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鑄造大船向海興——我區最大規模出口造船項目加快建設、拓展國際高端市場
工人在檢查船底漆面涂層。
兩名工人在指揮吊運大塊船舶組件。
中船廣西公司通過模組化組裝等方法縮短施工週期,這是工人們在吊裝船尾整件模組。
工人在檢查船舶重要部件螺旋槳葉。
在各工種的通力配合下,船舶組件安裝就位。
一名“全副武裝”的焊工頂著炎炎烈日加緊施工。
精準組裝。
連日來,在位於欽州市欽州港經濟開發區的8500DWT批量雜貨船項目現場,機械的轟鳴聲、龍門吊的滾動聲、工人們的號子聲交織成一曲激昂樂章。
該項目是廣西目前最大規模出口造船項目,由中國船舶集團廣西造船有限公司承建,採用“4艘確認+2艘雙向選擇+2艘意向”的訂單式合同,訂單已排至2027年,産品主要銷往歐洲市場。目前,首制船順利實現下水進行舾裝施工,預計5月底交付客戶;2#、3#船也已進入船臺進行合攏。8500DWT雜貨船長119.9米、型寬17米、型深9.3米,吃水深度在6.5米至7米之間,設計航速為13.2節,最大載重噸位8500噸,獲意大利船級社認證。
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型雜貨船主機和發電機採用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生成的氣體均無毒無污染,與同噸位等級、類型的船舶相比,其燃油消耗節省約40%,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約80%,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顯著降低。同時推進裝置採用調距槳,操作性、機動性更佳,極大提高了續航力。
為了加快施工進度,中船廣西公司通過設置新的預舾裝組裝場地、優化工序前移、模組化組裝等方法,將造船週期縮短至12個月左右。同時,嚴把品質關,實現一次對外報驗合格率超過98%,得到船東和船檢的一致好評。(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周軍/攝影報道)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