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通過龍頭企業招商,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蓬勃發展。圖為上汽通用五菱智慧“島式”工廠。自治區園區辦供圖
當下,一大批投資規模大、預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重大投資項目在八桂大地上推進建設,持續為廣西經濟注入強勁活力。
在首府南寧,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迎來首批40個項目集中簽約,涵蓋算力基建、演算法研發和“AI+製造”等關鍵領域;
在崇左市,投資上百億元的龍馬重工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打造廣西在精密汽車鑄件等高端設備製造領域的“硬實力”;
在桂林市,中國首條數字化航空輪胎生産線建成投産,可滿足目前國內民用航空輪胎每年40%的需求量……
今年一季度,全區新簽約項目投資總額超2300億元,落地項目投資完成額超750億元。亮眼數據背後,廣西招商引資如何做到“吸睛”又“吸金”?
1 瞄準“人工智能+”發力
當前,“人工智能”成為席捲全球的熱詞,被視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
今年廣西“新春第一會”指出:人工智能時代,廣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後,要以“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力爭在新領域新賽道迎頭趕上。
抓住新機遇,廣西全力出擊、加快佈局。
廣西聚焦“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組織精幹人員組成招商引資代表團,馬不停蹄地前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及成渝地區等重點區域開展大區招商。
在自治區層面的推動下,全區各地掀起人工智能招商熱潮。全區上下匯聚資源和力量,加快産業生態的構建和應用場景的拓展。
“自治區園區辦堅持‘策略、整合、場景’理念,大力推動人工智能産業招商,用好廣西連接東盟的比較優勢,整合資源打造多個垂直領域示範應用場景,吸引人工智能企業落地集聚。”自治區園區辦黨組書記、主任鄒展業告訴記者。
“對人工智能領域優質企業而言,廣西是投資發展的大好熱土。”廣州希姆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CEO梅迪告訴記者,廣西不斷構建的人工智能産業體系能幫助企業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産業生態。
“我們計劃在南寧投資6億元,涉及晶片研發、智慧體應用開發、智算中心建設等領域。”梅迪介紹。
在廣闊投資前景的吸引下,桂林臨桂雲端智造機器人區域總部與研發生産基地、柳州洛必德智慧機器人生産基地、南寧易成創新無人駕駛車輛智造等一大批“人工智能+”項目在廣西産業園區紮根,持續賦能産業向新轉型。
一季度,全區新簽約“人工智能+”産業項目24個,投資總額190億元。
2 招商跑出新模式
地處桂粵湘三省交界的賀州市鍾山縣,是承接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産業轉移的前沿窗口。在當地,招商工作成為政府與企業的雙向奔赴。
“一大批企業家是我們的招商‘代言人’。”賀州市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鍾山縣創新性打破由政府主導的單一招商模式,通過聘請十余名産業鏈招商大使、激活龍頭企業推薦牽頭機制,更為精準高效地對接目標企業。
在“以商招商”的帶動下,液晶顯示、聲學器件等30余家大灣區消費電子企業在鍾山縣産業園區匯聚。2024年,當地電子信息産業實現規上工業總産值35.44億元。
同鍾山縣一樣,為適應經濟新形勢、提高招商效率,廣西各地的産業園區頻出新招,不斷激發招商引資的創新動能。
北海鐵山港區為目標企業量身打造應用場景,將企業需求轉化為落地機遇;柳州柳東新區成立産業基金,通過資本招商推動新能源動力電池産業集群蓬勃發展。
當前,廣西招商引資正在跳出土地、稅收、補貼的“老三樣”,打好場景、基金、市場化的“新三張牌”。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地方政府在招商領域的主導作用正逐漸淡化,越來越多市場化招商機構開始嶄露頭角,成為挖掘産業基礎優勢、根據市場需求靈活配置資源的一股重要力量。
日前,自治區園區辦、自治區財政廳聯合印發《廣西招商引資市場化服務資金管理辦法》,通過更低的申領門檻、更高的支持標準以及更快的資金到位效率,吸引和鼓勵更多的專業機構參與廣西市場化招商。
“管理辦法突出製造業招商導向,通過進一步完善市場化招商激勵機制,大力招引重點項目和延鏈補鏈項目。”鄒展業表示。
在更為多元的招商組合拳下,一季度全區招商引資交出亮眼成績單,新簽約項目投資總額超2300億元,同比增長13.3%。
投資159億元的貴港雲圖智領綠色化工新能源材料、投資75億元的北海中森碳投年産30GWH高性能鈉離子電池、投資50億元的欽州印尼樂高年加工20萬噸再生銅全産業鏈等延鏈補鏈項目選擇紮根廣西,重塑廣西産業發展新格局。
3 項目服務提質增效
從項目簽約到開工建設,在崇左投資上百億的龍馬重工裝備製造項目僅耗時20天;在各要素協調保障下,廣西建暉紙業有限公司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一期一階段生産線建設週期大幅縮短……
高效的廣西速度,令眾多來桂投資的企業感嘆“沒想到”。
隨著招商引資從比拼“政策洼地”轉向打造“服務高地”,廣西從建立健全落地服務機制、強化要素支撐等方面進一步強化項目落地保障。
為強化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廣西産業園區通過“一企一策一專班”等精細精準服務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協調解決企業在能耗使用、用地審批等方面的難題,促進中偉集團投資項目和龍馬重工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
項目落地了,另一個關鍵問題是:怎樣留得住?
在廣西三環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誠看來,讓企業留在廣西的吸引力,是不斷改善、持續向好的營商環境。“不久前,公司辦理一批富氫産品銷往迪拜的出口手續,前後不用一個星期就辦妥了,這樣的效率在以往是不可能的。”他説道。
陳誠表示,現在不僅報關、清關手續能通過線上平臺快捷辦理,政府還推出“一站式”服務平臺,讓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等手續不用多頭跑。
2025年,廣西將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産業營商環境建設和政企溝通等方面,推出155項“微改革”,進一步擦亮“營商廣西·桂在便利”服務品牌。
為進一步引導各級各部門精準服務企業,自治區園區辦按季度開展無感化監測、半年開展第三方評估,對全區120個産業園區開展營商環境建設提升工作,加快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建設。(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劉俊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