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西南:從“挂末”到“領跑” 一個民族地區的大踏步前進

2019-09-03 16:10:20|來源:人民網|編輯:周文進|責編:陳夢楠

  9月3日,從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貴州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貴州省黔西南州自1982年5月1日成立以來,地區生産總值由1982年4.2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163.77億元,增長了277倍,年均增長12.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1982年的0.21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17.89億元,增長554倍,年均增長18.6%,地區生産總值增速連續五年保持全省第一,經濟發展速度從過去的“挂末市州”變成了“領跑先鋒”。

(市州)貴州黔西南:從“挂末”到“領跑” 一個民族地區的大踏步前進

  發佈會現場。孫遠桃 攝

  據介紹,黔西南州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誕生的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也是貴州省3個自治州中最年輕的自治州。37年來,黔西南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以立體生態經濟帶為引領的特色農業、以“大電強網+大産業”為引領的新型工業、以全域山地旅遊為引領的現代服務業,“民族特色山地經濟創新示範區”創建大踏步前進,全州經濟加速發展、總量持續提升、品質穩步提高。2019年上半年,全州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0.5%,保持全省第一位。

(市州)貴州黔西南:從“挂末”到“領跑” 一個民族地區的大踏步前進

  普安紅茶。武敏 攝

  在決戰脫貧攻堅工作中,黔西南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打好“四場硬仗”,易地扶貧搬遷全面勝利,基礎設施建設成果顯著,産業扶貧碩果纍纍,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持續給力。“十三五”期間,該州33.85萬群眾搬出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區、石山區;建成“組組通”公路4696公里,提前一年實現30戶以上村民組“組組通”硬化路;“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扶貧産業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累計266.78萬人次貧困學生實現“應助盡助”,183.6萬人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實現“應保盡保”;33.29萬農戶實現“應改盡改”;貧困人口從2015年的43.23萬人減少到2018年的15.86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3.75%下降到5.02%,黔西南正堅決撕下“貧窮落後”標簽,步入同步全面小康快車道。

(市州)貴州黔西南:從“挂末”到“領跑” 一個民族地區的大踏步前進

  黔西南美麗風光。武敏 攝

  在基礎建設方面,黔西南州始終把改善以交通、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改變貧困落後面貌的基礎工程,鐵路、高速、機場實現從無到有,交通路網四通八達,供排水網覆蓋城鄉,大電強網加快形成,信息網絡互聯互通。“五位一體”交通網絡讓黔西南逐步成為祖國大西南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124個大中型水庫7.6億方總庫容確保城鎮自來水通水率達100%,農村自來水普及率87.3%。先後建成一批火電、風電、光伏發電項目,2000所學校接通教育雲大數據專線,“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已經不再是夢想,“城市農村,同堂教學”已成現實。

  在快推進城鄉協調和生態發展方面,全州城鎮化率從1982年的7.2%提高到2018年的46%,州府所在地興義市城市建成區從10平方公里拓展到近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從不到10萬人增長到近50萬人,貞豐者相、普安江西坡、義龍魯屯、晴隆阿妹戚托等19個示範小城鎮以及350個美麗鄉村各顯特色。58%的森林覆蓋率讓全州城鎮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常年保持99%以上,水環境品質、地表水水質優良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保持在100%,過去的“窮鄉僻壤”變成了如今的“康養之都”。

(市州)貴州黔西南:從“挂末”到“領跑” 一個民族地區的大踏步前進

  萬峰林。武敏 攝

  “37年來,黔西南不斷加大教育發展、就業創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力度,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實現各項社會事業大發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意度日益提升。”黔西南州委副書記、州長楊永英説,2018年,全州在校學生74萬人,比1982年增加51萬人;全州千人擁有衛生機構床位數、執業醫生數分別達4.72張、1.57人;建成9個圖書館、9個文化館、10個博物館、126個鄉鎮文化站,全州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07元,是1982年的58倍,年均增長11.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5元,是1982年的61倍,年均增長12.1%,黔西南350萬各族人民正闊步走在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上。(作者 孫遠桃 李夢雪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