸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來,廣西緊緊圍繞向海經濟大做文章,加快推進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斷破解向海通道痛點、疏通黃金水道堵點、聯通出邊通道節點、暢通出省通道中斷點,奮力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新征程。
1 攻堅向海通道,打通發展“任督二脈”
交通興,則百業興。要想實現向海圖強的願景,必須打通向海通道的“任督二脈”,構建內暢外聯、通江達海的現代化交通網絡。近年來,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在八桂大地如火如荼地推進,為廣西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眼下,平陸運河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鐵臂揮舞,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開工兩年多來,建設者們砥礪奮進、層層攻關,這項承載著廣西人民百年夢想的世紀工程碩果纍纍。項目建成後,將形成“江海聯運”新動脈,為我國西南地區開闢出運距最短、最經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為向海經濟發展開闢新的天地,“一河貫通、八桂向海”的美好願景正逐步成為現實。
除了平陸運河,以欽州、北海、防城港三大港域為支撐的北部灣港,也是廣西攻堅向海通道的關鍵節點。近年來,廣西加快推進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通過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多式聯運創新和區域協同合作,加力建設開放樞紐。全國首個海鐵聯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欽州港30萬噸級油碼頭等項目相繼建成,北海鐵山港20萬噸級航道工程等項目陸續開工,通過海鐵聯運、跨境班列和國際航線織密物流網絡,集裝箱航線通達東盟國家及全國主要沿海港口,北部灣港輻射力持續增強,為廣西乃至中國—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強勁動力。
與此同時,廣西還大力推進一批高速公路、鐵路項目向海延伸。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廣西第一跨海大橋——龍門大橋等項目建成通車,黃桶至百色鐵路、南防鐵路增建二線等項目加快推進,讓廣西向海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2 疏通黃金水道,讓西江暢流八桂
千里西江,西接雲貴,貫穿廣西,東連粵港澳,宛如一條經濟動脈,是我國西南水運出海大通道的關鍵組成部分。
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西江黃金水道也面臨著諸多堵點。其中,船閘通過能力不足成為制約水運效率的一大瓶頸。
長洲水利樞紐船閘作為西江航運幹線上最大、最後一個梯級樞紐,是通往粵港澳大灣區的“咽喉”,近年來過貨量持續攀升,已連續3年突破1.5億噸,成為中國天然河流過貨量最大的船閘。隨著過閘船舶日益增多,其通航壓力與日俱增。
如何解決季節性滯航問題至關重要。為疏通這些堵點,廣西交通運輸部門多措並舉,全力攻堅。一方面,加大船閘建設與改造力度,開工建設南寧(牛灣)至貴港3000噸級航道工程等項目,建成西津水利樞紐二線船閘工程、貴港航運樞紐二線船閘工程、貴港至梧州3000噸級航道工程等項目,3000噸級船舶可從南寧直達粵港澳大灣區,大幅提升西江航運幹線航道的通航能力。
另一方面,運用科技手段提升通航效率。廣西建立西江流域多梯級多線多業主船閘統一運營管理平臺,獨創全國內河船閘管理“三統一分”“四統一分”的流域船閘管理新模式,實現多級船閘遠程集中控制,提高運行安全可靠性和過閘效率。同時,創新實施《長洲船閘過閘船舶積分管理辦法》,自主研發新型重力消能式船閘閘門防撞裝置,建設長洲船閘效率管理系統,提升過閘效率。目前,長洲水利樞紐船閘船舶過閘時間普遍縮短約20分鐘。
如今,西江黃金水道上,船舶往來愈發順暢,運輸效率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西江黃金水道正以更加暢通的姿態,助力廣西經濟破浪前行。
3 聯通出邊通道,拉近與東盟距離
廣西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橋頭堡”,出邊通道的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與國際合作意義重大。近年來,廣西在出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上持續發力,不斷拉近與東盟各國的時空距離,為跨境貿易、國際物流開闢了一條條便捷的“綠色通道”。
在中越邊境進出口貿易額最高的友誼關口岸,隨著貿易額的逐年提升,傳統通關模式已難以滿足需求。在5G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友誼關智慧口岸應運而生。這是中越首個跨境智慧口岸,項目基於衛星導航和5G技術,綜合運用集裝箱無人駕駛運輸車輛、自動化吊裝設備、集裝箱檢查系統、智慧審圖系統等高科技裝備,共同構建起中越跨境物流信息交互對接的智慧指揮調度平臺,實現貨物24小時全天候通關“不打烊”。
與此同時,合那高速至岳圩口岸高速公路、百色—那坡—平孟高速公路、南寧至崇左鐵路等項目建成通車,上思至峒中高速公路、崇左至憑祥鐵路等一批高速公路、鐵路項目也正加速推進。這些高速公路、鐵路項目不僅方便了當地居民的出行,更為貨物運輸開闢快速通道,串聯起沿線的産業園區、口岸,使得廣西的優質産品能夠更順暢地運往東盟市場。與此同時,東盟的特色商品也能更快捷地進入中國,為跨境物流、人員往來提供更高效的服務,助力邊貿産業蓬勃發展。
當前,廣西正持續優化出邊通道,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為廣西深化與東盟國家的合作、融入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奠定堅實基礎。
4 暢通出省通道,融入國內大循環
2024年12月30日,南珠高鐵南玉段建成通車。這條全長193.31公里的高鐵線路,是廣西自主投資建設的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驅動南寧至玉林區間動車運行時間由1小時44分鐘縮短至50分鐘左右,成為連接南寧和粵港澳大灣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紐帶。
在高速公路建設方面,廣西同樣成果斐然。近年來,廣西推動連山至賀州高速公路(廣西段)、岑溪至大新高速公路玉林至橫縣段、河池(宜州)西過境線高速公路等一批項目建成通車,目前共建成桂粵、桂湘、桂黔、桂滇等出省通道25條,不僅完善了全區高速公路網,進一步拉近廣西與相鄰省份的距離,更為區域經貿合作、人員往來開闢新的快速通道。
一條條省際高速相繼建成,廣西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構建。越來越多的廣西特色農産品、工業品通過便捷的交通網絡運往全國各地。同時,外部的資金、技術、人才也加速涌入廣西,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助力廣西深度融入國內大循環的壯闊浪潮之中。
展望未來,廣西將繼續在交通強國的征程上砥礪奮進,規劃實施更多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構建平陸運河江海聯運體系,加快構建“一縱一橫、干支銜接、江海直達”的八桂水運網,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交通運輸新質生産力,加快推進智慧交通發展,努力建成世界一流、支撐有力、經濟高效、智慧綠色的國際樞紐港,強化國際物流服務功能,加快補齊口岸設施短板,系統提升跨境物流快捷服務能力,推動廣西向著開放、繁榮、富裕的未來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唐夢琳 粟呈香 李 坦 黃明月)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