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深耕大數據 按下數字經濟發展快進鍵

2018-08-24 11:31:02|來源:多彩貴州網|編輯:楊麗芳|責編:陳夢楠

       2018數博會尚有餘溫,作為大會的主辦方,貴陽並沒有喜于取得的成就,而是又開始了自己新一輪大數據發展規劃。近日,貴陽市大數據委舉辦全市大數據系統“貴陽大數據‘五新領域’發展培訓會”,開始佈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5G通信、物聯網、區塊鏈等新領域……

  乘風破浪砥礪行。近年來,貴陽搶抓大數據發展機遇,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積極孵化新興業態,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層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把大數據變成大産業、大機遇、大紅利,大數據已成為爽爽貴陽的又一張靚麗名片。

(專題 新興産業看貴州)貴陽深耕大數據 按下數字經濟發展快進鍵

貴陽高新區大數據企業林立

  創新引領 打造大數據産業發展集聚區

  2015年,經工信部批准,貴陽、貴安新區共同創建國家級大數據産業發展集聚區,標誌著“中國數谷”正式落戶貴陽。

  瞄準“中國數谷”這個目標,貴陽以大數據公共平臺建設為支撐,以“塊數據城市”應用示範為抓手,以數據立法與標準、數據開放與應用、産業聚集與融合為著力點,在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規則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

  這裡是一片創新的沃土,一個個嶄新成就正“生根發芽”:中國首個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中國首個全域公共免費WIFI城市、中國首個塊上集聚的大數據公共平臺、中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一批批新興産業正積極落戶:蘋果、高通、英特爾、微軟、戴爾、思愛普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中電科、阿裡巴巴、華為、京東、奇虎360、科大訊飛等一大批國內大數據領軍企業紛紛落地貴陽。

  據統計,2017年,貴陽全市大數據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達到800億元、增長21%;預計實現稅收110億元、增長20%。

(專題 新興産業看貴州)貴陽深耕大數據 按下數字經濟發展快進鍵
貴陽成大數據人才聚集地

  築巢引鳳 大數據人才進得來留得住

  大數據發展需要創新,而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

  《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關於實施“築巢引鳳”計劃推進科技創新的意見》《關於加快推進大數據産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近年來,貴陽為創新人才特別是大數據人才的培育和引進提供政策保障。

  依託數博會、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等重大活動,貴陽圍繞重點産業的人才需求引進人才,並完善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功能,為持卡人才在住房、落戶等12項公共服務方面提供更加優惠的政策和服務,從服務上引才、留才。

  通過實施“十百千萬”人才培養計劃,貴陽市人才總量達到71.6萬人,其中大數據人才14.2萬人,引進NIIT、伯克利、華唐、惠普等知名機構建立大數據人才培養基地,累計培訓大數據人才10000余人次,引進高層次和緊缺大數據人才834人,大數據産業已經成為貴陽吸引集聚創新人才的主要載體。

(專題 新興産業看貴州)貴陽深耕大數據 按下數字經濟發展快進鍵
大數據融入生活,貴陽“社會和雲”平臺協助政府治理

  數化萬物 實體經濟再塑先進生産力

  “從訂到産到售,數據打通後,公司基本零庫存。”貴陽海信電子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溫洪剛説,5年前,貴陽海信還是一家傳統的電視機生産企業,如今,在打造了一套集研發、製造、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完整大數據鏈後,企業能及時掌握市場動向,精準調整研發生産方向。目前該公司産能由2013年的86萬台增長至190萬台,而運營成本卻下降了27%。、

  大數據只有融合,才能有生命力。在貴陽像貴陽海信一樣的獲益於大數據融合的企業還有很多。

  近年來,貴陽緊緊圍繞“互聯網”和大數據戰略的實施,不斷促進大數據與産業融合,將傳統製造業、高端裝備製造業、物流業及新興産業與大數據深度融合發展,著力提升企業的綠色發展能力,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加強産品品質和品牌建設,實現高品質發展。貴州輪胎、詹陽動力等10戶企業成為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航天電器、雅光電子等39個企業入選全省“大數據+工業”深度融合試點示範企業。

  此外,貴陽市用“聚通用”的思維抓大數據,把各方面智慧力量聚合起來,把各方面資源要素整合起來,促進數據聚集、融通、應用,推動形成更多新業態新模式。政府數據鐵籠應用全面覆蓋,“雲上貴州”貴陽分平臺建成投運,數據共享交換和開放平臺上線運行,公安塊數據指揮中心、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鏈上清鎮”農民誠信、“築民生”平臺、茅臺雲商、老乾媽大數據運營中心等紛紛建成投運。(作者 賈過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