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6日,荊門市掇刀區麻城鎮一帶稻田連片,構成一道秀美的風景線。(視界網 彭琦 攝 本報資料圖片)
耕地是糧食安全基石。
為保護耕地,荊門市探索積分制管理辦法,農民通過耕地保護小程式了解政策,發現亂佔耕地情況,可通過平臺反映。農民得到積分後,年底可享受系列惠農政策,也可兌換各種農資和生活用品。此舉有效地制止了當地破壞耕地情況。
破解村民保護耕地積極性不高難題
2020年12月中旬,荊門市掇刀區麻城鎮雷集村,在村廣場上,一排10米多長的木制宣傳欄格外顯眼。宣傳欄上,雷集村每個村民、每個季度耕地保護積分情況一覽無余。
荊門市高新區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區。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掇刀分局局長黃皓明稱,這幾年掇刀區經濟形勢發展持續向好,但耕地保護壓力也不斷增大。
鎮、村兩級是耕地保護的最前沿,為了壓實這兩級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調動廣大村民參與耕地保護的積極性,從去年4月起,掇刀區開始在麻城鎮開展耕地保護積分制管理試點。
“探索耕地保護積分制是形勢所需。”麻城鎮鎮長胡學平介紹,麻城鎮地處高新區,每年基礎設施、民生工程都要佔用大量耕地,另一方面,當地村民耕地保護的積極性不高,耕地拋荒的多,這都需要建立新的耕地保護管理制度。
麻城鎮耕地“積分制管理”分為鎮級和村級兩個層面:鎮一級側重於對各村級組織履行耕地保護責任情況進行考核,從耕地保有量、耕地利用率、違法違規行為發現制止上報等方面進行積分。村一級由村委會組織實施,對農戶參與耕保政策宣傳、遵守耕地保護法律法規、開展農業生産等情況進行積分。鎮村兩級分別建立臺賬,定期將積分情況匯總公示。
“讓保護耕地的人得到實惠”
2020年6月19日,雷集村村民官某在自己承包地裏挖蝦池,被趕來的鎮、村耕地管理小組抓了現行。原來,官某看到外地農民養蝦賺了錢,便動了心思:“在自己承包地裏挖個池子養蝦應該不違法吧”,於是他請來挖掘機,準備大幹一場,不料馬上就被村民反映到村耕地管理小組了。
鋻於官某對耕地的破壞,還沒造成嚴重後果,管理小組決定扣他3分,要求恢復耕地原貌。官某接受了處置,事後他説:“處理不是動不動就處罰,回填之後還有獎勵,比較人性化。”
村民丁祥金將村民拋荒的耕地承包過來耕種,110多畝都種上了水稻。“每年種水稻純收入10萬元,種得多、種得好,還有積分獎勵。”丁祥金高興地説。
目前麻城鎮21個村、場、社區實施了積分制管理,覆蓋農戶6000余戶、耕地面積8.6萬多畝。
雷集村黨支部書記介紹,實行積分制後,農戶種田積極性明顯高了,現在耕地上基本都能種滿種足,村裏都根據積分制給予了獎勵。
胡學平介紹,這個政策農民普遍比較歡迎,農民發現亂佔耕地情況,會通過線上平臺反映,破壞耕地的行為會得到及時處罰,農民得到積分後,年底可享受系列惠農政策,也可兌換各種農資和生活用品。(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 胡誌喜 陳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