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實業新突破 “引金入黔”再添新成果
今年7月1日,中融人壽與遵義市播州區團結村簽定保險捐贈協議,為全體村民提供總保額2億元的意外傷害身故與意外傷殘保險、意外傷害醫療保險。圖為中融人壽服務團隊為村民代表答疑解惑。
貴州金融城
中天201中心
■核心提示
日前,貴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天金融(000540)發佈公告,擬以現金方式購入華夏人壽21%-25%股權,本次交易金額不超過310億元。該事項是貴州省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金融資産並購重組案,更是“引金入黔”工程進一步取得豐碩成果的實例。
創新實現以保險為核心的
綠色金融服務
進入“十三五”的貴州繼續保持GDP高速增長。2016年,貴州GDP增速達10.5%,高於全國3.8個百分點,連續6年位居全國前三。
貴州經濟增速喜人的背後,不容回避的現實是:經濟基礎薄弱,深度貧困依然存在。貴州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程度最深的省份。以2015年為例,貴州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年底餘額僅佔全國總量的1.32%,但貧困人口數量卻佔到全國貧困人口總量的8.2%。全省88個縣(市、區)中有50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934個貧困鄉、9000多個貧困村,50個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64元,相當於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1%。
與全國相比,貴州省仍處於全國貧困短板之列,多項指標仍然是制約貴州同步小康的短板。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對於貴州而言尤需引進外來金融機構和資金支持。綜合而言,貴州省保險業務發展雖然較快,但整體仍處於初級階段的較低水準,因此,加快發展依然是貴州保險業的主要目標、根本任務。
華夏人壽是一家全國性、股份制人壽保險公司,2006年12月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截至2016年12月31日,總資産4748億元,人員超過24萬,具有一流的管理團隊和持續穩定的經營能力。2015年,華夏人壽總保費收入排名全國第四。中天金融擬以現金方式購入華夏人壽21%-25%股權,此項重大資産重組一旦告竣,勢必將極大助力“引金入黔”工程推進落實。
貴州是全國首個“保險助推扶貧攻堅示範區”,中天金融的保險業務將始終堅持“保險姓保、強化保障”的宗旨不動搖,加大服務民生力度,構築保險民生保障網,充分發揮保險的保障作用,全力支持貴州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助力貴州經濟創新發展轉型升級。
綠色實業金融服務,是中天金融的品牌定位、價值主張。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心全意服務實業。中天金融順應市場機遇,穩步推進“創新發展、服務實業”的戰略目標,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秉持綠色實業金融服務的品牌定位,打造嚴管控、強合規的綠色金融服務,金融實踐推動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實現産業資源的優化整合和高效配置,助力中國經濟綠色發展與資源共享。
創新實現以保險為核心的綠色金融服務,中天金融將以本次重大金融資産重組為契機,加強以保險為核心的金融産業有品質可持續發展,使之更好地服務於貴州省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更加長效地服務於實體經濟。
金融發力 激活實體經濟
“十三五”時期,在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上,貴州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突出抓好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培植後發優勢,奮力後發趕超,走出了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貴州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開放創新,更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撐。
砥礪奮進的這五年,貴州始終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奮力衝出“經濟洼地”,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貴州經濟的彎道超車、快速發展,得益於“引金入黔”工程極大地解決了制約貴州經濟發展的資金瓶頸。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要實現産業轉型升級,離不開金融的支撐。為此,現代化産業特別是金融發展不充分是貴州乃至西部省份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避免金融成為西部地區發展的制約,下大力氣補西部金融短板已經刻不容緩。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2014年以來,作為貴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天金融牢牢把握貴州省引金入黔、産業升級的重大機遇,轉型發展積極佈局金融産業,開啟了“金融 實業”的戰略升級。
