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從5.5%增速看廣西經濟韌性
2025-07-22 13:55:03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劉洋責編:劉洋

  近日,廣西上半年成績單出爐,GDP增速5.5%,創下近四年來同期最高值,全區經濟整體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各經濟板塊表現優於預期。數據的背後,廣西經濟發展韌性究竟從何而來?7月21日,記者採訪自治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解讀數字背後蘊藏的信號。

  “三駕馬車”跑得穩

  “看經濟活力,得先看消費、投資、外貿這‘三駕馬車’跑得歡不歡。”廣西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鄒文慧打了個形象的比方,“從目前情況看,這三匹馬都挺給力,正拉動廣西經濟穩穩向前。”

  鄒文慧分析,消費方面,商場超市的人氣明顯旺了起來。“這是補貼政策和促銷活動組合拳的效果,老百姓願意掏錢消費,消費市場持續回暖。”

  上半年,全區固定資産投資保持增長,特別是工業投資增長9.8%,平陸運河、南A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全面加速,製造業投資增勢較好,支撐全區固定資産投資實現正向增長。

  外貿表現同樣亮眼。上半年,廣西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4695家,同比增加10.8%,市場開放意願與開放能力逐步增強。“我區外貿逆勢而上,在縮量下開闢增量,在常量中釋放變數,呈現總量提增、品質提升、增量提級、變數提穩的特點。”自治區商務廳外貿處負責人雷仲華表示。 

  工業硬支撐底氣足

  工業是經濟的“硬支撐”,今年上半年,廣西工業重點領域表現亮眼。電氣設備、造紙、新能源車、車用鋰電池等大眾熟悉的行業,均快速成長。

  以工業經濟穩增長為引領,廣西加快推動産業集群發展,培育壯大製造業優質企業,促進工業發展韌性全面增強。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增速在全國排第14位,其中規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規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6.4%。

  今年上半年,全區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3%,比全國高4.8個百分點,已連續5個月實現兩位數較快增長,對工業投資增長貢獻率達77%。“這表明我區産業項目在加快建設,有助於增強工業經濟增長後勁。”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投資處處長陳岳龍認為。

  自治區工信廳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造紙和紙製品業、汽車製造業、食品製造業均實現高速增長。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規劃處副處長孫金陽介紹,廣西正加快推動産業結構調整,改造升級傳統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前瞻佈局未來産業,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工業抗風險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新質生産力加速跑

  “如果用一個字概括廣西上半年經濟特點,那就是‘新’。”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處正高級經濟師尚毛毛認為,這個“新”不僅體現在新質生産力加速發展,更體現在新動能的加快集聚增強。

  今年年初,廣西提出“人工智能時代,廣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後”。他認為,從上半年態勢看,廣西人工智能産業正從起勢邁向加速集聚,賦能千行百業的成效初步顯現。

  “有一個數據特別能説明問題,上半年,廣西高技術製造業增長速度是普通工業的好幾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綜合處副處長曹麗介紹,廣西持續加大産業創新力度,以裝備製造、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質生産力發展態勢較好。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快速增長,1—6月,規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9.6%、22.6%,分別比全國高20.1個、12.4個百分點。

  “人工智能+製造”的深入推進,讓一批標誌性智慧産品實現首産首用,應用場景加速落地。自治區工信廳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區新增智慧機器人、智慧網聯汽車、智慧終端、智慧軟體等智慧産品175個,廣西首批20台工業版人形機器人在柳州汽車智慧工廠實訓使用。服務機器人産量同比增長32.4%,智慧網聯汽車同比增長26.5%。

  與此同時,南A中心投入試運營,已經簽約國內人工智能項目44個,東盟國家的16個企業進駐,“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人工智能跨境産業生態逐步形成。

  民生福祉再提升

  今年以來,廣西推出一系列就業與促消費等暖民生政策,推動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帶動消費信心回升。隨著民生政策從“紙面”落到“地面”,全區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不斷提升。

  消費數據直觀反映出變化:廣西居民“敢消費”“願消費”的熱情顯著增強,各類促消費活動點燃全區市場。全區參與以舊換新活動的消費者超581萬名,助力超2萬家經營主體實現商品銷售額超333億元,合計拉動限上零售業增長超過8個百分點。

  “政策不是停在紙上,而是真金白銀落到了大家口袋裏。”自治區商務廳運行處負責人潘英英介紹,今年以來,商務部門以“人工智能+”賦能消費場景,舉辦“東盟水果·匯聚廣西”“33消費節”等品牌活動,加力擴圍消費品以舊換新,在促消費、擴內需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5.5%是增速,觀察經濟發展不僅要看增速,更要看品質,通過拆解5.5%,我們更能讀懂廣西經濟增速背後的韌性和潛力。”尚毛毛認為,二季度以來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外部壓力明顯加大,在此背景下,廣西5.5%的增速含金量高,來之不易,既展現了廣西堅持實幹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説話、讓人民評價的鮮明導向,也是全區各族幹部群眾共同團結奮鬥、共促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的真實寫照。(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郭燕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