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山水相連法共商 ——中越司法行政部門首次邊境會晤專題交流側記
2025-07-02 17:15:30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劉洋責編:劉洋

  中越兩國,山水相連,文化相通,經貿往來密切,推進法治領域方面的合作至關重要。

  6月28日至29日,中越司法行政部門首次邊境會晤在南寧舉行。兩國司法部及相關部門、部分省市司法行政機關和法律界代表近150人參加。

  會晤期間,中越兩國嘉賓圍繞律師工作、調解工作、國際合作及民商事司法協助、法治人才培養等議題深入交流研討,在深化兩國司法領域交流合作的同時,助力中越兩國增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經驗交流互鑒,更好地服務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

  涉外律師協同

  築牢經貿法治保障

  “中國已組建百名涉外律師領軍型人才隊伍和千名涉外律師人才庫,支持律所在3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207家分支機構。支持組建‘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盟,有效匯聚律師、仲裁、商事調解等全鏈條法律服務資源……”中國司法部律師工作局局長田昕在專題交流討論中,分享了這份亮眼“成績單”,彰顯我國律師工作護航共建“一帶一路”的堅實步伐。

  在地方實踐上,廣東先行先試。“我們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試點,整合三地律師人才,創建‘大灣區律師+內地律師’的跨境跨法域協同服務模式,包括越南在內的外資企業在廣東可以享有便捷的跨境涉外法律服務。”廣東省司法廳廳長陳旭東表示。

  祖國南疆的廣西,律師行業也憑藉區位優勢嶄露頭角。

  “廣西維冠律師事務所為國內成衣龍頭上市公司提供涉外法律服務,助力項目落地越南,獲得客戶高度讚譽。”在交流研討時,廣西司法廳副廳長梁和民點讚的這家律所,精準把握中越經貿需求,成立廣西首家海外法律服務機構,並逐步構建起涵蓋法律風險評估、跨境投資架構設計、爭議解決的全鏈條涉外律師服務體系。

  據悉,目前廣西已有兩家律所在越南設立分支機構,開展涉外法律服務有較大影響力;今年2月,越南1家律所在南寧設立代表處,這是越南律所在我國的第一家代表機構,雙向賦能的合作態勢愈發明顯。

  國際合作中,律師工作的橋梁作用愈發凸顯。越南諒山省司法廳副廳長武光興強調:“律師在保障越中商人權益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將強化與廣西在律師事業方面的合作。”越南高平省司法廳廳長團仲雄表示,已與廣西司法廳簽署備忘錄,將進一步明確律師管理協作事項。

  創新調解實踐

  織密跨境解紛網絡

  在中越經貿合作升溫的背景下,兩國正加速織密跨境解紛網絡,以高效化解經貿往來中的矛盾糾紛,為雙邊貿易發展保駕護航。

  “中國現有69.6萬個人民調解委員會、310.1萬名調解員,去年直接化解糾紛1123.7萬件。”中國司法部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局局長杜亞玲透露的一組數據,勾勒出中國調解網絡的基層覆蓋力。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商事爭端化解方式,商事調解在國內的規範化建設也邁出關鍵步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事調解條例》已完成公開徵求意見程式。

  “去年中國貿促會受理涉外商事案件1547件,同比增長21.5%。彰顯了我國商事調解工作在國際上的吸引力。”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執行副主席蔡晨風表示。

  越南司法部司法輔助局局長黎春鴻在交流中表示,越南已建17家商事協調中心、新增12個具有商事協調職能的仲裁中心,將借鑒中國經驗持續完善商事仲裁和調解法律制度,鼓勵發展仲裁調解等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

  除了商事調解,中越邊境地區正以本土化智慧,激活跨境解紛的“神經末梢”。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與越南河江省的司法行政部門通過年度互訪不斷夯實互信,為築牢涉外矛盾化解根基奠定堅實基礎。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司法局局長聶懷疆説:“近年來,雙方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在涉外貿易糾紛化解方面成效顯著,共成功化解52起糾紛。”