完成貴州省全面脫貧的偉大事業,主要保障在於大力發展金融産業,只有通過金融的適度超前發展,才能為實體經濟尤其是貧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支撐。針對貴州金融資源短缺、金融法人機構少的現狀,中天金融確立了補齊貴州金融短板,以保險、證券公司作為抓手的金融精準扶貧方略。2015年12月,中天金融旗下貴陽金控斥資30億元收購中天國富證券有限公司(原“海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66.67%股權成為其實際控制人,並將中天國富證券註冊地由上海遷至貴陽,成為註冊地在貴州的第一家民營法人券商。2016年12月,貴陽金控對中天國富證券進行增資,增資後中天國富證券註冊資本約32.8億元,凈資本約54億元,以此更好地服務於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助力貴州扶貧攻堅。
中天金融將積極推動旗下各金融企業將機構和服務下沉到貧困地區,以實現精準扶貧為手段,引領金融市場力量,積極引導貧困地區利用金融産業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內生式發展,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達到産業扶貧拔窮根的目的。
打造金融精準扶貧
貴州樣板
2017年是貴州決勝脫貧攻堅全面突破的關鍵之年,是精準扶貧的深化之年,也是中天金融自覺提升站位,凝聚合力、精準發力,進一步發揮産業扶貧優勢,進一步發揮各金融子公司在精準扶貧中的先鋒、主力和示範作用,打好産業扶貧、金融扶貧“組合拳”的實踐之年。
中天金融將以金融精準扶貧為重點,精準優化、切實提升貧困地區産業發展水準,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夯實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形成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造血機制,真正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産業扶貧新路,力爭成為貴州精準扶貧的典範。
只有通過金融業和實體經濟之間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給雙重保證、雙重管理、雙管齊下,實現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拓寬和加深金融業參與各經濟主體的程度,從而真正發揮金融實踐對實體經濟的支撐與引領作用。
深度貧困一定可以戰勝,這就需要充分發揮金融在脫貧攻堅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提供多元化、多層次金融服務。中天金融集團下屬子公司中天國富證券與遵義市播州區城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簽署協議,擔任其10億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PPN)發行財務顧問,遵義市交通旅遊産業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5-20億企業債,畢節15億綠色債的發行也已進場盡調。中天國富證券將在興義設立30億股權基金,用於投資中小企業和政府性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和農村脫貧致富。時機成熟之時,中天國富證券還將在畢節設立股權基金。中天國富證券將全面參與貴州貧困地區綠色債券融資項目開發,為污水處理、綠色産業、綠色旅遊等項目進行融資。
中天國富證券以産業扶貧為主導,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引導和培育優質企業在貧困縣落戶;在貧困地區建立金融扶貧工作站,積極開設分支機構和強化分支機構專業服務功能,為貧困地區企業規範公司治理、上市輔導培育孵化、投資融資等提供專業服務;支持貧困地區拓寬融資渠道,與當地政府、投資平臺探索成立基金,支持貧困地區産業發展;組織開展公益扶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就學就業等方面開展精準幫扶;加強貧困地區投資者教育保護。
中天國富證券與貴州省貧困地區安順市開展對口幫扶結對工作。中天國富證券與安順市三個國家級貧困縣簽訂對口幫扶協議,即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和紫雲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其中,紫雲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是深度貧困地區,結合結對幫扶情況,捐贈了1000萬元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
中天金融下屬子公司中融人壽7月1日與遵義市播州區團結村簽定保險捐贈協議,為團結村全體村民提供總保額2億元的意外傷害身故與意外傷殘保險、意外傷害醫療保險,由中天金融下屬基金公司運作的5億元扶貧基金將參與組建團結村村集體平臺、公益教育基金組建及後期運營。
中天金融將按照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精神指引,在利用綜合解決方案精準扶貧的同時,大力實施綠色金融政策,避免在未來出現脫貧的同時造成引進落後産能導致環境污染的事件,給當地老百姓的生活造成新的傷害。嚴格按照金融扶貧脫虛入實的指導思路,為生態旅遊、大健康、生態農業、綠色環保産業等長效發展産業積極提供金融支持,為貧困地區的産業帶動、産業佈局進行前瞻性金融指引。
貴州決戰脫貧攻堅、中天金融絕不缺席。和全國均值相比,貴州省的城鎮化率有10個百分點的落差,中天金融始終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金融 實業”兩輪驅動,牢牢把握城鎮化機遇,發展農村金融,打造宜居宜業、共建共享的魅力鄉村、特色小鎮。
新機制新動力 塑就鄉村振興新實踐
遵義市播州區團結村曾經是一個大山深處不通水、不通路的貧困小山村,82歲的村支書黃大發用36年時間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修建了一條長8.4公里的水渠,才使得當地有了生活和灌溉用水,中宣部因此授予黃大發老支書“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為推動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中天金融大力弘揚“時代楷模”“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全國道德模範黃大發老支書的“當代愚公”精神,凝聚合力、精準發力,創新扶貧模式,謀劃鄉村振興。
