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 顧大家 六盤水黨員夫妻比翼雙飛戰貧困

2018-03-29 15:32:2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羅奇波|責編:陳夢楠

  國際在線貴州頻道消息:陽春三月,貴州省六枝特區的大地上鮮花競相開放,在這美麗的春色中,脫貧攻堅“春風行動”的號角正響徹在六枝特區的村村寨寨,幹部群眾參與脫貧攻堅的熱情空前高漲,紛紛鉚足幹勁奔赴脫貧攻堅第一線。

  楊傑張明夫婦就是眾多投身到脫貧攻堅第一線黨員幹部中的一員,丈夫楊傑現在岩腳鎮岩腳村擔任同步小康第一書記,妻子張明在木崗鎮鬥蓬村擔任同步小康第一書記,兩人一個在六枝特區的西部戰區,一個在六枝特區的東部戰區,他們舍“小家”顧“大家”比翼雙飛戰貧困。

  主動請纓  奔赴脫貧攻堅一線

  楊傑,是貴州六枝經濟開發區唯一一位水務評審高級工程師,也是貴州省招投標評標專家庫專家成員。2017年8月,楊傑主動向單位和六枝特區組織部請纓,到該區的西部戰區——岩腳鎮岩腳村駐村,擔任同步小康第一書記。

  走訪貧困戶、了解村情民意、設計脫貧攻堅“作戰圖”、協調矛盾糾紛、起草發展規劃……剛到村裏的他已然開始投身工作當中。 

  駐村的工作紛繁複雜,但楊傑總是事無巨細,總是不分白天黑夜的忙碌。在了解村裏的情況後,楊傑做了“兩個規劃”—— 一是小規劃改變貧困大路徑,通過住房保障、就業、旅遊知識培訓、“易扶工廠”,讓未脫貧的5戶貧困戶在年底前成功脫貧;二是大規劃決定大未來,通過引進刺梨加工廠、旅遊開發,讓全村老百姓找到致富之路,過上幸福的生活。

舍小家 顧大家 六盤水黨員夫妻比翼雙飛戰貧困

楊傑(中)在走訪貪困戶(攝影 楊展淩)

  駐村半年多以來,楊傑不斷調整思路優化方法,尋找最科學最可持續的發展路徑,總在琢磨著如何幫村民脫貧。他白天走村竄戶走訪調研了解情況聽取民意,晚上整理材料梳理脫貧良方。一天忙得不可開交,有時甚至把自己年過八旬的無人照顧的父母和癱瘓在床的岳母都“遺忘”了。

  走村竄戶的楊傑在村裏成了“名人”, “我們村之前沒有乾淨的水,必須走到5公里之外的‘王家岩腳’去打水。瞧,我們這現在都有自來水了,這水不僅水質好,今後,大家不再為水而犯愁了,這都是楊書記為咱們村民辦的實事啊。”家住岩腳村峰子岩七組村民楊舉英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這半年來,岩腳村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貧困發生率從2017年的2.06%降為0.49%。村裏安裝了太陽能路燈;組織實施了水泥硬化路3公里;協調小屯腳等串戶路鋪石板5.2公里;調解家庭矛盾糾紛10起,土地糾紛5起;組織實施200余戶生態移民搬遷戶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工程;幫助協調村民閒置土地100余畝流轉種養殖,受益農戶40戶;發放核桃苗15793棵,種植面積686.6畝,讓部分村民受益;幫助貧困戶解決困難4起;協調資金40余萬元解決岩腳村委辦公樓尾款棘手問題……

  “楊書記駐岩腳村後,很快就融入到我們中來,工作中不僅吃苦耐勞,還總是有個人獨特的思維,在生活中,為人很謙和,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談及對楊傑的印象,岩腳村黨支部書記王貞學豎起大拇指拍手叫好。

  夫唱婦隨  妻子不甘示弱奔一線

  看到丈夫楊傑的駐村工作有聲有色,妻子張明倍受鼓舞,在2017年12月也主動向所在單位和六枝特區組織部請纓,離開自己的單位,孤身一人來到六枝特區東部戰區——木崗鎮鬥蓬村擔任同步小康第一書記。

  駐村後,張明吃住在村,工作在村。白天,她走村入戶,認真傾聽村情民意,第一時間找準村民的想法後“對症下藥”。晚上,她認真梳理學習基層工作經驗和方法。她説:“我要加倍努力,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徹底改變鬥蓬村貧窮落後的面貌。”

舍小家 顧大家 六盤水黨員夫妻比翼雙飛戰貧困

張明(左)在走訪貧困戶(攝影 楊展淩)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張明就有了一些小小的“成就”:球場壩得到硬化、調解糾紛2起、協調資金7萬元、讓31戶貧困戶享受到扶貧産業雞1190羽、2018年計劃種植蔬菜1000畝。

  “對於我村未脫貧的23戶貧困戶,我採取就業、養殖、加入合作社等渠道,讓他們在今年年底之前全部脫貧。”對此,張明信心滿滿。

  2018年,張明已經帶領村民們在發展種養殖業了,目前村裏種有小黃姜、高粱等,還從鎮裏爭取到35.5萬元資金髮展養殖業,帶領村民養豬。在特區林業部門的幫助下,張明還利用閒置的土地帶領村民們試種枇杷,目前已經種植了3500株,餘下的3月底4月初全部種完。同時,張明還積極與幫扶當地的企業金指紋集團聯繫,尋求在村的貧困勞動力到該企業去務工。

  

  脫貧攻堅  彰顯黨員夫妻本色

  楊傑夫妻倆的駐村工作已初見成效,可是,在談及家庭方面的話題時,夫妻兩人不約而同的顯露出了深深的內疚和對老人牽掛。 一家三口更多的時候是靠微信“相隔千里寄相思”。但兩人仍願紮根山村,繼續投身脫貧攻堅。

  在這一場脫貧攻堅戰中,這只是千千萬萬的駐村書記中的縮影,為了打好脫貧攻堅戰,越來越多的幹部們投身於一線,以個人所學和艱苦奮鬥的精神走在鄉村中。他們用真心、用誠心、用實幹書寫著共産黨員的忠誠、擔當,詮釋著第一書記的價值,

  數據顯示,過去五年,貴州共減少農村貧困人口670.8萬人,異地扶貧搬遷173.6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6.8%下降到8%以下,減貧和搬遷人數全國最多。(文  楊展淩  胡興文  編輯 楊麗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