  崇左是我國邊境口岸最多的城市,523名涉外調解員裏就有36位越南“老鄉”。“越籍調解員駐守口岸,用母語調解糾紛,信服力強!”崇左市司法局局長王帥揭秘“雙語雙線”妙招,線上用微信遠程取證調解,線下在互市點設中越法律服務站,讓跨境糾紛不用跨國跑。

  “越南有8.7萬個調解小組,擁有54.9萬名調解員。”越南司法部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局局長黎衛國表示,正在探索數字化手段優化調解服務,為邊民提供更便捷的糾紛解決渠道。

  跨境司法協作

  夯實法治合作基石

  “中越兩國以交流聚共識,以合作促發展的生動實踐,為其他國家攜手交流合作、實現雙贏多贏提供了典範樣本。”中國司法部國際合作局局長楊金宇表示,中國是越南最大貿易夥伴,越南是中國在東盟的最大夥伴,廣泛的共同利益成為推動兩國法治交流合作的內生動力。

  “2024—2025年,越南司法部接待了3個廣西的代表團,舉辦了司法鑒定在線研討會,兩國在邊境司法合作領域取得新成效。”越南司法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阮友暄表示,要建立常態化、高效運轉的兩國邊境省份司法會議機制,助力建設友好和平的邊境線。

  “越南是與我國開展民商事司法協助合作較多的國家之一。”中國司法部司法協助交流中心主任袁亮表示,希望中越在民商事司法協助領域繼續加強合作,不斷深化溝通交流、互學互鑒,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法治保障。

  地方司法部門也積極響應開放號召,主動服務區域法治合作需求。雲南省司法廳副廳長王軍表示,要堅持服務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心任務,著力推動用法治保障、提升雲南對外開放影響力和黃金大通道效應。

  越南北部的廣寧省,與廣西陸海相連。廣寧省司法廳副廳長阮正義表示,為加強廣寧司法廳與廣西司法廳的合作,近期雙方已經在廣寧省成功舉辦了兩次工作會晤,就深化司法行政領域合作達成了多項共識。

  協同育才賦能

  共築區域法治高地

  “中國辦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法學教育體系,每年輸送10余萬名法治專門人才。”中國司法部政治部副主任兼人事警務局局長李勇剛介紹,我國高度重視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開展法治領域交流合作,支持國內重點法學院校面向越南等國家開辦特色法治人才培養項目。

  在涉外人才培養的國內實踐中,陜西省司法廳廳長楊政國介紹:“我們成立‘一帶一路’律師學院等機構,聯合高校開展涉外實務培訓,形成了實務導向的培養模式。”

  在國際合作維度,中越兩國在法治人才共育領域的探索持續深化。

  越南司法部幹部人事司司長潘氏紅河指出,2006年至今已選派24批幹部赴華進修;越南司法部司法學院副院長裴氏荷提出,希望與中國司法培訓機構建立合作關係,促進雙方培養培訓資源的對接與共享。

  “與中國開展法律人才培養合作,是順應國際融合趨勢和學校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越南司法部河內法律大學代校長蘇文和介紹,此次會晤期間,該校與廣西民族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將在培養法律人才方面開展合作。

  邊境地區合作也為法治人才共育提供了基層樣本。“2023年以來,越南北部老街省與中國雲南省聯合培養400名司法幹部,當地司法幹部經系統培訓後已能勝任跨境法律事務。”越南老街省司法廳廳長黎玉瓊介紹的這一成果,印證了“地方結對+定向培養”模式的實效性。

  在充分開放包容的氛圍中,中越兩國與會嘉賓以真誠態度與友好情誼展開深入交流,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廣泛共識。

  山水相連法共商。此次專題交流共匯集30余項建設性意見,從涉外律師資源融通的服務網絡,到跨境解紛機制的創新實踐;從司法協助的高頻互動,到法治人才的共育共贏……首次邊境會晤不僅為中越司法合作搭建了常態化對話平臺,更以制度創新與務實行動,為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法治動能。(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劉 莉 何明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