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藍靛裏的新生
2025-07-03 15:26:50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劉洋責編:劉洋

藍靛裏的新生_fororder_8762341_hhb_1751347061889_b

侗族婦女展示扎染後的作品。

藍靛裏的新生_fororder_8762343_hhb_1751347003704_b

楊玉潔教鄉親們扎染。

  “姐妹們,今天我們不僅要來點新花樣,還要讓老手藝掙錢養家。”近日,楊玉潔一番話,讓20多名侗族婦女瞬間來了精神。

  夏日,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鎮岜團村,陽光正透過綠葉,灑落在風雨橋上,村裏的侗族婦女們,正圍坐在一起,謀劃著今後要做一件大事情。

  楊玉潔是土生土長的侗族女兒,童年時,母親染布作坊裏的藍靛香氣,是她最深刻的記憶。藍靛製作、滲染技藝,在母親的雙手間流轉,也在她心底悄然埋下深深的印記。

  幾十年過去了,能不能讓母親手裏的滲染技藝,在自己這一代傳承和發揚下去?

  身為三江農民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楊玉潔想了很多。

  2024年,三江侗天宮文化景區為豐富研學項目,邀請她引入侗族扎染。同年5月28日,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研學團成為她扎染研學的“首秀”。

  看著50多名師生將白布變為藍白相間的藝術品,眼中閃爍著喜悅,楊玉潔瞬間明白一個道理:傳承不是簡單複製,而是讓古老技藝與青春碰撞。

  “若只是照搬,遊客何必來三江?”今年5月,楊玉潔又有了新思考。

  她嘗試將扎染技藝與侗畫、侗繡、侗錦融合,讓侗族服飾既有傳統韻味,又添時尚氣息。

  “你瞧這件衣服,扎染的藍靛紋似梯田,侗繡的花鳥像在雲端飛舞。”她捧著作品,滿是自豪。

  這一創新,讓扎染研學突破常規,吸引大批高校學生、企業團建、親子團等群體,一年來,她累計承接各類研學團超50場,“扎染+侗藝”組合讓其扎染産品常常銷售一空。

  “我們要把傳統侗布做成不褪色的現代服飾。”風雨橋上,楊玉潔耐心教授著鄉親們如何扎染。

  “學好扎染技藝後,把染好的文化衫、帆布包、圍巾等文創産品作為文旅伴手禮,相信會增加大家的收入。”村民吳毓華説。

  這堂課,不僅傳授指尖技藝,也為侗鄉繡娘們播下了“指尖經濟”的種子。

  在三江,像楊玉潔這樣的“非遺擺渡人”逐漸增多,侗天宮文化景區研學基地裏,農民畫、侗族大歌、侗繡與扎染並行,年接待遊客超2萬人次;侗鄉各村寨,越來越多繡娘嘗試“扎染+侗藝”創新,推動“指尖經濟”潮起來。

  一抹藍,浸染的不只是布匹,更是侗鄉人的記憶與希望。

  “小時候看母親染布,是生活;如今教別人染布,是使命。”暮色降臨,遊人漸漸遠去,望著潺潺溪水,楊玉潔目光堅定。(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陳明桂 三江融媒體中心記者 龔普康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