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盡銳出戰決勝開覺村

2019-07-08 10:55:30|來源:多彩貴州網|編輯:周文進|責編:陳夢楠

  在沒去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西江鎮開覺村之前,對開覺村的了解僅限于:與西江千戶苗寨“一墻之隔”。

  六月底,初次來到開覺村,青山環繞、綠樹成蔭、富有苗寨特色的建築錯落有致,一副天藍水綠山青的鄉村畫卷呈現在眼前;村裏的完全小學,書聲琅琅;村民們忙碌過後坐在門前聊著天,一派安寧祥和幸福的鄉村生活展現在面前……

  可是誰又能想到,這個村子曾是名副其實的“空殼村”。村子裏曾流傳著一句順口溜“開覺壩,田大丘,三年兩不收。有女不嫁開覺郎,紅苕拌飯酸菜下。”這便是過去開覺村的真實寫照。

  自2016年,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幫扶聯繫開覺村開展脫貧攻堅奔小康工作以來,總隊黨委高度重視,全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按照“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黨建幫扶、安全幫扶、産業幫扶、智力幫扶、慰問幫扶”五大幫扶措施,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57.8萬元。開覺村貧困人口由三年前的217戶885人減少到27戶43人,貧困發生率從34.6%降為1.68%,以“零問題”順利通過了省脫貧驗收第三方評估工作。

  發揮消防優勢 狠抓安全扶貧

  開覺村的苗族建築以木質結構的吊腳樓為主,為穿主式歇山頂結構,分平地吊腳樓和斜坡吊腳樓兩類。

  “村子部分房屋進行過改造,磚混結構,但大部分還是木質結構,防火能力相對較差,極易發生‘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把火燒回到解放前’的狀況。”省消防救援總隊派駐幫扶開覺村第一書記田大樹説,為此,他和上一屆幫扶開覺村的第一書記在總隊黨委的重視下,始終秉持發揮消防優勢,體現消防作為,著力在開覺村消防安全方面下足了功夫。

  開覺村距離西江鎮政府7公里,距離雷山縣城43公里。倘若發生火災,雷山縣消防大隊或者西江鎮專職消防隊趕到現場,火災也已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更有甚山村公路窄,消防車能否順利通過也是個問題。

  為此,經過一番研究,在駐村第一書記的努力下,開覺村組建了義務消防隊,還一併成立了開覺村微型消防站。

  在開覺村微型消防站裏,整齊擺放著滅火救援服、手抬機動泵、消防水帶、消防水槍、空氣呼吸器等基礎消防設備,還在開覺村上寨片區、平寨片區等地增設了消防器材應急救援放置點,方便村民第一時間開展自防自救。

  為了提升義務消防隊員的撲滅火災的能力,田大樹利用自身業務技能的優勢,經常組織義務消防隊員和村民們開展滅火技能培訓,指導開展滅火實戰演練,提升初期火災撲救能力。

  王傑,是開覺村的一位普通村民。目前,在村裏經營著一家小賣店,家中兩個孩子都在讀書。“早些年,我在上海打工,五年前返鄉,在家裏就開了這個小賣店。”王傑説,這些年,村裏沒發生過火災,老百姓的安全意識都挺高的。

  説話間,開覺小學的學生放學路過。孩子們的夏季穿著統一印有“消防安全小小明白人”的字樣。經過一番了解,原來是省消防救援總隊幫扶脫貧攻堅的派駐人員還定期到學校給學生們作消防安全教育,真正踐行消防安全從娃娃抓起。對於如何使用滅火器,就讀四年級的學生小玥指著挂在村民家門口的滅火器説“一拔二壓三對準”。小玥説,消防叔叔每學期開學都會到學校教大家消防安全知識,所以這些都會使用。

