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堅守 貴州茶産業迎來春天

2019-04-03 09:34:47|來源:貴州日報|編輯:孔令娟|責編:陳夢楠

(大頭條)十年堅守 貴州茶産業迎來春天

(大頭條)十年堅守 貴州茶産業迎來春天

3月31日,在湄潭縣核桃壩村,一群小孩子在茶園裏學習採摘茶葉 攝影 楊濤

  3月26日,從萬里之外的北非傳來好消息,貴州茗之天下茶業有限公司與摩洛哥兩家採購商簽訂了總計2100萬美元的貴州綠茶出口合同。這筆近年來貴州茶葉出口最大訂單的簽訂,為貴州茶産業2019年迎來開門紅。  

  源源不斷的海外訂單刺激著貴州大宗茶的加工生産,每年春天的採茶季,則是整個産業全年發展預判的風向標。  

  2019年貴州春茶産銷將維持“穩定向好、持平增長”的發展趨勢。據貴州省綠茶品牌發展促進會調查統計,截至3月31日,全省各茶葉主産區春茶已陸續開採,最晚的威寧自治縣預計推遲到4月上旬開採,總體上,今年貴州的春茶品質好于往年,且價格穩定。  

  近年來,隨著訂單的增多,我省多個茶區採茶工人工資持續看漲,今年採茶工人的工資到每天100至120元。此外,全國各地茶商蹲守貴州各茶區“搶”茶的新聞也屢見不鮮。僅黎平縣就有1000多家來自浙江、江蘇、山東、湖南等地的客商守在茶山“搶”茶青。  

  根據貴州省綠茶品牌發展促進會專家預判,雖然受氣候影響,早期茶青開採量較去年有所減少,價格有所上升。隨著後期氣溫的回升,雨水充足,貴州春茶産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將穩中有升。  

  一個“穩”字,概括出貴州春茶生産的全貌。産量的穩定、品質的穩定和市場的穩定,標誌著貴州茶産業邁出穩定發展的步伐,走進産業發展的春天。  

  10多年前的2007年3月,貴州出臺了《關於加快貴州茶産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10年,貴州茶園面積達到150萬畝,實現年産值20億元以上的目標。到2015年,茶園面積達到220萬畝,年産值50億元以上,把貴州建成中國高品質綠茶的原料中心和加工中心,綠色食品茶、有機茶的重要生産基地。  

  《意見》的出臺,成為貴州茶産業裂變的新起點。10年時間,貴州茶園面積從102萬畝全國排名第十起步,發展到700多萬畝,連續6年排名全國第一。  

  如今,茶産業正成為引導我省貧困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産業。  

  從100萬畝、500萬畝、到700萬畝,從都勻毛尖一枝獨秀到“三綠一紅”品牌引領,貴州茶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一條貴州原料、貴州製造、貴州標準、貴州品牌、貴州創造之路。       

  咬定青山不放鬆。確定了産業發展方向,貴州茶業十年如一日,堅持走綠色發展、規模發展之路,從量變達到質變。  

  到2013年,貴州種下611萬畝茶園,坐上全國第一把交椅。就在2013年,貴州茶葉産量13.6萬噸,比上一年增長82.8%,是5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拿下種植面積全國第一的席位,貴州開始從全産業鏈審視茶産業未來的發展方向,2014年及時出臺《貴州省茶産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從品牌創建、市場拓展、加工升級、基地建設、品質安全、科技人才、金融服務、文化宣傳八個方面對未來3年貴州茶産業的提升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2018年8月印發的《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茶産業強省的意見》(黔黨發〔2018〕22號)文件明確提出,力爭到2020年全省優質茶園面積穩定在700萬畝,茶葉産量達到50萬噸,茶産業綜合産值達到1000億元。重點發展“貴州綠茶”“遵義紅”“貴州抹茶”“貴州黑茶”四個茶葉公共品牌。這意味著貴州茶産業將加快跑進千億産業的步伐,由茶業大省向茶業強省邁進。  

  10年間3個重量級文件的出臺,成為貴州茶産業發展的催化劑。全省形成黔東北、黔西北、黔東南、黔中、黔西南五大産業帶。茶園面積在30萬畝以上的縣4個、20至30萬畝縣8個、10至20萬畝縣19個、萬畝以上的鄉鎮230個、萬畝以上的村86個。茶葉加工企業(合作社)達到4990家。  

  到2018年底,貴州茶園面積752萬畝(其中投産面積561萬畝),産量36.2萬噸,總産值394億元。茶産業帶動貧困戶人口45.2萬人,脫貧人數13.7萬人;涉茶人員年人均收入達到9287.5元;涉茶貧困戶人均年收入達到4381.2元,較非涉茶貧困戶人均年收入高2109元。(作者 樊園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