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2023貴州這樣走過丨遵義:“紅色引擎”激活老區“幸福密碼”
2024-01-20 18:06:2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編者按:回首2023年,意義非凡、值得銘記。奮進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貴州,正書寫高品質發展新答卷。為立體展現貴州各地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的生動實踐,國際在線貴州頻道策劃推出《2023貴州這樣走過》系列主題報道,邀您和我們一起走進貴州各地,看發展,探變化。

視頻製作:徐菡 祁桂騰

  貴州省遵義市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紅色是遵義最鮮明的城市底色和最厚重的文化底蘊。1935年,紅軍長征在此轉戰3個多月,彪炳史冊的遵義會議在這裡召開,“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傳奇在這裡流傳。

2023貴州這樣走過丨遵義:“紅色引擎”激活老區“幸福密碼”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120165901_副本

遵義會議紀念館 供圖 遵義市委宣傳部

  2023年,遵義以紅色文化為魂,大力推動紅色旅遊提質升級、融合“破圈”,實現賡續紅色血脈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同頻共振,書寫了“轉折之城”紅色旅遊高品質發展的新篇章。

  冬日的花茂村,青瓦白墻下,特色民居錯落有致,有些許江南小鎮的氤氳。

  “我們花茂村始終以黨建引領,大力發展紅色旅遊,依託村裏的紅色文化、農耕文化、土陶文化、造紙文化來發展鄉村旅遊。”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彭龍芬介紹,花茂村通過加強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創建農民文化家園、農家書屋、健身場所等公共文化設施,組建花燈隊、廣場舞等文藝工作隊,傳承和發揚地方民俗文化,推進“紅色歷史人人學”“紅色故事人人講”等一系列活動。

2023貴州這樣走過丨遵義:“紅色引擎”激活老區“幸福密碼”_fororder_rBABCmLUzVCAV0z2AAAAAAAAAAA777.550x414

花茂村一角 攝影 羅淼

  2023年,花茂村共接待遊客100余萬人次,收入4000余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000元左右。“村民現在腰包鼓了,笑容也更加燦爛。”彭龍芬説。

  通過做大做優傳統山地農業、做好做優特色鄉村旅遊、做穩做實美麗鄉村建設,花茂村從昔日的貧困村搖身一變成如今“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田園。

2023貴州這樣走過丨遵義:“紅色引擎”激活老區“幸福密碼”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120170620

花茂村航拍圖 攝影 徐菡

  位於遵義境內的婁山關是黔北群山中著名的險隘。婁山關上千峰萬仞,重崖疊嶂,峭壁絕立,直刺蒼穹,川黔公路盤旋而過,被稱為黔北第一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2023貴州這樣走過丨遵義:“紅色引擎”激活老區“幸福密碼”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120165912

婁山關景區一角 攝影 徐菡

  如今,婁山關積極打造紅色文化名片,讓遊客在這裡追尋革命遺跡,感受紅色文化,盡情領略“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恢宏氣勢和紅軍拼搏的偉大精神。

  婁山關景區運營負責人周婷介紹,近年來,婁山關景區進行了提檔升級,根據詩詞《憶秦娥·婁山關》的詩詞意境,規劃佈局了“婁山十景”,有長空橋、婁山雄關、紀念林等,還完善基礎設施,修建2個遊客服務站中心及大型停車場,推出《婁山關大捷》實景演出,遊客從最初的遊覽時間30分鐘,到現在可以停留1天,增強了遊客的體驗感。2023年,景區接待遊客63.62萬人次。

2023貴州這樣走過丨遵義:“紅色引擎”激活老區“幸福密碼”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120165921 - 副本

茍壩會議會址一角 攝影 祁桂騰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遵義老城子尹路96號,遵義會議紀念館在光影的映射下顯得更加莊嚴、肅穆,眾多遊客慕名而來、打卡留念。從2023年5月20日起,為更好滿足觀眾需求,遵義會議會址首次實行夜間開放。

  “遵義會議紀念館夜間開放,進一步拉近了會址與遊客的距離,開放以來,夜遊的人數越來越多,也帶動了以會址為中心的周邊夜間經濟繁榮。”遵義會議紀念館講解員謝玲鈺説。

  為充分發揮紅色宣傳陣地作用,不斷拓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遵義會議紀念館積極創新紅色宣講內容形式。

  “2023年,我館持續開展《遵義會議偉大轉折——行進中的遵義會議紀念館》主題展覽全國巡展活動。通過開展紅色宣講‘七進’活動(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家庭),把紅色文化講得更生動。同時,我館深入開展未成年人免費講解服務,配備未成年人義務講解員、編撰未成年人講解詞,為前來進行參觀的有組織的未成年團隊提供免費講解服務。2023年,遵義會議紀念館共接待觀眾461.21余萬人次,共提供講解服務3.71萬批次63.31萬人次。”謝玲鈺説。

2023貴州這樣走過丨遵義:“紅色引擎”激活老區“幸福密碼”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120165936

遊客參觀遵義會議紀念館 攝影 祁桂騰

  遵義深挖紅色旅遊資源,不斷豐富完善産業體系,將紅色旅遊打造成拉動經濟的重要引擎,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的核心片區,2023年,遵義市完成四渡赤水土城漫督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四渡赤水紀念館赤水河鹽運文化陳列館展覽提升項目等3個重點項目,完成建立長征文物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儲備(培育)名單、建立並推行全市長征文物分層分批修繕保護清單等7項重點任務牽頭工作;編制完成《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遵義段)建設保護專項規劃(2021-2035)》;全力打造《偉大轉折》演藝綜合體項目,劇場已竣工投用,大型長征文化沉浸式演藝劇目《偉大轉折》于2024年1月15日首次試演。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首要功能,是文物保護。遵義市文化旅遊局文物保護與考古科科長譚朝江介紹,遵義市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665處,其中已公佈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62處;已統計長征遺址遺跡35處474個點,初步統計紅色文化資 542個、紅色標語41處236條;現有博物館35家,已完成備案24家,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2家(遵義會議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 ),均為革命類紀念館。

2023貴州這樣走過丨遵義:“紅色引擎”激活老區“幸福密碼”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120165953

遊客參觀遵義會議紀念館 攝影 羅淼

  “遵義市強化基礎研究和內涵挖掘,梳理紅色故事脈絡,深挖紅色文化內涵,進一步梳理紅色遺存臺賬,力爭將土城、婁山關等地打造成為全省紅色講解員培訓基地,並抓好《遵義市紅色旅遊提質三年行動計劃 (2024-2026年)》的實施工作。”譚朝江表示,自長征文化公園建設啟動之時起,遵義市就把打造紅色經典景區和培育精品線路融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積極推動紅色旅遊産品開發,推進紅色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及長征歷史步道、紅軍村和紀念館展陳提升等工作。(文 周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