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恩施茶葉出口同比增長11.3%
2020-12-29 09:37:30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恩施茶葉出口同比增長11.3%_fororder_01

2020年7月,恩施州突降暴雨,恩施海關指導受災茶企搶救貨物。(通訊員 李陽陽 攝)

  2020年以來,恩施海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當好“店小二”,服務外貿企業,克服疫情和洪水帶來的不利影響,助推恩施出口實現兩位數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恩施實現外貿出口約5.46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茶葉出口達1.14億元,同比增長11.3%。

  “一對一”重點服務

  幫茶企打通出口通道

  恩施是我省茶葉種植面積最大、産量最高的地區,茶葉在恩施州進出口貿易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12月2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宣恩縣伍臺昌臣茶業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正在緊張生産,倉庫裏堆放著一箱箱等待出口到歐洲的茶葉。2020年1月至11月,該公司出口茶葉800多萬美元,超過去年全年。

  “如果沒有海關幫助,我們不可能逆勢增長。”公司總經理鄭時兵介紹,今年3月正是新茶上市關鍵時刻,受疫情影響,産品運輸通道不暢,價值1200萬元的茶葉積壓在倉庫運不出去。如果不能按合約規定時間送到法國和德國,公司不但要賠償違約金,還會失去老客戶。得知情況後,恩施海關迅速聯繫武漢海關,協調新港海關等單位打通水上運輸通道,確保貨物按時運抵歐洲。

  無獨有偶。位於鶴峰縣太平鎮的湖北省青翠源茶業有限公司,也在恩施海關幫扶下渡過難關。該公司總經理劉玨介紹,5月初,公司一批價值160萬美元的茶葉運到摩洛哥後,被當地海關以“企業申報的産品批號不規範”為由扣留。如果不及時處理,每天産生的滯港、滯箱費約7000美元,損失很大。

  當晚,恩施海關立即組織專班,研究國外監管要求,查閱監管記錄,按照相關規定重新制發了一套檢疫證明。第二天,摩洛哥海關順利放行。截至目前,該公司通過恩施海關出口茶葉400多萬美元,超過去年同期。

  恩施海關副關長伍利剛表示,疫情發生後,該海關迅速成立專班,對重點外貿企業進行“一對一”保姆式幫扶,第一時間解決企業在進出口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還專門組織茶葉、防疫物資等27家出口企業進行培訓,收集了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關於防疫物資的76個技術標準,幫助企業了解海外市場,讓産品順利出口。

  讓企業少跑腿降成本

  家門口檢測茶葉農殘

  12月23日,恩施市民之家人頭攢動。一家出口企業的辦事人員王超,點擊政務服務大廳的自助設備,很快列印了一張原産地證書。“在家門口就能列印證書,真方便。”王超説。

  這是恩施海關積極推進一網通辦,讓企業享受便捷服務的真實情景。恩施海關相關人士介紹,2020年,該海關加速深化“放管服”改革,為企業提供“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多種通關“菜單”,進一步壓縮海關通關時間。在恩施市民之家政務自助服務廳和恩施海關“報關員之家”上線了原産地證書自助列印服務,實現了“多點自助列印”,讓企業少跑腿,成為武漢海關在全省實現原産地證書自助列印的第三個市州。

  7月,恩施州突降暴雨,當地一家茶葉企業的倉庫被淹,數十箱擬出口的茶葉被浸泡。恩施海關得知此事後,迅速趕往公司,指導企業全力搶救仍滿足出口品質要求的貨物,迅速維修生産設備,對輕微受潮的茶葉進行烘乾滾炒,剔除受損的産品,保障出口茶葉品質100%合格。

  恩施海關落實稅費減免政策,讓企業享受政策紅利,今年為恩施州清江上游環境治理及生態保護項目的進口設備減免關稅和增值稅458.4萬元,為湖北民族大學進口科研教學用品減免關稅和增值稅共計253.9萬元。

  “為幫助企業檢測農殘指標,我們正籌措資金,建立出口農産品檢測實驗室。”伍利剛介紹,武漢海關積極支持該項目建設,派來專家組進行指導。目前,相關檢測設備正在採購中,預計明年可投入使用。今後,恩施茶葉出口可直接在家門口進行農殘檢測,進一步降低成本。

  此外,為推動恩施航空口岸滿足防疫要求,達到復航條件,恩施海關積極向海關總署和武漢海關爭取項目和資金。目前,升級改造項目正在穩步推進。與此同時,恩施海關還積極指導恩施州進行鐵路海關監管場所建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闖 通訊員 李陽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