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發票送到民宿 資金送到車間——神農架上門服務近萬市場主體
2020-09-21 12:28:23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發票送到民宿 資金送到車間——神農架上門服務近萬市場主體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00921105211_副本

電力志願者上門指導民宿老闆用手機辦理業務。(通訊員 張雯雯 攝)

  神農架山大溝深,大部分鄉鎮到林區政府所在地松柏鎮超過1個小時車程。旅遊高峰期間,是各類市場主體最繁忙的時段。當地通過“流動辦稅服務車”、“電靚屋脊黨員服務隊”、幹部包企業等形式開展上門服務,提升政務效能。2020年以來,各職能部門累計上門服務市場主體近萬個。

  稅務電力部門主動服務上門

  “發票來了!”“發票拿來了!”9月8日,下谷鄉金甲寨民宿老闆饒友寶跑進店裏,趕忙給等候的客人開發票。

  旅遊旺季來臨,饒友寶的民宿入住率達70%,生意火爆讓他有些措手不及,發票用完了也沒空去100公里外的松柏鎮領取。

  正在著急,林區稅務局流動辦稅服務車開進大九湖鎮及下谷鄉,為市場主體提供“移動受理、內部流轉、限時辦結、送票上門”等服務。

  神農架林區面積3000多平方公里,許多市場主體到松柏鎮辦理業務,路途遙遠,還可能因資料準備不充分,來回多次跑路。2020年以來,林區稅務部門開通流動辦稅服務車,對新華、宋洛、下谷、大九湖等偏遠鄉鎮每月上門服務一次。

  林區供電公司開展“電靚屋脊黨員服務隊”上門服務。4月,正值神農奇峰茶業公司生産高峰,車間內電網因高負荷運行,經常出現毛病。

  “供電公司主動上門,及時排除故障、解決隱患。”公司總經理何保炎説,工作人員還幫助辦理電價優惠手續,幫助企業節省電費幾萬元。

  8月,林區各酒店、民宿迎來入住高峰,用電負荷陡增,電力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對民宿集中區進行安全用電檢查指導。

  國家電網神農架供電公司負責人肖剛介紹,3月以來,公司列出黨員服務隊包保企業清單,幫助用戶節省用電成本300多萬元。

  不到半小時就完成審批

  “原以為要花一個星期,沒想到半小時就通過了審批。”7月17日,拿到陶家溝水庫生態移民安置小區配套設施項目立項手續時,項目指揮部綜合科科長王愛華連説,“沒想到這麼快。”

  陶家溝水庫項目是松柏鎮安全飲水重點工程,安置小區配套設施項目立項一般需要3個工作日。7月17日,王愛華得知政務中心開展“局長(主任)進大廳”活動,就前來辦理業務,“沒想到,還真辦成了。”王愛華説,接待他的是林區發改委主任楊峰。了解情況後,楊峰第一時間協調工作人員線上審批,不到半小時就審批完成。

  2020年以來,神農架林區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綜合改革,切實解決審批服務“最後一公里”難題。7月8日,林區推出“局長(主任)進大廳”活動,請各部門單位負責人入駐政務服務大廳窗口,找“堵點”,解難題。

  林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商宗銀坐班時,發現企業領刻公章不太方便,林區3家刻章機構主業均不是刻章業務,刻章操作工人經常因出差等原因,無法及時為客戶刻章。林區市場監督管局、政務中心、公安局商議後,委託審批服務大廳內一家代辦機構開辦刻章業務,解決了企業刻章另需跑路的問題。

  林區政務辦主任黃久誠説,“局長進大廳”活動開展以來,共有20多個部門的負責人在窗口坐班,推動審批流程進一步優化。

  區級幹部包保企業

  9月13日,宋洛鄉盤龍村幾百畝紅高粱長勢喜人,微風吹過,空氣裏瀰漫著陣陣清香。

  “豐收在望,好高粱釀好酒。”神農架生態酒業公司董事長劉庭林望著眼前場景,喜上眉梢,幾個月前的焦躁一掃而光。

  2020年初,生態酒業公司復工復産,亟需簽訂紅高粱種植合同。受疫情影響,公司週轉資金緊張,劉庭林多方努力未能解決。

  林區主要領導走訪企業時了解情況後,迅速聯繫幾家銀行上門解決資金問題。

  5月初,2000萬元貸款辦理完畢,生態酒業公司現金流壓力大大緩解,公司迅速與6個鄉鎮簽訂6000畝種植合同,並免費發放紅高粱種子3000公斤。

  神農架林區實行區級幹部分包責任制,各部門積極做好保障服務,並按照“一企一策”建立服務項目清單,制定工作方案,嚴格落實包保責任、事項、完成時限。

  盤水生態産業園是神農架工業企業最集中的區域。2020年以來,不少企業面臨資金緊張問題,林區黨委政府組織金融機構上門逐一對接,並簡化手續、加快辦理流程,發放貸款5.43億元,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上門服務節約了企業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神農架林區黨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文華説,將持續開展上門服務,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漢澤 通訊員 喻玲 程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