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43個基建項目開工 武漢著力補齊公共衛生短板
2020-12-28 10:31:13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43個基建項目開工 儲備2萬張傳染病床位 武漢著力補齊公共衛生短板

  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建成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湖北樣板”。

  ——摘自《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體會議決議》

  12月21日,武漢市洪山區禮和路(工業二路)以西、歡樂大道以北交匯處,一片廣闊的工地上作業車輛來回奔忙。工地入口處的規劃圖上,一座雄偉的大型建築矗立楊春湖畔。楚楚的目光最後投向規劃圖上幾個字: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

  彌補“三甲”空白

  楚楚是地道武漢市洪山區人,但從小到大,楚楚看病幾乎很少在洪山區,而是跨過長江前往江漢區、硚口區。楚楚曾很無奈:洪山區常住人口約200萬,卻一直缺乏三甲醫院,要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往往需要舟車勞頓。

  上個月底,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正式開工建設。作為武漢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楊春湖院區按照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標準建設。

  那時起,楚楚憧憬起“家門口就有大醫院”。

  這家醫院涵蓋門急診樓、醫技樓、綜合住院樓、感染綜合樓、科研教學行政樓、後勤保障類用房等,設置床位1000張。

  “1000張床位全部是三區三通道,符合傳染病使用的設計原則,是武漢市中心城區唯一一個‘平戰結合’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王衛華説,在疫情、重大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的“戰時”,這裡可直接轉化成傳染病醫院或應急醫院,“平時”則為一所融醫療、科研、教學、預防、培訓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三級甲等醫院,楊春湖片區也將徹底告別無三甲醫院的歷史。

  武漢化身醫院“基建狂魔”

  作為一個武漢人,楚楚十分驕傲的是,武漢市正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把健康武漢建設當作“十四五”的重中之重。

  楚楚得知,目前,武漢市衛健委正在編制“十四五”規劃,未來將著重加強新城區(功能區)及中心城區醫療資源相對薄弱區域的建設力度,重點改善中心城區醫療資源相對薄弱區域醫療機構和新城區1所區級醫院(含區中醫院)基礎設施條件,增加床位主要用於精神、康復、護理、感染等薄弱專科。

  楚楚看到,武漢未來的醫療佈局,也更為科學。比如,“十四五”期間,武漢將控制公立醫院床位增長幅度,適度控制中心城區容積率高、周邊用地無擴展可能的醫院院區床位規模,部分床位可調整到機構其他院區。通過改擴建或新建醫院、三級醫院興辦分院等形式,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發揮功能整合型規模效應和輻射效應,提高區域醫療服務能力。

  令楚楚驚訝的是,武漢仿佛化身醫院“基建狂魔”。幾個月內,已分別在蔡甸常福、江夏鄭店、新洲雙柳、黃陂前川等醫療資源薄弱的城區各開建1家“平戰結合”、常備1000張床位的三甲醫院。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質子中心、重離子中心等43個基建項目已開工,公共衛生補短板順利推進。其中,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落戶光谷同濟醫院,是首個在北京、上海之外設置的國家級醫學中心。湖北省人民醫院洪山院區在武漢開工,湖北5個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設拉開序幕。

  建設國家級公衛安全和重大疫情防治中心

  經歷疫情,未來武漢公共衛生體系更安全、更牢固嗎?“十四五”時期,武漢市將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著眼重大疫情防控,構建分級分層分流的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

  根據規劃,武漢將儲備共建傳染病床位20000張,按不同規模和功能配置心肺復蘇、呼吸機、體外膜肺氧合(ECMO)等醫療設備。儲備醫用物資和防護物資,配備負壓救護車、移動CT、移動DR、移動P3實驗室等移動設備。

  為提高傳染病檢驗檢測能力,武漢目前所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均已配備核酸檢測PCR實驗室。未來5年,將規劃建設一批日單檢量達到1萬的城市檢測基地和國家公共檢測平臺,提升跨區域支援能力。建設P3實驗室、新發傳染病病原檢測實驗室等,力爭“一錘定音”。

  此外,武漢還建立了4支千人的流調、消殺、檢測、管控隊伍,根據社區、商超、市場等場景開展應急演練,已培訓1.2萬人。打造中心城區10分鐘和新城區12分鐘急救圈,積極推進10個區急救分中心建設。

  “健康武漢”新藍圖正在楚楚眼前繪就。到2022年,基本建立具有武漢特色、國內一流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到2025年,對標國際先進水準,將武漢打造為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具有參與國際事務能力的公共衛生應急中心,力爭成為集應急管理、醫學救援、災備儲備、培訓演練、科學研究為一體的國家級公共衛生安全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運濤 余瑾毅 通訊員 李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