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珞珈實驗室:搶佔空天科技“制高點”
2021-02-24 09:16:50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胡禮國責編:石麗敏

武漢珞珈實驗室:搶佔空天科技“制高點”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224082933

武漢大學物理學院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微納加工實驗室,科研人員在進行晶片基礎研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實習生 胡宇韜 攝)

武漢珞珈實驗室:搶佔空天科技“制高點”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224082937

武漢大學國家多媒體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內的城市交通監控系統倣真模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實習生 胡宇韜 攝)

  在武漢大學珞珈山上,夜間常常有一束綠色的熒光射向蒼穹,這是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易帆教授牽頭的武漢大氣遙感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進行雷達夜間作業。項目團隊自主研製出世界首例基於單支譜提取的轉動拉曼測溫鐳射雷達,實現了大氣溫度的全天時精準測量。

  在京沈高鐵施工現場,一台北斗慣導小車大顯身手,這是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後,首次工程化應用於高鐵建設領域。這是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牛小驥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

  2月18日的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上,武漢大學副校長、珞珈實驗室主任李建成院士,獲頒2020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他帶領團隊開啟了我國高程基準現代化的進程,顯著提高了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獲取的時效性。

  作為新組建的湖北實驗室之一,珞珈實驗室由武漢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10余家單位共同建設,著力突破空天科技領域的世界前沿科學難題。

   聯合優勢力量瞄準世界前沿

  2月15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慧眼衛星的最新科研成果:通過分析慧眼衛星觀測數據,發現了黑洞雙星中逃離黑洞強引力場向外高速運動的冕,並且首次在黑洞雙星中觀測到冕的速度演化。這項成果為研究冕在黑洞吸積過程中的運動提供了重要依據,武漢大學是第一完成單位。慧眼衛星是中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臺,該成果是武漢大學對慧眼科學成果的重要貢獻。

  由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姜衛平教授主持的“我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建立關鍵技術及推廣應用”項目獲得2020年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實現了我國衛星導航定位地面基礎設施的重要技術突破。成果應用到近百個省市級基準站網,以及港珠澳大橋、三峽庫區、西龍池抽水蓄能電站、蘇格蘭跨海大橋等重大工程的建設施工和運行監測。

  由李建成院士帶領的團隊建立了精度優於1分米、陸海全覆蓋的國家數字高程基準,顯著提高了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獲取的時效性,被廣泛用於測繪、國土、水利、交通等行業,為天河機場、港珠澳大橋、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珞珈實驗室採取“1+N”建設模式,即武漢大學聯合相關領域優勢力量,形成“核心+聯盟”創新格局;實行開放運行,科研儀器設備共建共享,採取“以科研任務為導向的合同管理制”,探索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同”的用人機制和優秀人才吸引激勵機制,賦予科學家充分自主權,著力培育創新生態,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貢獻。

  向國家實驗室邁進

  “湖北實驗室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省級實驗室,而是要向著國家實驗室邁進。”李建成介紹,珞珈實驗室將匯聚高精度時空基準與智慧導航定位、空天科技關鍵晶片與核心裝備、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方法與安全技術和空天信息探測與實時智慧服務四個方向的優勢力量,重點開展全球空天信息領域從0到1的前沿技術創新研究。

  《“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指出,國家實驗室是體現國家意志、實現國家使命、代表國家水準的戰略科技力量,是面向國際科技競爭的創新基礎平臺。

  記者獲悉,珞珈實驗室重點任務包括:創建與發展全球高精度時空基準動態維持、全球高精度綜合定位導航授時、全球態勢實時精確感知認知、微電子新型材料與可信安全可解釋的複雜信息人工智能基礎核心理論;突破環境自感知、位置自定位、系統自組織、決策自動化的一批顛覆性技術;建成毫米級動態可維持的全球基準框架、釐米級全球無縫協同定位、亞納秒級授時、5分鐘內可響應的亞米級高清解析度的智慧組網系統與若干國家大科學裝置;實現空天科技核心晶片、關鍵器件與複雜裝備的自主可控;滿足全球任意目標的實時跟蹤、精確定位、智慧識別和空天信息泛在隨動按需服務要求,服務湖北省社會經濟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自然資源監測、大眾民生健康和國家國防安全提供支持,全方位支撐空天信息領域萬億元産業鏈。

  “我們有信心、有實力建好湖北實驗室!”李建成説,這次揭牌的七家湖北實驗室都是按湖北的學科力量來佈局的,實力雄厚,非常符合湖北省高校院所特色和科研實力,如武漢大學被國際同行譽為“當今世界地球空間信息領域最著名的研究機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通訊員 吳江龍  丘劍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