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面粑是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的一道清明節美食,每年清明前後,人們就陸續開始製作渣面粑,一代代盤州人手口相傳,不僅是味道的傳承,也是文化的延續。2016年,渣面粑入選六盤水市非遺名錄。
隨著清明臨近,家住盤州市雙鳳鎮鼓樓社區的居民陳桂連和女兒秦雙玲每天都要到山上採摘新鮮的豌豆、蠶豆、茴香菜等食材製作渣面粑。
“小時候就是幫忙摘茴香、剝豌豆、蠶豆這些,長大後慢慢開始接觸,渣面粑也是我們當地的一種特色,希望被更多人知曉。”秦雙玲説。
淩晨五點多,陳桂連和女兒秦雙玲就開始忙碌。用歷經四個小時熬製出的盤縣火腿筒子骨湯融化自家煉的豬油,糯米、大米都是提前打磨成細顆粒狀,倒入在湯中反復攪拌後,發酵兩個小時。期間,她們還要將火腿被切成細顆粒,茴香菜切碎,連同剝出來的蠶豆、豌豆倒在一起攪拌均勻,各種食材美妙地組合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香味,再進行不到十分鐘的蒸煮,熱氣騰騰的渣面粑就出鍋了,然後趁著熱度,捏制出既美觀又實用的圓餅狀造型。
多年來,陳桂連嚴格遵循製作過程中的每一步,這也讓她製作的渣面粑更有本地傳統的味道。這樣的味道不僅飽了自家人的口福,也打開了陳桂連售賣渣面粑的市場。
“老城渣面粑起源於洪武年間,渣面粑不僅可以送親朋好友,而且也成為上墳祭祀的貢品,寄託對先祖的敬仰和懷念,也是獨屬於盤州人的鄉愁。”盤州市雙鳳鎮文化站工作人員吳澤春説。(文/視頻 翟利巧 何徵宇 胡晶晶)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