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江岸區打造惠企政策服務高地
2021-01-27 10:00:36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胡禮國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追蹤惠企實效 政策及時更新 江岸區打造惠企政策服務高地

追蹤惠企實效 政策及時更新 江岸區打造惠企政策服務高地_fororder_01

江岸區開展分部門調研、分片區調研、分屬地調研,及時掌握惠企政策落實情況。

  1月12日,武漢市召開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大會提出,當前要想方設法落實減稅降費等惠企政策,幫助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衝擊,活下去、留下來、強起來。

  江岸區紮實落實湖北省、武漢市關於優化營商環境、開展經濟工作的系列決策部署,在武漢市作風巡查第一組的指導下,在惠企政策的落實落地、跟蹤調研、適時更新等方面持續發力,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品質發展。

  “雙向操作” 確保紓困紅利應享盡享

  “去年11月底,我們區開始著手第四批紓困企業名單的申報工作。僅在第四批名單的申報過程中,我們就已先後7次通過銀行反饋的‘反向名單’,梳理可以享受武漢市紓困政策而未申報的企業,逐一詢問、協助申報。”江岸區相關負責人説。1月14日,江岸區發展和改革局、地方金融工作局、商務局等部門,向武漢市相關部門上報了最新一份“反向名單”。

  按照一般流程,企業申請進入武漢市紓困企業名單,是由企業自行申報,區裏收集後,統一向市裏上報。最終,武漢市公佈的名單將被提供給金融機構。“反向名單”,就是按照上述流程申報的同時,由金融機構梳理已發生貸款行為,且符合申報條件,卻並未申報的企業,並將這些企業名單提供給區相關部門,由區裏對企業進行再梳理,根據企業意願“補報”進入紓困名單。

  “武漢市從第四批紓困企業名單的申報開始,要求各區上報‘反向名單’。江岸區早在申報第二批紓困企業名單時,就按此思路探索名單‘補報’工作。”江岸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説。

  “進入紓困專項資金支持的企業名單,並不意味著企業一定能獲貸。融資是市場行為,由企業與銀行自主雙向選擇,政府相關部門提供的是信息對接服務。服務好,企業信心就更足。”江岸區相關負責人説,該區組織相關部門和各街道組成服務小組,為企業申報紓困資金跟蹤服務。

  2020年4月至今,江岸區共上報四批紓困專項資金企業申報名單,入庫企業2200多家,對接融資需求總額100多億元。上報紓困專項資金個體工商戶申報名單,入庫個體工商戶2400多家,對接融資需求總額近5億元。

  此外,2020年,江岸區全年預計減稅降費超過40億元;對符合電費補貼政策的180多家企業進行補貼,補貼金額近580萬元;對承租區出資企業及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內各級子企業經營用房減免出租房屋處數480多處,減免租金超過2500萬元;兌現促進新民營經濟突破性發展的政策資金440余萬元。

  建章立制 推動惠企政策與時俱進

  1月25日獲悉,江岸區正圍繞促進新民營經濟突破發展、支持服務業發展壯大等多個重點領域,更新惠企政策。

  惠企政策出臺後,需根據企業的實際感受和需求,及時調整優化。對此,江岸區持續發力。

  在武漢市作風巡查第一組的指導和推動下,按照分部門調研、分片區調研、分屬地調研的思路,江岸區的領導幹部、職能部門等定期走訪轄區企業,動態掌握惠企政策落實情況。

  分部門調研,即按照區負責人挂點調研重點企業、發改局負責服務業企業、科經局負責工業企業、文旅局負責文化旅遊業企業的分工,按照行業領域開展調研。針對部分情況特殊的企業,開展由多個部門、多條街道參與的分片調研。每條街道針對轄區企業展開分屬地調研,發現惠企政策落實問題及時上報。

  以《江岸區推進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政策清單》為例。該政策清單於2017年10月首次發佈,江岸區密切追蹤政策落實情況,收集企業反饋。2020年11月,江岸區結合企業需求,及時發佈新版政策清單。

  結合轄區發展需求,1月25日,江岸區向上市和準備上市的公司,發出落戶邀請。針對企業有首次發行上市、已上市企業遷入轄區等行為,不僅可以享受到湖北省、武漢市提供的50萬元至400萬元分階段獎勵,江岸區還給予1:1的配套獎勵政策。

  下一步,江岸區將進一步加強企業紓困幫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用與時俱進、注重實效的惠企政策和“店小二”式服務,幫助轄區企業應對挑戰、行穩致遠。(孫薇 蔡琪祺 劉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