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為推進六盤水市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時代六盤水組織工作綜述
2023-11-01 11:39:01來源:天眼新聞編輯:周嫻責編:魏寒冰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委組織部的精心指導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六盤水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在服務大局中勇擔使命,在聚焦主業中砥礪奮進,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深學細悟 堅定篤行

  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

  木長必固根,立事先立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組織系統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著力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爭當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的排頭兵。

為推進全市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時代六盤水組織工作綜述_fororder_1698743831278026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專題輔導現場

  紮實開展黨內集中教育。推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再到正在火熱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環環相扣、次第展開,通過一場一場思想淬煉和政治洗禮,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堅定了緊跟核心奮鬥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抓實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幹部教育培訓的首要任務和中心內容,作為市縣兩級黨校的首課、主課、必修課,先後組織對1000余名縣處級領導幹部和鄉鎮(街道)黨政正職進行了11次全員集中輪訓,帶動全市各級各部門分類分級對6萬餘名黨員幹部進行系統培訓,依託新時代學習大講堂、涼都學習大講堂等培訓平臺組織黨員幹部110萬人次參加各類專題講座學習,推動理論武裝持續走深走實。加強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經驗做法獲《中國組織人事報》刊載。常態化推進“黨課開講啦”活動,持續鞏固提升黨員教育培訓學時登記制度,學時登記案例入選中組部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優秀案例。

  做深做實政治素質考察。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深化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治素質的日常考核了解,實現考在經常、融入日常,做到橫向比較看差異,縱向分析看變化。建立組織部門牽頭,各單位協同配合的監測調度機制,形成強有力的工作合力。按照“一班子一檔”和“一人一檔”的原則,全覆蓋建立全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治素質檔案。2021年和2022年省對市政治素質考核均為“好”等次。

  事業為上 選賢任能

  鍛造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組織系統堅持新時代好幹部標準,持續抓好素質培養、知事識人、選拔任用、從嚴管理、正向激勵等工作,著力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為推進全市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時代六盤水組織工作綜述

盤州市年輕幹部下沉一線到楊梅産業基地幫助群眾采收

  堅持德才兼備精準選。拓寬來源渠道,充分利用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招聘、定向部分重點高校選調優秀畢業生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等,定向選調372人,面向社會公開招錄公務員(人民警察)和選調生錄用4129人;通過司法專項招錄、公安院校專項招錄等渠道錄用公務員(人民警察)374人。

  著眼結構優化用心育。出臺《關於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加強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建立優秀年輕幹部庫等3個重點幹部庫和3個專項幹部庫,動態分類儲備幹部1300余名。依託各類培訓資源和優勢,市級組織開展重點專題培訓300余期,培訓縣處級領導幹部和優秀年輕幹部1.62萬餘人次,不斷提升黨員幹部推動高品質發展的能力。採取“挂職+跟崗+專班工作”模式,先後選派300余名幹部到鄉村振興、産業發展、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信訪維穩“五個一線”挂職鍛鍊,到上級部門、金融機構、協作城市“三類崗位”跟崗鍛鍊,到重大任務、重大項目、重點工作“三個專班”實踐鍛鍊,讓幹部在吃勁崗位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到村任職選調生管理經驗做法獲《中國組織人事報》刊載。

  突出人崗相適科學用。按照經歷匹配、專業互補、氣質相容、能力相長原則,確保班子選配與地方發展和部門職責緊密銜接、關聯匹配。注重對擬任職崗位的專業性質、履職條件的分析研究,做到能力素質、專業特點與崗位要求相適應。加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疫情防控、安全生産、文明創建等一線提拔幹部力度,發現儲備“四新”“四化”、財政金融、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專業化幹部300余名,圍繞“四新”“四化”調整配備幹部200余名,以高素質幹部助推高品質發展。統籌做好女幹部、少數民族幹部和黨外幹部培養選拔使用,不斷優化班子結構。市委選人用人和從嚴監督管理幹部滿意率連續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聚焦關口前移從嚴管。嚴格落實“凡提四必”制度,堅決防止幹部“帶病提拔”,組織領導幹部填報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一致率提升至100%。出臺《市管幹部常態化談心談話制度(試行)》,推動市縣兩級組織部門與管理幹部談心談話全覆蓋、常態化。深入實施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完成職級套轉3693人,開展職級晉陞5106人次。制定公務員及時獎勵實施辦法,及時獎勵表彰成績突出的一批公務員和公務員集體,2名同志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5名同志榮獲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2個集體榮獲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為推進全市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時代六盤水組織工作綜述_fororder_1698743941540727

黨的二十大代表、貴州省盤州市淤泥鄉岩博村黨委書記余留芬在岩博酒業生産車間和工人一起上甑制酒

  創新制度體系全面考。科學分類設置考核指標和權重,將省對市考核和市本級考核一體貫徹、一體落實。按照確定考核指標、季度監測、半年評估和年終考核“四位一體”工作機制,強化過程管理、平時考核、結果運用,推動綜合考核閉環高效運行。2021年和2022年我市年度綜合考核均為全省“第一”等次。

  抓實基層 強基固本

  築牢基層黨組織堅強戰鬥堡壘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組織系統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持續探索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思路、新路徑、新模式,先後實施黨建引領促脫貧攻堅、“八個優化”提升工程、“五聯五共”黨建聯建機制、“涼都先鋒”創建、基層黨建“543”工程等工作載體,不斷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發展優勢。

為推進全市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時代六盤水組織工作綜述_fororder_1698743992207204

