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零工市場+”,就業多虧它
2025-07-04 15:11:35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劉洋責編:劉洋

“零工市場+”,就業多虧它_fororder_8764772_cenhr_1751442389299_b

大新縣一些群眾通過零工市場服務在當地就業幫扶車間找到了合適的工作。

“零工市場+”,就業多虧它_fororder_8767504_cenhr_1751532869317_b

崇左城南就業服務站工作人員向求職者介紹崗位信息。

  就業,一頭連著萬家燈火,一頭連著經濟大勢,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在中央積極推動穩就業、保就業政策落地,廣西大力促進就業創業的工作背景下,崇左市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立足本地實際,創新打造“零工市場+第一書記+N”就業服務模式,做好“零工市場+”文章,激發靈活就業新活力,走出了一條服務實體經濟用工與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的新路徑,為邊疆民族地區就業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崇左市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65.66萬人,其中脫貧人口達18.78萬人。

  1 創新模式搭建就業新架構

  在當前就業形勢日益複雜的背景下,崇左市積極探索創新,推出了“零工市場+”的就業服務模式,為當地就業格局帶來了顯著變化。

  家住天等縣都康鄉龍布村的閉彩艷便是這一創新模式的受益者。作為家庭主婦,她曾為就業問題憂心忡忡。一次與駐村第一書記的深入交談,讓她看到了新的希望。通過零工市場,僅3天,閉女士便在天等縣的就業幫扶車間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每月收入2000多元,還能兼顧家庭。如今,她臉上洋溢著笑容,滿滿的獲得感溢於言表。

  零工市場是崇左市為滿足群眾靈活就業需求而創新打造的供需平臺。為了就業這一“國之大者”,崇左市依託零工市場,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和服務方式,優化升級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就業服務機構,持續提升“零工市場+”聯動模式的效能。

  據了解,自2021年起建設零工市場以來,目前全市已建成29個,在社區建設“家門口就業服務站”81個,在高校建設人才驛站9個,設立村級就業服務站點753個,將職業指導、崗位匹配等專業服務延伸至基層末梢。

  截至今年5月,崇左市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人數高達65.66萬人,其中脫貧人口達18.78萬人,成效斐然。這一創新模式成功打通了實體經濟用工與高品質充分就業之間的通道,為解決就業難題提供了寶貴的崇左經驗,讓眾多勞動者在新的就業模式下開啟了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零工市場+”就業服務模式是崇左市在就業領域積極作為、勇於探索的生動體現,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範例,展現出強大的示範引領作用。

  2 多元舉措推動就業新發展

  崇左市零工市場分佈于産業園區、易地搬遷安置點等關鍵區域,是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就業服務平臺,為求職者提供全方位支持。

  為提升就業服務深度廣度,崇左市人社部門進一步構建“毛細血管”式就業服務網絡。崇左市就業服務中心主任農佳良形象地闡述了這一網絡的架構:以零工市場為核心,與“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高校人才驛站緊密聯動,向下延伸至村級就業服務站點,形成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龐大網絡,再由黨員和經濟能人等組成的926名兼職就業服務專員活躍基層,將服務送到群眾身邊。2024年以來,該網絡累計登記求職5.5萬人次,成功促成就業2.4萬人次,其中脫貧人口8000人次。

  在就業服務創新實踐中,駐村第一書記起到了關鍵作用,實現從“駐村”到“助業”的角色升級。龍布村駐村第一書記衛堃就是典型,他積極承擔就業服務專員職責,其筆記本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村民的就業意向。

  第一書記深入村屯,收集求職意願,建立勞動力數據庫,借助零工市場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形成精細化對接機制。自2021年以來,通過第一書記等基層力量,全市累計組織2.9萬勞動力到企業求職,成功入職1.1萬人次,其中脫貧人口1100余人次。

  崇左市還緊跟科技潮流,利用數字化手段為就業服務賦能,實現“人找崗”到“崗找人”的智慧轉型。

  在崇左絲飄紙業公司上班的黃女士對此深有體會。她填完信息沒幾天,就有車來接她去面試,如此高效的就業過程,背後依託的是崇左市一套完整的數字化就業服務體系。

  崇左各縣(市、區)打造的“10分鐘就業圈”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了就業服務的便捷與溫度,真正實現了就業服務“觸手可及”。同時,借助“崇左就業”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渠道,將崗位信息精準觸達目標人群。今年已舉辦線上招聘會60余場,通過微信朋友圈廣告精準推送崗位信息41.85萬次。

  “互聯網+就業”的創新實踐,讓就業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在用工高峰期,求職者從了解崗位到上崗最快僅需半天時間,大大縮短了求職週期,提升了就業效率,為求職者和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3 協同聯動打造就業新生態

  創新,不止如此。

  崇左市在就業服務領域展現了顯著的創新精神,特別是在零工市場的運營機制上。該市場引入了“企業派單、零工市場送單、群眾接單”的“點單”式高效閉環機制,為就業服務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進崇左市高新區産業園零工市場,電子屏上企業用工需求實時滾動更新,清晰明瞭。該零工市場負責人吳建東介紹,重點園區企業以訂單形式發佈崗位,經過嚴格審核後,線上線下同步推送,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求職者可以迅速獲取這些崗位信息並接單應聘,整個流程順暢高效。

  這種“點單”機制有效地整合了用工企業、第三方機構等多方資源,形成了強大的就業服務合力。自2021年以來,全市零工市場累計服務求職者7.94萬人次,促成就業2.58萬人次,參與企業達8900家次。這種多方聯動的模式,不僅滿足了企業的用工需求,也為求職者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了企業與求職者的雙贏。

  面對季節性用工難題,崇左市採取了創新的跨區域勞務協作模式。例如,在2024/2025年榨季期間,崇左市與貴州等地緊密合作,通過“點對點”方式輸送甘蔗收割隊,確保了榨季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崇左市還委託第三方機構前往雲南、貴州為重點企業招工,通過這種方式穩定了勞動力來源,保障了企業的正常生産運營。

  跨區域勞務協作模式的成功實踐,不僅解決了崇左市季節性用工短缺的問題,還加強了地區之間的勞務交流與合作,促進了勞動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這一模式為其他地區解決類似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推動了就業市場的協同發展。

  崇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趙德慶表示,未來,該市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持續優化模式,為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支撐,讓更多勞動者在這片土地上實現夢想,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管林華 通訊員 鐘麗香 農立艷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