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生態立法新篇章

2018-06-08 09:46:05|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奇波|責編:陳夢楠

  保護好每一片藍天、每一滴水、每一寸土地,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需要加強立法保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多年來,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加強生態立法,出臺了30余部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的地方性法規,初步形成我省生態文明法制體系,對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先行先試把住綠色貴州門檻。

  貴州省要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區,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保障上也要先行。

  2013年8月,省人大常委會召開了生態文明立法工作座談會,各方專家徵求意見會;9月,條例立法領導小組成立,並召開第一次領導小組工作會議,法規起草工作正式啟動;10月8日,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公開徵集社會各界建議及意見。起草小組分4個調研組,先後赴省內九個市州和廈門市、珠海市展開立法調研。2014年1月8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審議;5月17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表決通過《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並於7月1日起生效實施。

  這是貴州把住綠色門檻、守住生態紅線,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法律舉措,是貴州生態文明立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條例成為保護生態環境的首部省級地方性法規。

  條例首次用法律語言,對生態文明建設概念進行規範。條例要求政府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自然資源資産産權,並進行確權登記,明確了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必須建立水資源控制、資源和土地産出率、節能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約束性等十幾項指標;要求省和市州人民政府要按照保護者受益、污染者賠償、受益者補償的原則,逐步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條例規定生態保護紅線制度,用“紅線”警示生態保護的底線。對生態環境保護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實行一票否決制度和第一責任人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制度。生態文明建設將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年度計劃,成為生態文明建設上的一項重大突破。

  條例拉起一條條生態紅線和環保“高壓線”,促進發展路徑轉變,呵護綠水青山,向粗放型生産方式説“不”。此後不久,貴州成為繼福建之後,第二個正式啟動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的省份。

  全面出擊推進綠色家園建設

  2017年底,《貴州省噪聲污染防治條例》經省人大常委會三審通過,為我省生態文明立法體系注入新活力。同年,省人大還審議通過《貴州省水污染防治條例》。

  在建設生態文明的征程上,省人大常委會按照《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實施方案》要求,守住“山青、天藍、水清、地潔”四條底線,著力構建具有貴州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法規體系,為綠色屏障、綠色經濟、綠色家園、綠色文化的建設提供堅實有力的法律保障。

  全面清理和修訂我省地方性法規中不符合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內容,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地方性法規的“立改廢”。

  圍繞以提高生態環境品質為目標,著力於解決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資源環境問題,讓人民群眾共建綠色家園、共享綠色福祉;圍繞我省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綠化貴州、義務植樹、森林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礦山環境保護和恢復等內容,健全山林保護法規;圍繞大氣污染防治、污染天氣監測及預警、建築工地與道路揚塵等內容,健全大氣保護法規;圍繞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飲用水安全等,健全水資源保護法規;圍繞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農作物化肥與農藥使用管理、土地整治等問題,健全農田土壤保護法規。

  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新鮮的空氣、享用綠色的植被,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環境中,是老百姓的迫切需要。省人大常委會對水、大氣、土地、礦産等方面立法,牢牢築起環保屏障。

  立法保護生態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省人大常委會還將對烏江流域保護、循環經濟促進等方面進行立法調研,確定立法項目,以生態立法讓美麗貴州在潺潺細水匯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成為現實。

  法治保障提升發展“加速度”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走生態文明的康莊大道,建設生態文明的先行區,必須依靠嚴格的法律。

  保護生態會影響經濟發展嗎?貴州的回答是:不會!

  近年來,我省以“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為主題,寫好既要有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經濟增長速度和生態環境品質穩居全國前列,不斷縮小與先進地區的發展差距。事實證明,既要發展又要生態,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碧水青山,只要有法治保障,是大有希望,能夠做到的。

  2017年7月,省人大常委會開展赤水河保護條例立法後評估工作,評估組到仁懷市沿赤水河支流九倉河,從茅臺鎮到土城,評估組檢查了5個工業污水、生活污水處理廠,受檢的污水處理廠運行良好。

  六年前,整個貴州境內赤水河流域,102個鄉鎮僅茅臺鎮有污水處理廠。由於處理能力不足,沿岸生活污水仍直排赤水河,整個赤水河流域處於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的狀態。六年過去了,赤水河流域鄉鎮的100多座污水處理廠都在發揮作用,大大減少了工業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修建的12座水質自動監測站,全部運行正常。

  評估組沿赤水河上中下游一路行來,發現赤水河兩岸群山已不是禿山,以前到處裸露的山石已不見蹤跡。只見天地蒼茫,群山逶邐,蜿蜒的公路,氣勢磅薄,層層林木鋪天蓋地,青翠的山巒像海浪翻滾。因當年紅軍“四渡赤水”經典戰役而聞名的赤水市,82%的森林覆蓋率不僅受到遊人青睞,也因發展“山上栽竹、石上種藥、林下養殖”的立體循環生態農業,成為貧困人口走出貧困的活鑰匙。

  今天的貴州,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充分感受到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福祉。好山、好水、好空氣,不僅帶動了貴州旅遊“井噴式”發展,也為貴州綠色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發展條件,大數據産業、大健康醫藥産業、現代高效農業、山地旅遊業、新型建築建材業,五大新興産業次第花開,守護綠水青山,賺得金山銀山。

  “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尤其生態立法實踐走在全國前列。”這是多次來黔的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武漢大學教授蔡守秋對貴州變化的評價。

  放眼黔中滿眼春。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建設生態文明制度示範區,我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通訊員  周大軍)

  來源: 貴州日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