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先後邀請50余家企業赴藏考察
2020-10-26 12:24:2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一年多來,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先後邀請50余家企業赴藏考察——産業援藏 山南變樣

  2019年7月,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全體隊員奔赴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開啟我省新一輪援藏工作。一年多來,在平均海拔3800米的雪域高原,他們克服各種困難,視山南為“第二故鄉”,把擔當和奉獻寫在雅礱大地。

  10月20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隨省代表團赴藏考察,進行實地探訪。湛藍澄澈的天空下,白雲朵朵、層林盡染,美如畫卷。駛入山南市區,市容整潔、街道繁華,代表團成員紛紛感嘆:“山南大變樣了!”

  産業援藏激活造血功能

  10月20日上午,山南市乃東區頗章鄉的布仁溝,施工機械轟鳴穿梭,西藏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數字化藏雞養殖園區建設如火如荼。

  高原藏雞,營養豐富,市場價值高,是山南地區的特色農牧業。由於高原地區條件所限,藏雞養殖存活率低,很難形成規模化養殖,85%的禽蛋製品都要靠區外調運。

  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招引重點産業項目是推動山南高品質發展的關鍵一招。

  “要推動産業援藏,切實增強山南造血功能。”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領隊、山南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李修武帶隊,引進湖北最大的蛋雞養殖龍頭企業——武漢宏農農牧有限公司。該公司投資5億元建立藏雞養殖基地,將帶動當地農牧民養殖20萬羽,助力500戶藏族同胞脫貧增收。

  “我們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頭號工程,作為推動山南高品質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破解受援地群眾最關心的就業和可持續增收難題。”李修武説。

  地處邊疆,要吸引企業在此安家,除了利好政策,還需要優質服務。

  “在這裡,沒有背井離鄉辦企業的感覺,有困難,首先就會想到援藏隊。”武漢宏農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宏林説,疫情期間,工作隊一直主動聯繫,積極協調,幫助企業搶時間,推進項目建設,“援藏隊‘保姆式’服務精準給力,讓企業很安心。”

  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一年多來,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共邀請50余家湖北企業進藏考察,截至目前,工作隊招引的産業援藏項目已落地7個、總投資11.89億元,已簽約7個、計劃總投資30.25億元,在談項目8個、預計投資額達14.9億元。

  技術培訓助力人才強市

  為突破山南市婦幼保健院人才瓶頸,去年底,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建立本土人才培養機制,與西藏大學醫學院簽約建立西藏首家婦幼專科醫院實習基地。

  2020年4月,該院招進第一批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

  5月入職的羅卓白瑪告訴記者,她的專業是臨床醫學,基本工資5500元,既能學以致用,又有不錯的收入,家裏人都很高興。

  工作隊還協調內地專家進藏授課,培訓醫療人才300多人次,在山南舉辦各類培訓班18場次,培訓700余人次,並組織受援地人員到內地培訓學習。

  “我們不僅要提高當地醫院的醫療水準,還要為醫院培養一批能留下來的人才。”省婦幼保健院援藏人才、山南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杜樹國説。

  來到該院六樓的5G手術示教中心,記者看到,千里之外的武漢市協和醫院正在進行一項手術,山南市婦幼保健院醫護人員正在觀看學習。

  “5G遠程醫療高速率、低延時,使醫療過程影像傳輸更高效便捷,讓山南百姓在家門口也能享受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武漢協和醫院援藏人才、山南市婦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副主任護師金環説。

  據介紹,工作隊在全區率先開通醫療5G遠程服務平臺和遠程在線培訓通道,並成立全區第一家産前篩查中心,已開展新技術5項,手術230余臺,為2.7萬名山南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累計為山南培養60余名超聲技術專業人才。目前,工作隊已啟動實施山南婦幼保健業務綜合大樓項目,著力打造西藏一流婦幼保健院。

  “我們將以‘十個必須’為指針和尺規,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加大教育、醫療、科技援藏力度,深入實施就業、旅遊援藏,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提升藏族同胞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修武説。

  千里之外,他們也想家

  10月20日下午7點多,夕陽映照重巒,霞光斜灑萬山。

  “這邊天黑得晚,下午6點半下班,大家一起去食堂吃飯。”援藏幹部賀雲松告訴記者,食堂是自助形式,飯菜內容豐富,都吃得習慣。

  走進賀雲松的辦公室,記者在茶几上看到一套小學四年級的語文、數學課本。原來他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和孩子約好時間視頻,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

  “因為要輔導作業,就買了套課本,跟他同步學習。”賀雲松愧疚地説,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只能通過視頻緩解思念之情。

  去年底,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加強援藏幹部人才健康保障暫行辦法》。

  “除了嚴格執行工作隊內部管理制度,我們也及時掌握隊員的思想工作動態和家庭生活困難,為短期援藏幹部人才、教師、醫生優先解決吃飯問題,有限保障供氧,讓大家感受到團隊溫暖和組織關心。”李修武説。

  工作隊制定考核管理工作方案,把重大産業招商、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典型經驗等方面的工作實效作為考核管理重要依據。一年來,共表彰優秀個人79人次,先進集體5個,樹立了鮮明的幹事創業導向。

  “雖然遠離家人,條件艱苦,但既然來援藏,就要牢記職責、不辱使命,盡最大努力為山南人民作貢獻,不辜負省委、省政府的囑託和家人的期盼。”援藏幹部朱江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曠 通訊員 莊輝錦)

  短評

  承受雙重考驗 描繪多彩山南

  西藏有雪山聖湖,有多彩民俗,但生活條件也相對艱苦。

  我省自1994年對口援藏山南以來,一批批援藏幹部奔赴邊疆,砥礪奮進,用真情和汗水譜寫出民族團結交流的新篇章。

  高寒、缺氧、對家鄉親人的思念,讓援藏幹部的生理和心理承受雙重考驗。

  援藏,對他們而言,是牢記黨的囑託、肩負藏區人民期待的勇敢行動,也是舍小家、顧大家的使命擔當。

  援藏幹部把受援地當作第二故鄉,把藏區百姓當成自己的親人。

  他們抓住百姓最關心的實際問題,不斷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讓群眾從援藏工作中獲得更多幸福感。

  從引入資金、建設項目的“輸血式”援藏,到技術、人才、教育、就業等方面的“造血式”援藏,一批批産業項目落地開花,一項項民生工程碩果纍纍。

  援藏幹部的無私奉獻,加深了兩地人民的深情厚誼,也讓日新月異的新山南流光溢彩,閃耀在世界屋脊。(許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