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南三都:“季節性務工”成農民增收新模式

2018-11-17 17:23:5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雲|責編:董健雄

  “忙完農活,我就要趕去廣東收割甘蔗。”11月17日,貴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塘州村陽猛三組農民王真平忙著把收穫的辣椒風乾。近三年來,每年冬末春初前往廣西廣東甘蔗産區收割甘蔗成為王真平冬歇期創收的新模式。

  入冬收割甘蔗,夫妻齊上陣,每天能夠收割兩噸多,兩人平均每天可得400多元。王真平板著指頭算了一筆賬:住蔗農提供的房子不用付租金和水電費,兩人三個多月凈收入四萬元左右。

  “一年四季,春夏秋在家務農。頭年冬開始到來年春天,外出到廣東廣西收割甘蔗,三個多月可以掙2萬多元。”與王真平一樣,多年外出收割甘蔗的王小羅不但已經脫貧,夫妻倆還用“季節性務工”的收入建起了“甘蔗房”,兩層磚瓦小樓在村裏很顯眼。

  在廣西廣東甘蔗産區,冬末春初處處是大片等待收割的甘蔗地。然而,找不到足夠的收割工人正成為困擾廣西廣東蔗農的一大難題。

  三都水族自治縣地處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貴州省深度貧困縣。塘州村山多地少,林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積不足半畝,以傳統農業為主,春夏種糧,秋冬種菜,是典型的山區農業村。全村964戶村民,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490戶,是三都水族自治縣深度貧困村。

  “山區冬季濕冷,田地裏農活少,農民經濟創收渠道不多。”塘州村黨支部書記潘建碗説,多年來塘州村村民有結伴外出收割甘蔗創收傳統,村黨支部順勢而為精準幫扶,在縣鄉人社部門指導下成立了塘州村勞務輸出合作社,在農閒冬歇期組織王真平、王小羅這樣的農民前往廣西廣東甘蔗産區進行“季節性務工”。

  “外出收割甘蔗讓不少村民開了眼界長了見識,還增強了他們脫貧致富的信心,既發揮了他們善做農活的優勢,還為他們的家庭增加了收入。”已經連續多年一入冬就率領村民外出收割甘蔗的黨員王玉石在水族收割工中享有極高的威信,由於王玉石普通話流利,村裏外出的水族收割工的用工安排,薪資權益等都通過王玉石與僱主交流,並及時得到妥善解決,僱主的收割品質要求、價格等也通過王玉石及時傳達給水族收割工。

  “村黨支部組織外出務工,村裏的黨員帶隊伍,心裏有底、路上不慌,不擔心吃虧上當拿不到工錢。”王小羅説,“外出這段時間,村裏還組織留守的左鄰右舍幫助看家照顧老人小孩,無後顧之憂在外務工心裏也踏實。”

  “傾力維權、指導務工、全程協助,外出收割甘蔗期間,我們就是村民的‘服務員’,村黨支部的‘聯絡員’,貧困戶的‘創收員’。”王玉石介紹説,今年村裏組織了500多人的甘蔗收割隊伍前往廣東廣西,分為6個小組,每個小組配有2至3名黨員帶領,給大家解決生産生活、務工維權等實際問題。

  “扶貧的精準度從根本上影響著扶貧的實際效果。”貴州省社保局辦公室副主任、三都水族自治縣副縣長田小虎認為,“針對山區水族群眾能吃苦、善做事的特點,結合廣東廣西甘蔗産地人力需求,進行有組織、成體系、上規模的‘季節性務工’精準扶貧,圍繞農民做文章,把扶貧資源用好,把扶貧政策用足,把扶貧精神用活,實現異地創富帶動本地發展的鄉村振興模式。”

  三都是中國最大的水族聚居區,這些年來三都各族幹部群眾為消除貧困作了艱苦卓絕的努力,不少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但因其具有貧困規模大、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等特點,三都的脫貧工作成為貴州扶貧攻堅戰中一塊“硬骨頭”。

  “‘季節性務工’精準扶貧之所以産生明顯成效,就在於做足了‘三農’問題研究,發揮了農民能力優勢、找到農村現實需求,讓農民在最熟悉的農業上發揮作用。”田小虎表示,少數民族地區的脫貧工作需要的不僅僅是恰當的力道、精準的用力方向,更需要十足的耐心、細心、走心和智慧。扶貧舉措務實,扶貧政策管用,加上基層黨組織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取得脫貧的實效。(三都縣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