中天金融積極響應貴州省委、省政府的號召,今年五月,結對幫扶之際,針對團結村的深度貧困現狀提出“三個月結對幫扶,一年走向富裕,五年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扶貧策略,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具體扶貧、振興的方案和措施。
針對團結村三農、三産存在的問題,中天金融經過研究討論,提出“以三變融合三産振興三農”的“三三三”扶貧模式,也就是以“三變”思想成立平臺公司,盤活農村資源,推動“三産”融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富美鄉村建設和新時代富裕農民培育,振興“三農”,從而達到鄉村振興的最終目的。
“三變”模式,即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公司通過探索建立集體股權參與項目分紅的資産收益扶貧長效機制,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土地資源、集體所有森林資源等通過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使用權入股等多種方式,轉變為企業、合作社或其他經濟組織的股權,推動團結村的資産股份化、土地使用權股權化,盤活農村資源資産資金,讓農民積極參與到平臺公司發展中,從“打工者”變成“主人翁”,一方面激發農民的致富願望,另一方面又可長期分享股權收益,確保農民穩定脫貧,走向富裕。
中天金融出資4000萬元,團結村村集體以土地作價1000萬元入股,成立貴州大發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導入現代農業經營模式,農戶負責養殖,農業公司負責技術、推廣、銷售等其他服務,利益的80%返給村集體。
中天金融出資3500萬元,村集體以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修建的“大發渠”估值3000萬元作價入股,成立貴州大發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其中,價值500萬元的股份歸“大發渠”109名建設者所有,80%的利益反哺團結村。
“三産”融合,即通過平臺公司的快速發展,帶動“公司 農戶”“公司 合作社 社員”等多種合作模式,著力構建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形成城鄉一體化的農村發展新格局。
有産業才有就業,有就業才能致富。實幹興邦、責任擔當。中天金融集團通過市場機制的優化創新,通過優質産業的全面導入,切實提升産業扶貧的紮實成效。
依託農業公司,深度挖掘農業特色資源。目前,中天金融與團結村村集體合資成立的農業公司主導發展豬、蜂、稻、茶産業,村集體主導發展蔬菜、果樹、油菜、油茶産業且引進了第三方收購桑蠶、煙,積極打造特色農産品,並推動農産品加工業發展,利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培育發展網絡化、智慧化、精細化現代加工新模式。引導農産品生産、加工與休閒、旅遊、文化、教育、科普、養生養老等産業深度融合。
結合鄉村特色融合紅色老區精神,建立中天金融集團培訓基地。中天金融將出資2億元在團結村建設中天培訓基地,立足團結村的歷史資源、自然資源稟賦,把生態環境優勢和紅色老區人文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拉動當地就業,推動生態農業和特色旅遊發展,基地落成投入使用後預計每年將有10萬人次的培訓量,為團結村創造每年5000萬元的經濟效益。
實現産供銷一體化,打造全産業鏈。成立貴州大發農産品銷售有限公司,設立中天金融集團農産品直供基地,通過農業公司、旅遊公司、銷售公司、直供基地,打造全産業鏈。公司旗下22個社區,12個商業、辦公區全面實行團結村農副産品直供,規劃30個農産品直銷點,為團結村農副産品的“産供銷一體化”提供保障,同時,農産品直供基地將為中天金融集團貴州地區43個食堂逾20000名員工及教育板塊學生常態化供應綠色農産品,如“大發渠”牌肉牛、生豬、有機蔬果等。
鄉村振興落腳點在於解決“三農”問題,只有農業振興、農村振興、農民振興才能實現鄉村振興。為此,公司前瞻性、創造性地提出了以三産融合推動發展現代農業,以鄉村旅遊推動建設富美農村,以就業創業推動新型富裕農民的三農振興新模式,輔以鄉風民約建設、基層組織建設,培養造就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從而實現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三農,不僅讓團結村擺脫貧困面貌,而且走上振興的跨越發展之路,真正成為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農村。
深度貧困地區的産業發展是精準扶貧的基礎,中天金融將以産業扶貧、長效脫貧的創新實踐,積極投身貴州省“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做脫貧攻堅事業的參與者、推動者、踐行者。
■公司簡介
中天金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Z.000540),前身為中天城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2月2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是貴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以來,中天金融集團堅持“聽黨話、跟黨走”,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始終合規經營。2015年成為滬深300指標股,連續多年被深交所評為信息披露A級公司、被中國證監會貴州監管局評為規範運作A級公司,連續3年進入《財富》中國500強。截至2016年末,總資産達712億元。在脫貧攻堅、公益慈善方面,始終秉持胸懷大局、極端負責的企業精神,2007年至今,總計捐資、捐贈、捐建約30億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