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消息:“感謝黃主任用這項新技術,把我這條被‘判了死刑’的腿給保住了。”8月20日,在荊門市第二人民醫院(下稱“荊門二醫”)整形·手外科,患者李先生得知當天可以出院後,對該科主任黃平及醫護團隊感激不已。
2020年1月底,李先生因車禍導致左小腿脛骨開放性骨折,被迅速送到某醫院進行救治,但隨後的治療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兩個月下來,傷口持續不癒合,感染越來越嚴重。
“該用的方法都用上了,感染反反復復,傷口不能癒合,要有截肢的思想準備。”4月初,從外院醫生口中説出的“截肢”二字,對於45歲的李先生來説猶如“晴天霹靂”。李先生不甘心就這樣失去左腿,同時,家屬在了解到荊門二醫整形·手外科在創面修復、保肢方面“技高一籌”後,遂提出轉院治療。
4月14日,李先生在家人的陪護下到荊門二醫尋找“保肢”的一線生機。
“患者在外院治療的延誤,感染和骨髓炎已經導致小腿大面積組織壞死,折斷的脛骨也無法癒合。”荊門二醫整形·手外科主任黃平表示,若採用傳統的方法繼續治療,截肢不可避免。經仔細研判,“膜誘導技術”成為首選,分兩期進行治療,一期手術通過“骨水泥”(利用骨粘固劑混合抗生素持續抗菌)誘導生成人工膜,二期手術在膜內植骨並終極固定。
4月21日,黃平帶領團隊為李先生實施了一期手術——控制感染。手術持續了3個小時。
“第一次手術後回家靜養,服用抗生素、定期復查X光,轉眼兩個月過去了,我自己都感覺癒合得很好。”7月14日,李先生又接受了二期植骨重建內固定手術。
兩次手術、120多天,從“必截無疑”到“起死回生”,荊門地區首例“膜誘導技術”的成功運用,標誌著荊門二醫整形·手外科在顯微外科、創面修復、功能重建等領域,開闢了新的治療途徑。(文 黃正恒 張華 王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