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就近遊”重塑旅遊消費格局 京山美麗鄉村“疫後花開”
2020-06-11 14:09:1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截圖_20200611100033

丁家塝村鄉村遊火熱。

  “沒想到,這段時間鄉村遊比去年還火。”站在京山市丁家塝村“子曰藝坊”門口,看著一群群遊客在田野撒歡,京山市文旅局副局長陳劍敏笑容滿面。

  截至6月上旬,京山市鄉村旅遊接待遊客152萬人次,綜合收入4.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和1.1%。持續數年的京山美麗鄉村建設,在疫後旅遊消費變局中開花結果。

  到農村採摘帶貨

  漫步村落間,路邊野花盛開,溪水潺潺,濃密的樹蔭下,是古色古香的書院。白谷煙樹是京山“古八景”之一,位於新市街道白谷洞村。

  新開闢的共享菜地裏,市民方小玲正帶著孩子澆水、鋤草。一年前,她花300元租了15平方米的菜地,空閒時就來打理。絲瓜藤正往上爬,生菜、莧菜、竹葉菜可以採摘。“自己種不好,也可到別人田去摘點菜,都是熟人也不在乎。”方小玲説。

  到白谷洞村田間找農趣的,一天有500多市民。白谷洞村村支書劉攀算賬,共享菜地分“當家做主”“隔三差五”“甩手掌櫃”三種形式,每年每平方米租金二三十元,每畝地一年收益約1.8萬元,效益比種地高2.5倍至3倍。周邊新開了五家農家樂,每家一天收入2000多元。

  調查顯示,京山市鄉村遊九成遊客來自京山城區,及周邊的孝感、荊門城區等地。“受疫情影響,暫不遠遊,成了不少市民的共識,預計這一現象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旅遊消費順理成章流入農村。”陳劍敏分析,鄉村遊大多不用買門票,也不需預約,一些村莊注重挖掘本村歷史文化資源,或發揮獨特的山水資源稟賦,或通過網絡行銷吸引網紅“打卡”,迅速成為旅遊目的地。

  精心打造一村一景

  走進新市街道丁家塝村,房前屋後,處處瀰漫耕讀氣息。導視牌、柏油路、旅遊公廁、生態停車場……工作人員正引導遊客停車,有序遊玩。

  不久之前,丁家塝還是一個藏著山坳裏的普通小村莊。

  當初,村支書高兆斌曾和村民到外省觀摩美麗鄉村,發現建設費用動輒上千萬元,而本村一無資金、二無資源,高兆斌心裏打起退堂鼓。

  新市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蘇釗召集大家想對策。81歲的老村支書朱文強提出,丁家塝村是晚明經學大家郝敬著書講學的地方,這是獨特的文化資源,可以“挖一挖”。

  一語點醒夢中人。高兆斌決定打文化牌,村裏相繼建起郝敬故園、知行課堂、楚望講壇、郝敬書院等。建設缺資金,高兆斌請來村裏能人盧紅林規劃設計,利用村子鵝卵石多的特點,就地取材,節約不少石料。5組、6組村民主動將旱廁、豬圈拆除,每家自掏1萬元將禾場硬化,為美麗鄉村“鋪路”。

  “讓遊客來得了,更要留得住;是棲息地,更是文化樂園。”蘇釗説,4月23日,丁家塝村在京山市美麗鄉村拉練中奪魁,獲200萬元獎金。

  針對“疫去花開”的旅遊新變化,京山借機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鄉村按景區標準打造。“按各村資源稟賦,分為景點型、服務型、産業配套型村莊景區,力爭用5年時間打造70%美麗鄉村。”京山市文旅局局長黃紅波説,2020年還將進行2次觀摩拉練,安排2000萬元資金獎勵優勝者,激發各村的建設熱情。

  鄉村景區連線串珠

  京山市曹武鎮花臺山村近千畝艷麗花海中,500多名遊客徜徉其中。“這裡有紅梅、杜鵑、桃花、茶花、月季花等10多個品種,天天有花開,月月有花看,一年到頭都可賞玩。”花臺山村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石余中説。

  向南3公里,遊客探幽石橋村,品鄉村自然之美。“開鍋嘍!”一聲吆喝,香菇包蛋、蒸肉包、熏臘肉等近70道菜被端上桌,遊客以自助方式穿梭在香氣四溢的美食中,品嘗蒸籠宴。

  石橋村“色·彩繪”項目負責人韋洪琴介紹,曹武蒸籠宴已成為京山鄉村旅遊一大特色品牌,2019年京山首屆籠宴節就在石橋村舉辦,傳統籠宴越來越受到城裏遊客追捧。

  石橋村、花臺山村位於京山全域旅遊鄉野田園走廊。這條走廊上,星羅棋佈著馬嶺、源泉、石板河等美麗鄉村,村野賞花正在成為該線路主題。在這條線路終端,蘇家壟遺址博物館正在建設。

  京山將美麗鄉村建設與加強全域旅遊發展統籌融合,促進資源要素加速向“一核兩極五廊”的全域旅遊規劃佈局傾斜聚集,形成每15分鐘左右就可到達一個景區,4小時能夠串聯所有景區的旅遊閉合圈。目前已建成美麗鄉村82個,2020年計劃建設完成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16個,初步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形成聚集效應。2019年,全市鄉村旅遊接待遊客37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億元。(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桂璞 楊延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