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鄖西:發力生態優勢 清潔能源風光無限
2020-05-07 15:47:15來源:人民網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湖北省鄖西縣按照“有序發展風電、重點實施光電、大力開發水電”的總體發展思路,堅持節約、清潔、安全的發展方針,充分利用風、光、水等資源,探索出了一條保護與發展並重,生態與經濟共贏的綠色發展之路。

  清潔能源水佩風裳

  上個月底,位於鄖西漢江流域的夾河關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並網發電,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漢江流域第一個並網發電的中大型水電項目。該水電站是鄖西縣有史以來獲批的最大投資項目,集發電、航運、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移民群眾脫貧致富等於一體,多年平均發電量可達5.56億千瓦時。

  5月2日 ,位於鄖西縣和鄖陽區交界處的漢江孤山水電站左岸完成截流後正在加快圍堰加高回填。項目總投資34.86億元,水庫總庫容為2.12億立方米,裝機容量為180MW(兆瓦),預計年底首臺機組具備發電條件,預計2020年底4台機組全部並網發電。

  鄖西縣轄內有大小河流3000多條,水能理論蘊藏量達64.5萬千瓦,可開發水能達63萬千瓦。目前,該縣已開發建設大中型水電站25座。近年來,鄖西縣充分發揮海拔較高、風力資源豐富等優勢,加快風電産業發展,全力打造風電産業能源基地,加大風電項目引進和建設力度。

  豐富的風能資源、美好的發展藍圖,吸引了眾多國內風電巨頭“聞風而動”,紛紛加快對該縣風電項目的佈局。2011年4月,鄖西縣與大唐國際發電江西分公司就風力發電項目簽約,規劃建設總容量9萬千瓦的風力發電廠,工程預計總投資10億元;2012年8月,鄖西縣與廣東明陽風電産業集團簽訂風力發電項目建設協議,計劃投資30億元建設裝機容量為30萬千瓦的風力發電廠,預計于“十三五”期間完成建設任務,並網發電。

  “水電産業方興未艾,風電産業前程似錦,鄖西清潔能源産業風生水起。”鄖西縣委書記張濤介紹,“十三五”期間,全縣清潔能源項目總裝機將達120萬千瓦以上,其中水電裝機約40萬千瓦,風電裝機40萬千瓦以上。

  光伏發電造福萬家

  一塊塊亮晶晶的光伏板整齊地排列在架子上,在陽光下反射出耀眼的藍色光芒。這是這兩天在該縣河夾鎮來家河村看到的一幕。

  “這個山頭土壤瘠薄,種莊稼收成不好,所以就成了荒地。”在該村光伏發電站做零工的村民秦大志説,“自從村裏建設了光伏發電站,荒了十多年的山頭終於變成了‘金山’。”

  秦大志算了一筆賬,村裏建設光伏發電站,他將家裏五六畝土地流轉出去,每年獲得土地流轉金4000元。他還在電站建設工地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

  來家河光伏發電站不僅是全市最大的村級扶貧電站,也是全省規模最大的多村聯建光伏扶貧電站,由鄖西縣興鄖光伏扶貧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和湖北猛獅光電有限公司合資建設。光伏發電站總投資7.86億元,總裝機100兆瓦,共輻射帶動200個村(每村500千瓦)的3330戶貧困戶每年平均增收3000元。電站全部投運後,年發電量1.3億度、實現電費收入達1億元、納稅2000多萬元。

  來家河村的光伏産業,只是鄖西縣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的一個縮影。鄖西縣處於華北自然區域和華中自然區域之間,屬於副熱帶北界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具備開發條件的太陽能資源量約700兆瓦以上,分佈于全縣10個鄉鎮,光伏産業發展潛力巨大、前景看好。

  面對良好資源優勢,鄖西縣順勢而為、把握先機,堅持把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相結合,加快建立多種類、多層次的光伏産業開發體系。光伏發電站選址主要在荒山、荒坡和廢棄荒地上。為有效利用土地資源,減少水土流失,恢復生態平衡,促進當地生態環境良性循環,該縣積極推進以農光互補、林光互補等多種形式的光伏發電站模式。每個電站根據不同的情況,宜農則農、宜草則草、宜林則林,把光伏發電站的建設與産業發展、生態環境改善等密切結合起來。

  目前,鄖西光伏發電站建設分為分散式和集中式兩類,分散式電站共95座,投資總額2.2億元,合計裝機容量27810千瓦,月發電量共計109.62萬千瓦時,月結算電費107.43萬元;集中式光伏電站4座,總投資15.2億元,裝機總容量190兆瓦,月發電量總計1600萬千瓦時,月結算電費1568萬元。

  新能源産業未來可期

  日前,在鄖西縣工業園區新能源汽車配件項目工地上看到,幾十輛機械、車輛正在來回穿梭,幾十名工人在加緊建設。該項目是由江西鷹潭海鷹新能源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投資新建,規劃面積590畝,總投資20億元,計劃新建衝壓、焊裝、涂裝、總裝、檢測等生産線,年産5萬台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達産後年銷售收入可達120億元,可創利稅10億元。

  在鄖西縣,還有5個像新能源汽車一樣的高科技項目。北斗産業園看到,中芯北斗科技公司工人正在緊張有序生産。

  “北斗導航智慧製造項目是集北斗科技研發、終端生産、行業運營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型項目。在鄖西總投資11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後,年産值可達15億元、創稅1.5億元以上。”該公司董事長黃敏安説。

  開足馬力生産的不止是中芯北斗這一家,十堰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訂單也不少。這個年産裝備20萬輛電動汽車鋰電池系統的項目,從2017年10月正式啟動建設,僅僅用時4個月就完成了廠房裝修、設備採購、安裝調試,于2018年3月順利實現試生産,充分展現了“鄖西效率”和“猛獅速度”。

  十堰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廣東猛獅科技的子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産和銷售高端動力鋰離子電池PACK(鋰電池組)的新能源高新科技企業。該項目一期已于2018年投入運營,現已實現大批量規模生産;二期擴産項目已於今年5月6日試運行,全部建成達産後可實現年産能2萬套。三期建成達産後將形成年産2GWH電池系統産能,達到年産裝備20萬輛電動汽車鋰電池系統的生産能力,提供就業崗位1000個,實現年産值20億元、稅收1億元。

  近年來,鄖西縣緊緊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全力聚焦項目,全力服務項目,全力推進項目,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綠色環保的高端項目紛紛在該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新能源研發、裝備製造、産業化生産、推廣應用一條龍發展模式的不斷完善,使鄖西縣新能源産業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可以預見,隨著風能、水能、太陽能等能源項目陸續開工運行,以及新能源裝備製造企業落戶發展,新能源的有效利用正在鄖西描繪精美畫卷。(張春斌 楊洪霞 朱昌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