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商時代 網購成外出農民工與留守家人情感紐帶

2019-10-11 10:15:58|來源:貴陽晚報|編輯:周文進|責編:陳夢楠

      今年國慶假期,家住貴州畢節輔處彝族苗族鄉的老王收到一份快遞,感慨萬千。外出打工的女兒在網上買了一對毛茸茸的護膝,直接寄到了老王手中。老王今年50多歲了,常年守店舖傷了膝蓋,一入冬關節就受涼疼痛,開著電烤爐也無濟於事。“我前不久在電話裏隨便提了一句,沒想到我家姑娘就在網上買著寄了過來,真的很有孝心。”

  這在2017年前還是很難想像的事,因為彼時輔處鄉尚未設立快遞點,網購對鄉民而言還很陌生。記者國慶返鄉觀察發現,僅僅過去兩年多的時間,快遞下沉已讓網購成為了鄉民的消費時尚。

  鄉民們玩起了“拼單”、“砍價”等新型網購模式,不但生活物資得到了豐富,還讓許多外出打工者通過網購寄快遞,與留守家人多了一條情感紐帶。

  “原來網購可以更便宜”

  輔處彝族苗族鄉位於貴州省畢節地區赫章縣的西部,距縣城兩小時車程,一路上過高速、穿隧洞、爬盤山公路,才能到達這個藏在深山裏的小鄉鎮。鄉里生活著16000多名鄉民,有漢、彝、苗、布依、白、蔡家等多種民族,其中彝族和苗族人口較多,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鄉。

  在遠離城市的鄉村裏,人們主要靠玉米、洋芋、烤煙、辣椒、蔬菜、板栗、核桃等農産品維持生計。近年來,輔處鄉緊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戰略,把産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緊密結合,全鄉大量種植烤煙、刺梨、蘋果、蠶桑樹、軟籽石榴、半夏、魔芋、辣椒、板栗、花椒等農特産品,大力發展特色生態經濟。2018年的官方數據顯示,輔處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7856元。

  隨著鄉民變得富裕,使用智慧手機的人越來越多,微信成為人們日常最主要的溝通工具。記者觀察發現,這裡的人們玩微信除了交流,還有一個最大的愛好——拼單和砍價。這背後是新電商開創者拼多多的在鄉鎮的魔力,這個剛剛成立四年的互聯網巨頭已擁有4.83億活躍用戶,被業界稱為“下沉之王”。拼多多“多實惠多樂趣”的理念正改變著輔處鄉的消費觀念。

  “我買了一件衣服,算是給自己的國慶禮物。”15歲的劉雨跟著父母趕鄉場,順便來輔處鄉街上的便民服務點取包裹,這是她在拼多多上購買的第一件商品。

  劉雨説,網購于她而言還挺新鮮的,因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用智慧手機的機會不多。看著身邊的同學都去快遞點取包裹,拆出各種各樣的商品,劉雨心裏也時常感到好奇。她説:“我一直以為網上買東西很複雜,很貴,等自己用拼多多買過一次之後,才發覺原來網購可以更便宜,比趕場買還省幾十塊錢。”

  外地“拼著買”寄回鄉下

  此前在輔處鄉,鄉民寄物只能依託于往來縣城間的客車,大多數時間一天一班,錯過後便只能等明天再寄,鄉民始終沒能享受到快遞寄物的便利。2017年,輔處鄉開始設立了快遞點,這對於十里八村的鄉民來説,都是一件新奇的事,快遞收發與網購業務也達成雙向促進。如今,輔處鄉上有三個快遞點——郵政、順豐、便民服務點,它們不僅肩負著運送快遞貨物的任務,也成為了外出打工人群與留守人群之間的紐帶。在這三個快遞點內,流通轉接的不僅僅是商品與貨物,更是鄉民間的鄉愁與思念