  融入消防元素 手繪管網分佈圖

  在開覺村,各村組醒目位置和路口設置的富有特色的消防安全提示牌吸引著進入村寨人的眼球。

  田大樹介紹,通過這種卡通的、有趣的宣傳提示,積極營造濃厚的消防安全氛圍,為提升消防安全意識和增強全民火災防控能力助陣。

  在村裏廣場上一張被放大的分佈圖吸引了記者的注意。經過了解得知,這是田大樹剛到開覺村駐村時候,一筆一劃手繪出來的“開覺村上寨片區消火栓及供水管網分佈圖”。

  “剛到村裏的時候,要熟悉村裏的環境,於是就在入戶走訪的途中,結合自身工作,將村裏消防消火栓及供水管網一個個做了標記,走訪完全村的時候,這張手繪消火栓及供水管網分佈圖也隨之呈現了出來。”田大樹説。

  説到這張手繪的開覺村上寨片區消火栓及供水管網分佈圖的作用,田大樹表示,倘若接到村裏發生火災的消息,就可以根據地圖上標注的消火栓及供水管網確定最近的位置,從而節約救援時間。

  目前,開覺村有3個人飲高位消防水池,109個消火栓覆蓋了全村。

  不僅如此,省消防救援總隊主動與相關部門協調對接,搭乘項目建設“順風車”,同步推進改善農房消防安全條件,完善農村消防水源,安裝消防水池水位監測裝置,在村“三大員、微型站隊長”手機上安裝實時監控APP軟體,推廣運用“農村電氣火災監控大數據平臺”。

  工作中,田大樹最擔心消防水池水位不足。現在,村支書等人手機上都安裝了一手機APP,可以實時對全村高位消防水池水位存儲和變化情況進行提示和警示。一旦手機提示警報聲,村裏就會馬上派人去檢查看是什麼問題,並及時處理,確保高位水池正常。 得益於一切消防安全工作做得到位,近年來,開覺村未發生過火災事故。

  修消防連心橋 建消防産業路

  抵達開覺村的當天,天氣比較炎熱,但這炎熱並未澆滅正在開覺村也格修建消防産業路的老百姓的激情。

  鮑國義是開覺村的老支書,85歲的他身體健康硬朗,正和大家一起修建著消防産業路。見到有人到來,鮑國義迎上來就説“感謝消防單位的領導關懷,幫我們修這條産業路。”

  開覺村正在修建的這條産業路,儘管只有2公里,但修建通車後,將給老百姓帶來巨大的便捷。“以前這一段就是一條狹窄的泥土路,車子上不去,每年收稻穀的時候,只能用馬上去駝,而馬一趟只能駝100斤,就要支付40塊錢的費用。這樣往返幾次收稻穀還賠錢進去。”鮑國義説,這條路現在地基疏通好了,車子可以通行了,今年收稻穀就不用那麼費勁了。

  原來,省消防總隊在入村走訪了解到村裏這一難題之後,便籌措資金6萬餘元,村民們自動出勞力,在農閒的時候就自發組織來修這段産業路。目前,路基已經打好,路的雛形已經出現,過不了多久,路面即將鋪好。

  為了表達對省消防救援總隊的感謝,村民們將這條路命名為“消防産業路”。

  開覺村,不僅修建了消防産業路,還連通了消防連心橋。據了解,開覺村修建串寨路後,有一段因為資金問題一直沒有得到修建。村民只能步行在一米來寬的土橋上經過,車輛根本無法通行。

  省消防救援總隊駐村幫扶工作組了解情況後,向總隊反饋爭取得到13.4萬元的資金幫扶,將橋拓寬到可以通車。田大樹回憶,橋修好之後,村裏刻上了“消防連心橋”的字樣,表達村民對消防救援人員的感恩之情。

  修了消防連心橋,建了消防産業路,省消防救援總隊力所能及幫扶村集體企業實施“扶貧幫扶産業”項目,幫助村民增收——幫助採購15頭幼牛助推農戶發展養牛産業;幫助購買原材料修建了引水設施,幫助採購魚苗2000余斤發放農戶,集中連片發展稻田養魚産業。 此外,省消防救援總隊還在開局村設立“消防勵志獎學金”投入資金6.4萬元,為12名新入學貧困大學生解決“學費之憂”。還利用重大節日,開展“走進鄉村·訪貧困戶”黨日活動,投入上萬元購置生活用品,實地走訪慰問精準扶貧戶、貧困黨員和退伍老軍人,用行動解決燃眉之急、送去組織溫暖。(作者 馬春曉 楊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