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與林業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單獨選址項目用地用林並聯審批工作的通知》,以 “五個一” 創新舉措為核心,全面推行單獨選址用地用林並聯審批改革,著力破解審批環節多、材料重復提交、部門協同效率低等痛點,為重大項目落地構建 “高速通道”,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要素保障效能。
“一個口進出”:審批入口集成化,告別“多頭跑”
此次改革打造了審批服務 “單一窗口”,申請人無需分別對接自然資源和林業部門,只需登錄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的 “高效辦成一件事” 專區,即可一次性提交用地用林審批所需材料。縣級自然資源政務窗口統一受理後,通過系統同步推送至林業部門,實現 “一次提交、雙向流轉”,從源頭上解決了以往 “多頭申報、重復提交” 的問題,讓企業和群眾 “進一扇門、辦兩件事”。
“一張底圖”:數據標準統一化,消除地類爭議
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及年度變更調查成果為基礎,廣西自然資源和林業部門共同開展項目範圍內林地管理邊界認定,為項目用地用林審批提供權威、精準的數據支撐,解決長期以來因數據地類不一致導致的審批爭議問題,確保項目用地用林審查 “底數清、邊界明、數據準”,為國土空間統一用途管制奠定堅實基礎。
“一次完成”:現場勘測協同化,精簡核查步驟
改變以往部門各自為政的現場核查模式,由縣級自然資源與林業主管部門聯合開展實地勘測,同步完成建設用地勘測定界和用林現場查驗,聯合出具土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與使用林地現場查驗表,統一認定土地和林地現狀數據。這一創新舉措將原本兩次獨立的外業核查合併為一次,有效減少企業配合現場勘查的頻次,提高審批前期工作效率,真正實現 “進一次門、查兩家事”。
“一併公告”:公示環節簡約化,流程再提速
針對涉及集體土地徵收的項目,創新性將用林公示與徵收土地預公告 “合二為一”,不再單獨進行用林公示。這一舉措精準解決了以往重復公示、流程冗長的問題,在保障公眾知情權的同時,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為項目儘早進入實質性審批階段創造條件。
“一套材料”:申報材料共享化,做實便民利企
建立審批材料 “共用共享” 機制,對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基礎材料,自然資源和林業部門不再要求重復提交。企業只需準備一套完整材料,即可同時滿足兩個部門的審批需求。部門內部通過系統流轉共享材料,實現 “一家提交、兩家復用”,從源頭上減輕企業申報負擔,節約行政成本。
除聚焦單獨選址項目外,《通知》還鼓勵各地探索城鎮村批次用地用林、臨時用地用林、用地用海用島等更多並聯審批類型,為未來跨部門審批改革預留創新空間。政策自印發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旨在通過制度創新構建 “部門協同、流程再造、數據互通” 的審批新格局。
此次改革是廣西落實自然資源 “兩統一” 職責的生動實踐,通過整合部門資源、重構審批流程,實現了從 “物理整合” 到 “化學融合” 的轉變,將惠及全區重大基礎設施、産業項目建設,為穩投資、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要素保障。(文 周復宏 陳劍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