  便民服務點與順豐快遞點都開設在輔處鄉初級中學旁邊,便民服務點承接了韻達、圓通、申通、中通等多家快遞業務,往來客流量較大。據服務點老闆介紹,每日能接收數百個包裹,量比較大的來自於拼多多和淘寶等平臺,目前最大特徵就是外出打工的青壯年網購,給家裏留守的老人小孩寄回來。此種趨勢越發顯著,服務點的快遞量也逐月增加。老闆説,“打工的在外面接受了新事物,網上買東西又方便,很多就用習慣了”。

  在附近開店的老王已經50多歲,常年守店傷了膝蓋,最近他在外打工的女兒就在拼多多買了雙毛茸茸的護膝寄回來,讓他備受感動。

  剛剛在拼多多買了衣服的劉雨恰是輔處鄉初級中學的學生,她告訴記者,身邊很多同學都是留守孩子,而他們的父母也經常用拼多多購買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寄回來,“我知道拼多多,就是有同學在微信發給我拼單連結”。

  30歲的張敏一直生活在赫章縣城,時常惦記著生活在鄉下的奶奶。因為奶奶年歲漸長,腿腳不便,大部分時間都是靠在沙發上看電視,經常聽著節目就開始打盹。“奶奶在沙發上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也不知道拿塊毯子裹著,有時候擔心她感冒生病。”張敏説,“我在拼多多上拼了一台家用的取暖桌,只花了500來塊錢,寄回去也讓我多了一份心安。”

  記者還聯繫到一位到廣州打工的輔處苗族小夥謝濤,他寄回家中的熱水器在國慶期間剛剛發到鄉上。他告訴記者,想讓父母冬天也有熱水器可用,不用再燒水洗澡,而拼多多上面這款熱水器剛好在搞活動,比其他地方便宜幾百塊,於是便下了單。謝濤已習慣用拼多多,日常會和工友們拼著買衛生紙和零食,“錢不好掙,能有個實惠的網購平臺對我們而言真的很好”。

  “多多果園”受歡迎

  在拼多多裏,“衣食住行”等各類商品應有盡有,大到冬天烤火的暖爐,小到顆粒般的耳釘,都可以在上面“拼”到,而且價格相當實惠。

  “你隨便去問問嘛,個個微信裏都有拼單群,我們都習慣了。”在輔處鄉上擺攤賣小吃的王阿姨説,以前自己一直不樂意用智慧手機,也不願意接觸微信和網購,總擔心自己用不來。“我娃娃手把手地教我,現在我微信裏有家族群、姐妹群,個個群裏面都會搞拼單的活動,方便得很。”

  王阿姨“拼”的第一件商品是火龍果,25.9元5斤。這種在輔處鄉不太常見的水果,經由拼多多的連結分享,再經過家人群裏的點擊拼單,從雲南一路跋山涉水來到輔處鄉。“我一開始都不信,等到寄來的時候,恨不得跟全家人都炫耀一遍,我們這些老年人也能搞網上購物了。”

  王阿姨跟老姐妹們最近迷上的是拼多多的“多多果園”。她描述,這是一個蒐集水滴、領取化肥種樹的遊戲,在遊戲裏種的水果成熟之後,可以拿到真的水果。

  在赫章縣城讀高中的張歡同樣對“多多果園”癡迷,每天定時澆水耕耘,但她並不只是想要免費的水果,她還認為這是跟隨拼多多在做公益。拼多多官方資料顯示,果園大部分免費寄出的水果都來源於全國各地的貧困農戶,每日送出的水果超過100萬斤,這其實創新了扶貧模式。

  記者發現,輔處鄉民對拼多多的喜歡只是這個新電商平臺與貴州融合的一個縮影。此前,拼多多已在貴州遵義、六盤水等地落地幫扶茶葉、獼猴桃等農産品觸網熱銷,還與貴州省雷山縣人民政府就拓展産業扶貧簽署戰略協議。一方面融入貴州城鄉生活,另一方面助力黔貨出山,拼多多與貴州未來還有更多精彩故事值得期待。(記者 岳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