黨員志願者在大灣鎮安樂村幫助花農采收菊花

  匯聚鄉村振興動能。制定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三抓三好”20項具體措施,完成第十一屆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實現換屆後村級幹部隊伍學歷、年齡“一升一降”目標。推進實施村幹部全員培訓、學歷提升、跨村實訓、擂臺比武、後備培養、能人回引、一村一大“七項計劃”。紮實開展同步小康駐村、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建立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常態化機制。六枝特區黔中村建成全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紮實推進水城區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分類分批開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整鄉推進、示範村建設工作,2022年底全市村集體經濟積累8.48億元。

為推進全市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時代六盤水組織工作綜述_fororder_1698744112219635

六枝特區大用鎮大用村食用菌種植基地

  開展新興領域攻堅。健全完善兩新工委運行機制,依託行業主管部門,先後組建律師、互聯網、物業等7家行業黨委,形成市委非公工委歸口管理下的“1+7”行業黨建工作格局,十年來,全市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分別從12.42%、76.92%增長至95.27%、98.71%。聚焦作用發揮,創新組織開展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創業興企”、黨員“四崗一區”創建和黨員骨幹“四領銜”活動。實施新就業群體黨建攻堅,組織開展“涼都先鋒·紅星騎手”示範創建,切實加強對新就業群體的關心凝聚,引導“兩員”群體爭當行業“先進標兵”和城市治理的“移動探頭”“小巷管家”。

  增強基層治理效能。紮實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全面深化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推行“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和街道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制,大幅增強街道社區黨組織的資源配置力。有序推進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實配2285名社區工作者,每萬城鎮常住人口平均配置17.1人,配置率達全省第一。加強社區工作者專業化培訓,149人通過全國社區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社區工作者持證人數實現爆髮式增長。總結推廣黨建引領“五抓五促”賦能老舊小區改造治理經驗做法獲《半月談》推介,113地質隊家屬區小區入選住建部評選的全國100個“美好家園”典型案例,8個社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經驗做法入選中組部先進典型社區案例。

  推動基層基礎提質。緊盯“五個基本”,建立黨支部分類定級、動態管理機制。持續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全市黨員人數增加到10.7萬餘名,評選“黨員先鋒之星”9281個,集中創建黨員先鋒崗、責任區4671個,涌現出了“全國改革先鋒”余留芬等一大批先進典型。疫情防控期間,成立臨時黨支部416個,動員9萬餘名黨員、4600余個黨組織積極投入疫情防控。推動國有企業、機關、高校、公立醫院等傳統領域黨建與業務不斷融合,市人民醫院被黨中央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五聯五共”黨建聯建機制和以國有企業為牽引組織開展産業鏈黨建聯建的經驗做法獲《黨建研究》刊載推介,高品質黨建引領高品質發展成效不斷顯現。

  創新機制 廣聚英才

  厚積高品質發展的人才優勢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組織系統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在引的廣度、育的厚度、用的力度、留的溫度上創設新載體和推行新舉措,為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

為推進全市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時代六盤水組織工作綜述_fororder_1698744229521298

六盤水市專家人才服務重點項目“挂帥出征”暨簽約儀式現場

  聚焦發展所需精心引才。聚焦全市重點發展能源及能源化工兩個首位産業和七大産業板塊的急需緊缺人才,把人才引進和産業培育、項目建設結合起來,組織全市100余家引才單位連續11年參加中國貴州人才博覽會,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8800余名。創新設立“人才編制池”,用於重點領域、行業和部門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用好用活“一事一議”政策引進重點産業人才和團隊,變個別引進為團隊引進。

  搭建創業平臺系統育才。實施高層次青年人才和市管專家培養計劃,重點培養博士、正高級職稱、國家註冊師等高層次青年人才,累計納入培養對象1989人,命名市管專家384人,培育享受國務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1人,入選“西部之光”“甲秀之光”訪問學者66人,入選省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遴選培養計劃42人。現有省級以上人才平臺24個,其中國家級平臺及院士工作站7個,持續為人才厚植發展沃土。

  因人制宜施策科學用才。制定《“專家人才大服務”行動方案》,組建6個專家服務團成員共78人,精準匹配到60個重點項目上,幫助企業解決一批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技術難題。鼓勵企業招才引智,給予企業引育優質人才一次性資金獎勵,推動引進人才申報各類項目獲批281個,立項經費1585萬元,授權專利500余項,快速推進七大新興産業發展,鋁精深加工初步形成年産值120億元産業集群。人才服務重點産業經驗做法被《中國人才》推介。

為推進全市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時代六盤水組織工作綜述_fororder_1698744265643789

國家級技能大師、市管專家田海軍在雙元鋁業車間進行技術講解和指導

  用心用情服務暖心留才。持續加大人才經費投入,及時兌現專家津貼、購房補貼、專家科研成果獎勵等各類人才待遇。實行高層次人才直通服務,發放人才服務綠卡521張,從配偶安置、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方面提供高層次人才服務。精心打造實體化“人才之家”,整合“96567”人才服務熱線,為人才提供服務平臺。建立市領導聯繫專家人才機制,通過定期走訪聯繫,幫助人才解決困難,營造了“尊才愛才、惜才重才”的良好氛圍。

  打鐵必須自身硬。全市組工幹部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的重要要求,組織系統上下協同聯動,持續深化模範部門和過硬隊伍建設,做到讓市委放心、讓黨員幹部人才信賴、讓廣大群眾滿意。

  初心如磐擔使命,重任千鈞再出發。新時代新征程,全市組織系統將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品質,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幸福六盤水實踐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涼組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